切准导入点,塑造导语魅力

2016-05-14 13:31李秋月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阿房宫题眼旧知

李秋月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需要切准导入点。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学习实际,从文本背景、文章题眼、学习旧知等角度展开切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为顺利介入课堂学习形成学习新知做好良好铺垫。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语设计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17

好的导语应用价值很高,能够帮助教师理清课堂教学思路,诱发学生思维运动。正如魏书生所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所以切准导入点,塑造导语魅力,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至于如何找准导语的切入点,笔者以为至少可以抓住以下三点。

一、关注背景,引发学生思维运动

课文有特定写作背景,由于背景与学生熟悉的年代或地域特点相去较远,学生往往会觉得难以融入文本。但是教师通过适当的导语,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文本成文信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会从相关背景材料中探知文本内涵,消除与文本的思维隔膜,从而为思维启动创造条件。

导语设计没有固定格式需要遵循,但一定要自然和谐,注意导语设计的层次性,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维运动。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堂导入时,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一位从小就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的人,居然凭借顽强的毅力,获得了丰硕的奋斗成果。她是谁呢?她叫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单凭“作家、教育家”这些称号就可以看出,这并非是等闲之辈,她虽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剑桥大学,大学期间撰写的《我生命的故事》一书,被译成50多种文字,流行世界各国。后来的几部自传体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等,都获得世人极高的评价。并在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从教师的导语设计可以看出,其设计思路是非常明晰的。学生从教师导语中逐渐认识了海伦·凯勒:首先掌握她特殊的身体信息,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其次是其不懈努力奋斗,有超强毅力;再就是所获得的成就,成为作家和教育家。学生掌握了这些信息材料,对介入文本学习有重要帮助,对人物形象和情感观念等感知对象有更深刻理解。

二、扣住题眼,启迪学生明理生悟

所谓题眼,从外化表象上看,应该是题目中的关键词;从内质要义上看,则是统领文本内容的中心词。“题眼”集中反映文章主旨要义,抓住“题眼”,可以促使学生思维快速准确进入文本探究中。“题眼”也是教师解读文本的重要切入点。教师如何巧妙利用“题眼”展开导语设计,体现的是教师的引导智慧。例如《品质》这篇小说的标题便是理解文本的重要切入点。

当然,导语设计扣住“题眼”,并非是机械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学习时,教师这样设计导语:裴多菲言“生命诚可贵”,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关爱他人的生命,这才是健康的生命价值观。《最后的常春藤叶》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生命故事呢?又从中折射出怎样的人性光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著名短篇小说,或许可以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段导语并未涉及题目中的关键词,但每一句话都围绕文章的主旨展开,意在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展开探索,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真正的人性之美。

三、联系旧知,促使学生融会贯通

在学习新课时,教师从学生的经历积累出发设计导语,可以帮助学生以旧知为起点展开思维活动,形成清晰的探索路线。高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认知基础,教师在进行导语设计时,需要展开多重学情调查,自然可以找到众多认知衔接点。

教师对《阿房宫赋》进行导语设计时,不从文体切入,而是利用旧知形成突破:我们刚刚学习了《六国论》,知道战国末期,其他六国相继被秦国吞并,秦一统天下。这之后秦朝开始大兴土木,可谓是劳民伤财,谁知道秦王朝都有哪些规模宏大的建筑项目吗?长城、秦王陵,还有就是建筑巨型宫殿群“阿房宫”,结果如何呢?这阿房宫被霸王项羽一把火烧得一干二净。那这阿房宫建筑到底有多宏伟呢?我们不妨走进《阿房宫赋》,去领略这些宫殿的雄伟气势。

因为刚学习了《六国论》,学生对相关背景比较熟悉,同时学生在历史教材中也有相关认知基础。教师提到秦王朝大兴土木,学生自然会想到长城、秦王陵等建筑工程;教师提到阿房宫,学生也会想到霸王项羽。教师利用学生旧知展开设计导入点,促使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切入文本学习。

导语设计是一门艺术,要提升导语趣味性、启发性、引导性指数,需要教师对教材文本和学生学习思维展开深度剖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样才能切准导语设计落脚点,提升导语设计的适合度。设计悬疑问题、展示相关图片、讲述文本故事等,都是重要导语设计方法,无论选择哪一种设计方式,都需要充分考虑文本背景、题眼、旧知等问题,这才是导语设计的最重要切入点。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阿房宫题眼旧知
背黑锅的“纵火犯”
岁末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火烧阿房宫”:一场历史的修辞战争
BIM技术在阿房宫站设计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英语教学中旧知对新知的同化
天下第一宫
——陕西秦阿房宫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物质推断题的推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