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模式校本化基本经验与策略初探

2016-05-14 05:53孔祥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杜郎校本校长

孔祥辉

[摘要]杜郎口模式校本化必须依靠一定的价值理念、行为规则、动力保障等系统的制度性建构,必须与学校制度、文化、培训、教研、教学及评价等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杜郎口模式校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40084

杜郎口模式校本化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校本化必须依靠一定的价值理念、行为规则、动力保障等系统的制度性建构,必须与学校制度、文化、培训、教研、教学及评价等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研究者根据对唐山六十八中等课改名校的调研,发现这些学校在推进杜郎口模式校本化的实践中有以下共同的做法。

一、领导先行

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课程的领导者,他们的课改理念、课改动力、课程领导力等决定着杜郎口模式校本化的方向、特色和水平。在课改的过程中,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积极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理念、课堂操作、评价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制定出适合本校的评价系统和管理系统,并使之成为课改的保障。

在杜郎口模式校本化的过程中,校长对价值理念、行为规则、动力保障等系统的制度性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视野、动力和课程领导力,决定了该校的课改走向哪里和能走多远,也决定了该校课改的特色和水平。校长的这些品质是一个学校课改取得成功的关键。一个学校有了这样的校长,迟早会走上课改的道路,也迟早会探索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管理制度和学校文化的。课改是“一把手”工程。校长没有开阔的视野、强烈的课改动力和课程领导力,就很难取得课改成功。领导先行是很多课改学校取得杜郎口模式校本化成功的最基本的经验。

二、立体培训

在价值理念方面,杜郎口模式、高效课堂模式以及新课程的实施,背后都有明确的价值理念。这些理念的培训如果不到位、没有效,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课改。高效课堂能否成功,执行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行为规则如果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课改行为。如果不制定科学明确的学生行为规则,学生的学习可能只会在传统的低层次中重复。

在推行杜郎口模式的过程中,要把教师培训放在首位。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健康快乐地发展,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发展。不但要培训教师,而且要培训学生,甚至还要培训家长,因为家长是教师课改的同盟军。

(一)培训教师

研究者发现,课改成功的学校高度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课改必须具备相信教师、发动教师、解放教师、发展教师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师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召开全校教师课改动员大会和培训会,广泛征集、征求教师意见和建议;把问题搜集整理好,设计成“小课题”;组建教师研究性“小团队”,进行课改行动研究。帮助教师制定成长计划,对教师进行多元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执行,组织校内外教师学术交流。

(二)培训学生

可召开专门的培训会,引导学生,规范学生。限定教师讲授时间,创造空间让学生自学、展示和反馈,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班级管理交给学生,成立班委会,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形成班级公民公约,民主治班;通过小组建设,形成课堂列车的动车组。

(三)培训家长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的支持是学校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邀请学生家长走进教室,对课堂活动进行零距离观察,甚至参与课堂。还可以以高效课堂的形式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感受高效课堂的魅力。

三、带动作用

研究发现,在借鉴杜郎口模式进行课改的过程中,校长、专题和典型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

(一)校长带动

校长的管理就是对学校校本课程、课堂文化的设计和建设,校长要扎根课堂、引领课堂、评价课堂。管理就是激励、点燃和评价,校长要身在课堂、心在课堂、神在课堂。

(二)专题带动

教师要聚焦课堂的本质和规律,聚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时时讲规律、处处讲科研、人人有专题。要把教学中的问题变成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在专题研究中解决问题。

(三)典型带动

高效课堂特别需要典型带动。通过靠政策引导、培训帮扶、活动锻炼和舆论支持,对典型的教师进行培养,并为其提供展示机会,让他们在展示中体验成长,享受成功和荣誉。

四、机制保障

高效课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机制保障是这一系统的支撑关键。教学模式是师生行为规则的集中体现,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必要手段。科学的教学模式能产生强大的教育生产力。

维持和增强教师动力及执行力必须有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尤其是要建立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章立制,全校教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机制保障是校本化成功的最后保障。

五、经验借鉴

研究者根据唐山六十八中等课改名校的课改实践,发现这些学校推进杜郎口模式校本化的实施策略值得借鉴。

(一)在“临帖”与创新的关系方面

“临帖”是策略,创新是目的。因为与杜郎口中学校情、师情、学情完全相同或相似的学校很难找到,不创新就可能意味着生搬硬套。有的学校走进了模式化的困境,其表现是:为模式而教,为模式而管,模式第一,模式不可改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在杜郎口模式基本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校情灵活创新。当然缺乏“临帖和坚持”的精神及做法,课堂教学也是很容易回归传统的。临帖和坚持是校本化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阶段性措施。课改需要分步实施,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重点工作,而这种阶段性措施得以保证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课改初期,如果教师不加强教学模式的训练和强化,没有形成真正的课改理念和行为,那么课改就会名存实亡。

(二)在教学模式的建设方面

一些课改成功的学校在杜郎口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生成了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实行三级建模,即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这是一种教学模式校本化的方向和结果。一校一模即校级建模;一科多模即学科建模;一模多法即个人建模。这样,整个学校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大致统一,全体教师都有章可循;每个学科和个人又可以相对灵活操作,适应本学科的特点和自己的风格。

杜郎口教学模式是杜郎口中学用十多年的时间摸索出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榜样,但它也许并不适用于其他的学校。只有结合本校的学情、校情学习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才能走出盲从杜郎口模式的误区。学习借鉴杜郎口模式,更要学习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背后赖以支撑的管理制度和文化,避免学习杜郎口模式的表面化。

[参考文献]

[1]孙友林.校本化课程实施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0.

[2]赵德成.校长教学领导力:领导什么与怎么领导[J].中小学管理, 2010(3).

(责任编辑斯陌)

猜你喜欢
杜郎校本校长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过骊山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面对杜郎口,我们有话要说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