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管理的尝试

2016-05-14 11:39孙贞柱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

孙贞柱

摘要:面对由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的几十个孩子组成的一个班集体,班主任是事事包揽?还是放手不管?努力探索“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形成“优点银行”“三闲银行”“班级议事会”“组长组员双向选择”等特色管理模式。

关键词:自主管理 德育银行 三闲银行

有学者研究,如果仅仅依靠班主任本身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发挥其才能的预期值约占实际能力的60%。而成功的管理,其能力提高40%。班级管理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管理。针对我班实际情况,我尝试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机制。几个学期过去了,时间虽短暂,但略有成效。

一、问题的聚焦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有些学生违反纪律,却屡教不改;卫生情况一团糟而熟视无睹,诸如此类,举不胜举。班主任忙的团团转,却毫不见起色。刚处理完这件事,又冒出第二件、第三件,学生是在被动地执行条例。与其如此,不如因势利导,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以上事例说明,除了老师对学生管理的引导存在着一定问题之外,学生自身的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教育的全面实施,现今教育势必发生观念上的转变,即由从前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组织起来。老师事事都过问,既浪费自己的工作时间,又不能使管理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这样的管理不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积极性,也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问题的原因

来自家庭的原因。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一般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对于班级事务的处理往往抱有这么一种态度:孩子年龄太小,参与班级事务能力不够,而且还影响学习。

来自班主任的原因。班主任对学生没有充分放手,一则怕学生不但做不好,反而会多出许多其他的事来;二则班主任自己能力过强,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动脑,不喜欢让学生插足管理班级事务。

来自学生的原因。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由于父母的宠爱,老师的包办代替,养成了娇气任性的习惯,凡事依赖性较强,做事没有主见。

三、采取的措施

“班级自主管理”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尝试自己管理自己,使每位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为了达到管理最优化,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来,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

1.家访,转变家长思想观念。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能够明白自己孩子的能力是要靠锻炼和培养的,现在一味地娇宠孩子只会导致孩子今后的无能。针对这一现象,班主任要进行家访,在家访中与家长联系沟通,对于比较固执的家长则要进行多次家访,慢慢转变他们的观念,让学生既能在家中得到锻炼,又能在学校中得到培养。

2.民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班主任老师在进行班级事务管理时,要民主对待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放手让学生来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其实某些班级事务让学生来进行自主管理,效果会更佳。因为学生经常在一起学习、生活、玩乐,其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比老师看到更清楚。卫生纪录交给学生,则做得更仔细更认真,让学生自主处理自己的事,会比老师更公正更有效。

3.“班级议事会”的组建。精心组织,就是以班长为会长以组长为会员组成“班级事务议事会”,根据学生能力及其特长,进行明确分工。每周五议一议本周班级事务的不足,哪些事务需要班主任处理;哪些事务需要班主任引导;哪些事务同学们自己可以处理。同时议一议下周需要努力的方向。

4.“银行”的运行。德育银行,根据学生接触新事物较快的优点,我引导学生建立“德育银行”又称“优点银行”。银行有6个存款(优点)人即各组长,有了优点及时存款(优点),全班同学选出收款人,将存款(优点)公示在后面的黑板报上。每周评一次,存款(优点)最多的小组为“优秀小组”。

三闲银行,为了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改正,遵循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引导学生建立了“三闲银行”。每天把自己一天的闲话、闲事、闲思存入自己的“三闲银行”。每周评一个最优秀的银行,周一的班会进行表扬,要真实有效、激人奋进、鞭策自己、鼓励他人。

五、实施的效果

自主管理的组建实施过程,这一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级纪律明显有改变,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比以前要严格,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管好自己的行为,遵守学校纪律。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集体感也大大提高,每一个学生主动都有机会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充分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学生是一片叶子,每个班级是一棵树,叶绿了,树茂了,森林就郁郁葱葱了。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
对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自主管理”的道德思考
高职学生自主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小学生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来落实班级制度
探索自主管理智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