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不足与对策

2016-05-14 04:12陈伦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德师资教研

陈伦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开展教学,通过加强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对农村小学生直观重要,其效果的良好与否关系着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然而,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不足;对策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57-01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倍受推崇,品德与社会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并结合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公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一份力。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现状在农村小学有所改善,开始重视这门课的教学,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仍存在不足支出。

1.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不足之处

1.1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课程,在广大农村小学也开始得到了重视。然而,由于受"小升初"压力,应试教育理念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任仍主体地位,导致农村小学过分重视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品德与社会等副课的教学。同时,在家长心中,学习成绩才是改变子女命运的唯一出路,他们未能看到品德与社会对孩子的重要影响。有的学校甚至压缩课程时间,有的老师在上课时干脆让学生自习。

1.2师资力量缺乏,教研活动缺少。长期以来,农村小学在师资力量上,都不如城镇小学,在语文、数学等主课上情况可能还好一些,而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上,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远不如城镇小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小学在办学条件上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办学条件落后,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师资力量的建设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专门的品德与社会教师短缺,且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在农村偏远地区尤其如此,这些老师也缺少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其次,不少品德与社会老师由其他科目老师兼任,他们常年教别的科目,对品德与社会的了解甚少,缺少相关教学经验,无法胜任这门课的教学。而师资力量的缺乏又导致教研活动过少,试想,兼课老师肯定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主课上,而忽视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造成品德与社会的教研几乎是一片空白。

1.3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过程脱离实际国。品德与社会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学科,教材内容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选取了大量既典型又真实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在现实或仿真的生活情景中学习知识、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再加上现有的老师专业水平不高、能力有限,也缺少经验,不少老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开展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基于此,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照着课本念,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填鸭式"教学,以教材内容为中心,虽然教材也是根据生活实际编排的,但那毕竟是书本上的内容,如果老师只是对照课本逐字逐句讲解,只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相背离。有的老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时,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教学,忽视这门课的生活性、开放性。

1.4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农村小学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评价机制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过分重视测试成绩,却活忽略了学习过程。在对学生的考核上,没有真正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不管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也不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没有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改变,没有考虑学生的态度是否变积极、行为习惯是否变好盾、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事实上,大部分农村小学对品德与社会的考核,是以考试的形式为主,一张试卷是无法知道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学校对品德与社会老师的考核,也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标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改变上述不足的对策

2.1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直观重要,农村小学及其老师应意识到这一点,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开设足够的课程,严禁其它科目占用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时间,保证课程有充足的时间。其次,对老师严格要求,应认真对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而不是采用"放羊式"教学,让学生自由活动。再次,家长应认识到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要求学校和老师上好这门课。

2.2加强师资建设,开展教研活动。针对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农村小学可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首先,引进优秀的品德与社会老师,专业的老师才能提供更好的教学。其次,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鼓励他们去进修,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再次,对其他教师的转岗,要严格把关,对其进行仔细的考核,看他是否符合标准,并加强对其的培训。最后,尽量避免其他老师兼课品德与社会,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针对教研活动缺少的问题,农村小学可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小学的联系,成立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2.3改进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际。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题作用,采用如讨论辨析法、 实践调查法等开展教学,重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习。

2.4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教学成果的评价,不应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平时的道德行为予以评分,将考试和考评结合起来,以等级而不是分数的形式来评定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应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标杆,要把教师的教研工作纳入考评范围。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上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从重视程度、师资力量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参考文献:

[1]姜东旭. 浅谈当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不足及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3:122.

[2]孙祥中.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2,48:175.

猜你喜欢
品德师资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品德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论茶的君子品德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