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的美育教育摭谈

2016-05-14 04:12谢桂兰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美育美的

谢桂兰

摘要:语文课文进行美育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是体现了人物教育的美,使学生学到了用词美,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美,使学生学到了人生观的美,感受美、享受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育;心灵净化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73-0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中说,"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1.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还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2.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同的体裁体现了美的特征

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情感、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景物描写,内容具有形象性、思想性、感染性,体现了美的特征。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展学生的审视眼光;教学要讲究趣味性,在乐中求美;教学要注意形象性,在境中求美;教学要激发情感性,在感中求美;教学启迪思想性,在品味中求美。在学习语文中使得感知、感受、感动融会,使得悦形、会心、畅神交织,产生审美情感的共鸣。课文中的优美情调、悲壮情怀、高尚情操、爱国情感、健康情趣等,应使学生强烈、真挚、清晰的感受到,使之感知感受感动融为一起。如《村居》,教师通过诗配画、通过精美课件和音乐的感受,通过游戏和表演,通过诵读,使学生来品味"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景。又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师可鼓励学生对"别样红"和"无穷碧"谈感受,来体会心中的美景,再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青气满乾坤。"诗人借咏梅而方志,赞颂了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表达了深蕴心底的浩然正气,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感受和体会。在《神笔马良》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帮穷人和惩罚贪官两条线对比的方法,使童话更明了,在学生心里展现了善良而又使善良升华到一种美德。

3.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几乎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如自然美、 艺术美、社会美和人性美。

课文是书面语言的海洋,里面的语言形式数不胜数。修辞上,有生动、贴切的比喻,有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排比,有形象、巧妙的拟人。风格上,有精炼的一语破的,有工整的充满韵律的对仗,有雅俗共赏的诙谐和幽默……,可以说,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语言应有尽有,给人以美的享受。课本中的每一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有起源于自然的汉字美,如"月"字,会使人联想到蓝蓝的夜空中或像镰刀或像玉盘的月亮,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想之美;有诗句名篇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使人感受到雄伟气势之美;还有桂林山水的清、静、奇的美;《荷塘月色》幽静的意境美等等。

4.在大自然中去感受美、创造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绿色课 堂。"是的,大自然是绚丽多的到处都有美的足迹。春天来了,柳树抽出了新绿的柳枝,孩子们呤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田野里,孩子们尽情地放飞五彩的风筝,体味"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愉悦。在夏季,新荷尖角出水,蜻蜓萦绕之时,把孩子领到池边观赏,在那蜻蜓站立荷尖的瞬间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惬意怡神。秋天,金风送爽,层林尽染。拾级而上,于萧瑟的秋风中惊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冬天,去品味"风雪夜归人"的温馨,感叹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洁,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5.小学语文美育教育的作用

5.1起到人文教育作用。利用课文进行美育教育,是培养人成为新时代创造者的完整的体系的教育方式,使年轻一代不但在智力上得到发展,而且还要在心灵上得到发展,以及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致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使其人格健全,道德品质健全,自身修养健全,知识健全,情操健全,驾驭生活能力健全。

课文中有很多的人文故事,当中有睿智者,有博学者,有高尚情操者,特别是那些人物话语之美者,其语言是心灵美的表现,也就是心灵美,人物心灵所表现不但和气、温和、谦逊、高雅等等。他们不讲粗话、脏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都是学生们效仿的榜样。

5.2课文中的词句富有音乐美。富有感性的好词佳句,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意蕴抑扬顿挫,听起来犹如高山流水,娓娓动听,如饮甘泉,如沐春风。

使学生学到了用词美。课文段落里有丰富的词汇,很多语句都是经得起锤炼的优美的佳句。当中,连绵起伏的句式变化,富有变化美。

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美。课文里的字里行间极富意向美、意境美,依据课文,通过想象、联想,用生动的、形象的、鲜明的语感表现出其美来。

使学生学到了人生观的美。课文里有实实在在的人文学者,展现的不仅仅有人与人之间的美,人与生活物质的美,人的追求理想生活的美等等。

以上所述,就是对人生的美的总和的教育。

猜你喜欢
语文课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