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寸

2016-05-14 06:07伟涛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数学课堂教学

伟涛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简言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它不仅仅包含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同时也伴随着师生相互交流的情感体验。因而,以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不是积极的情感就是消极的情感,或二者兼而有之,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是不存在的。其中教师的情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感因素。

关键词:情感教育;感染;迁移;情感渲染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05-02实际教学中,注重情感培养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等都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1.用"心"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重心是在学科还是在人?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种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情感教学既是学生更好的认知手段,又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途径。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抱有信任感、期望感、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言行都会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敏感期。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教学中师生两种情感的融合,无疑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其创新思维和提高自身觉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运用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谓情感的感染功能就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情感的迁移功能就是指一个人对其他对象的情感会影响他与之有关的其他对象的情感. 首先,教师要有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上课时以精练、幽默、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师要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学生易学易记,针对性强.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

3.运用情感的动力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中数学教材中反映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时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外,如祖冲之、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故事能够唤起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从而产生一种内驱力.通过数学史教育,著名数学家介绍提高学生爱国热情,激发学生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献身精神.通过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胸怀眼界,使他们感到学数学是无穷尽的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到做人的道理窥视世界乃至宇宙的奥秘。

4.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效能,而不适当的情感会产生消极的瓦解作用.这里所讲的"适当"与"不适当",首先反应在情绪的极性上.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在教学中,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易记.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能够饱尝成功学习的欢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探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寓学法训练于教学之中。

5.重视课堂环境的情感渲染,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以极大热情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回答正确的,要及时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对回答错误的要以耐心、平和的态度纠正其错误,让学生懂得自己的观点讲出来,让大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说理,取长补短,印象就深刻了.同时,课堂上设疑要注意技巧,因人设疑,让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也能享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使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啃下数学这块难啃的骨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6.展示数学美,陶冶学生情操

数学美感很强,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结构的内在美,数与形特征的表象美,数学思想方法独特奇异的美,教学中表现出数学语言符号,图象信息简洁形象的美,课堂教学中探索思路解题过程美,点拨启发思维艺术的美,作用美等.这都给学生以美感,因此,教师要依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精心提炼数学中蕴含的数学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 教师师本身的感情状态,情感的迁移,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爱国热情. 要善于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多表扬学生,把学生的缺点缩小十倍来批评,把学生的优点扩大十倍来表扬,帮助学生向着自己有利的个性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情感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