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改革

2016-05-14 06:07刘文荣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海红小蜻蜓数学知识

刘文荣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本身条件的分析,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从容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11-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1.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2.巧妙帮助后进生,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

我班上的学生王海红,懒得出奇,从来不写作业,成绩很差。怎么让这个不写作业的"懒羊羊"主动爱上学习呢?我煞费苦心。

"王海红,帮老师把本拿到办公室。"下数学课时我说,他疑惑地抬起头,有点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味道,同学们催促道"快点!"他飞快地拿起本子跟在我后面,偷眼望去,他的感觉棒极了。到了办公室,我说:"上个星期数学小测试,你给老师露了脸,口算也可以了,现在你就差作业了,另外成绩总的来说还是差一点,能再给同学们一个惊喜吗?"他坚定地说:"能!"我说:"老师想让你露一手给大家,但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做,并保守秘密,行吗?"他的眼睛一亮,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于是,在这一周里,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教他加减乘除,并教他背诵数学公式的简单方法。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在悄悄地进行,在大家眼里,还以为他又在帮老师干活呢?

到了星期一"我能行"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表演,可谓精彩之极。这时,我看到王海红"蠢蠢欲动"的眼神及迟迟不动的身体,便说:"现在我们请王海红进行表演。"他上来一口气算对了十五道加减乘除的计算题。一下子,全班同学为他的表现惊呆了,我打破沉默说:"王海红有这样的计算能力,真棒!让我们为他鼓鼓掌。""刷"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了,我又说:"王海红走在了时间的前面,竟连除法都会算了,让我们把掌声再次送给他。"掌声又一次响起来了,这时我发现他的头低下去了。

班会最后,我照例又要发两张奖状,奖励本周的班级明星,同学们一致推荐了他,我看到他接过奖状后手有些发抖。终于松了一口气,"懒羊羊"终于变成爱动脑筋的"喜羊羊"了。

3.采用科学的教学法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同的教学方法自然有不同的教学效果,这需要认真甄选。在方法中,教的方法固然重要,学习的方法同样不容忽视。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技能,了解知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让思维得到发展,让认识得到提高,让心灵得到充实。因此,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选择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学习和教学都要走出旧的藩篱。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习当然也是一种创作性的活动。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没有一定之规,要根据实际情况全盘考虑,要不断地追求与探索。古人说因材施教,我们每一个教师也都要有独立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保持自己的风格并不断地开拓。

4.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每天的广播体操排队中,很少有学生意识到这有着数学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问:"我们班42人,如果由原来的四列增加到六列纵队,那么每列的人数由原来的几人减少到现在的几人?"同时还可向学生介绍有关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现代生活的运用情况,使学生感受生活需要数学,数学可以应用于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态度。

4.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例如,教学"一个数加减一个接近整百数"时,若能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来理解其中的四条性质:"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少加的要加上,少减的要再减。"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我创设了营业员和顾客的双边活动过程,让学生从中理解概念。如420-198,让学生议一议:一个顾客带了420元钱去买衣服,一件衣服198元,他拿手200元给营业员,你们看是给多了,还是给少了?他买好衣服后身边还有多少钱?这些问题就是差生也能回答:是给多了,营业员应找他2元.于是该题的计算过程为:420-198=420-200+2=222。从而得出"多减的要加上"的性质。通过这种方法教学上面的4条性质,学生不但学习情趣高,而且理解深,又记得牢。

5.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数学化"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学生解题能力训练,忽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片面做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数学情境中乐学、在兴趣中实践,并致力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猜你喜欢
海红小蜻蜓数学知识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小星星和小蜻蜓的约会
委屈的小蜻蜓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Isolation and callus formation of Gracilariopsis bailiniae(Gracilariales, Rhodophyta) protoplasts*
海红姑娘
Novel attribute-based framework for halftone watermar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