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渔同行,让小组合作学习更精彩

2016-05-14 07:07陈小龙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鱼竿小组讨论过程

陈小龙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的原因,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单传授学生的知识,更重要传授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276-01曾有一则哲理小故事: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连鱼带汤的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单单只交给学生知识,即"鱼"。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能力,即"如何去渔",这样才会让学生懂得学习的方法,其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性的合作学习"是根据对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1.合作学习的意义

1.1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1)激活学生的思维。初中生思维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往往产生1+1>2的效果。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时,每个学生既是教师,又是学生,也是听众。学生独立在课堂内表情达意的语言训练次数和时间相应地增加了许多,教学时间内的效率也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达到德育的目的。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懂得去聆听别人的谈话,理解别人的表达,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交流、合作。即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通过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会逐渐增强。班级可以看作是社会一个小的缩影,在这个小社会中培养出的竞争意识,对学生们进入未来的大社会,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2从教师的教学角度分析。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师生关系就容易融洽,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按照小组的形式开展。在教学中按三种方式分组。

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按座位分组,前后四人为一组,主要在于课堂上小组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一种在实验教学中,按感情友谊分组,也是四人组合,在实验探究中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与友谊;

一种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按兴趣爱好分组,志同道合者组成一组,自由组合。在课外实践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3.1开展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切实转变角色。教师应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放手"让学生合作,当然学生也不可能一开始就会合作的很好。要有平和的心态,而不能有急躁的心态,多给学生以时间,让学生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体。

3.2开展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注意情绪的控制。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的情绪是良好的,情感是积极的,课堂气氛就容易和谐,师生关系就容易融洽。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专制,学生的表现不是冷漠无情,就是怀有敌意。师生之间没有心灵沟通,缺乏情感共鸣,是难以产生"合力效应"的。因此,合作学习的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之间真诚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进而达成和谐的、合作的教学气氛,以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

3.3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并非纯粹的小组讨论,不能过分追求场面的热烈,要注意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合作学习的过程,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亦不能流于形式,要及时纠正偏见,消除误解,预防冷场和过度依赖,更要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

3.4掌握学生主体观的理念。合作学习的基本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自主能动学习为主,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辅导和引路的作用,把学生摆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合作学习运作中,不但让学生相互帮助,完成作业和其它学习任务,而还应从学生主体观的角度,全盘考虑运作过程。要设计选择利于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3.5掌握创新教学观的理念。合作学习是创新教学的极好方式。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学习,全体参与,加上小组讨论和活动的形式,都为学校进行创新教学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小组讨论形式的民主,宽松的氛围,会触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诸如观察、操作、试验、或语言交际等,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形成了创新能力。

因此,作为现代教育的教师的我们,不单单要给于学生于"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去"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会有明显提高,成就终生学习的能力,使得整个国民素质得到加强,这才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鱼竿小组讨论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自己去买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