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016-05-14 08:37王喜梅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乘法教学方式数学

王喜梅

摘要:基础素质教育一直就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而有效教学就是指运用心理学、传播学、信息技术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改进教学方式的一种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有效的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在教育领域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教学模式及教学结构,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教学设计;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98-02引言:教学设计包括很多内容,诸如学生状态分析、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等。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注重一定的教学规律,也要不断融入教师的教学经验。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设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如何确定正确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决定着教学开展的途径、内容及结果,所以确立一个正确且适合的教学方式是极有必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理解和学习技能的提高,还包括如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对于数学学科的情感态度问题。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课中,两位教师确立的不同教学方向,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一位教师给学生们发了印有东西南北的坐标纸,向学生讲解方向的概念,让学生记牢并做出课后习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单调,并且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发展变得单一化,而且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另一位教师先向同学解释了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再告诉学生教室的四面墙分别是在哪个方位,最后向同学提出问题:"黑板在哪个方向?","窗户在哪个方向?"。并且给答对的同学发奖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也能感觉到数学与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这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率。以上两位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最后收获的效果也大相径庭。通过比较我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正确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设计是极为重要且不可小觑的。选择一个准确的教学方式需要处理好教材内容、学生理解程度和教学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只有综合以上这些方面,才能够确立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2.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在充分了解了学生特点之后,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科学确定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了。我们认为在确定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学任务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课堂教学顺利完成,学生表现出色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毫无疑问是有问题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自身的特点。例如我们在讲解乘法的时候,在确定乘法的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可以问学生之前有没有了解过乘法的概念,对于乘法有什么印象没有。而后在小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先讲乘法的定义和规则,而后讲1到4以内的乘法,然后讲乘加乘减,最后再讲乘法口诀。通过实现阶段性的教学目标。最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充分掌握乘法的基本知识。

3.把握教学内容,大胆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数学教材的掌握程度。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因而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教材内容。还以乘法为例,乘法一节在人教版中主要位于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这一单元主要讲解的是表内乘法。在讲解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首先自身就需要了解教材本身的内容。只有了解了这一节的课程安排,才能谈得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一单元首先讲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其次是5的乘法口诀;再次是1、3、4的乘法口诀,继而是乘加乘减,最后是6的乘法口诀。针对课程的安排,教师自身就需要进行专业科学,详细的备案,只有做到有备而来,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合适的教学道具来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对比法是比较适宜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两个结果相同的加法和乘法案例,来说明乘法的便利。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2+2+2+2+2=10"和2*5=10"这两个式子来进行说明,这样可以有效地说明乘法与加法相比是非常便利的。

4.评价教学成果

教学设计是否完满,教学预期是否达成,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师的思考,也更需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途径。既要关注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在学完"统计"这一课之后,教师向学生发放表格,上面写有:"非常开心"、"很开心"、"一般"、"不开心"这些字样,让学生评判。如果大多数学生选择"非常开心"和"很开心"的较多,则证明教学设计很有效;如果大多数选择"一般"和"不开心"的较多,则表明教学模式不适合,需要和学生共同探讨改进。这样的做法能够让学生对教学成果进行有效评价,让教师了解在教学活动中有何不足,为优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

结语: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式确立、教学要素分析制定以及教学成果评价,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正确的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教学效率提升至最大化,优化教学整体。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了解每个方面的内容和优缺点,最大程度地使教学设计有效化。将纵观全局和小处着眼二者结合,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结构,完善教学设计内容。

参考文献:

[1]邓友祥.数学活动的特质与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08)

[2]王均霞,吴格明."理解性教学"研究的哲学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8)

[3]刘雅林,杜尚荣,李森.论悟性认识论观照下的有效教学[J].教育导刊.2012(08)

[4]杜尚荣,李森.感悟教学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0)

[5]杜尚荣,李森.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悟性培养与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13(02)

猜你喜欢
乘法教学方式数学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