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波科学城经验与教训

2016-05-14 16:03
决策 2016年8期
关键词:科学城科研机构大学

20世纪60年代,日本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开始了从“贸易立国”向“技术立国”、从“最佳模仿者”向“创造者”的转型。筑波科学城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建立的科学工业园,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名噪全球。虽然近年来已经声名日下,被世人称为“现代科技乌托邦”,但筑波科学城模式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最早规划的筑波科学城是产(尖端技术产业)、学(工科大学及民间、中央研究所等研究设施)、住(建设舒适的城镇)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这也是日本建设筑波科学城的三个政策着力点。经过有计划的开发建设,筑波建成了完整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和优美的自然生态,集聚了大批科研人员和创新要素。

目前,筑波集中了31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包括民间研究所在内,研究机构总数达到300家,代表了日本最尖端科学研发水平。其研究领域包括教育、建筑、物理科学、生物、农业、环境、安全等,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创造性突破,培养出了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瓶颈:

政府主导与市场脱节

由于政府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预测技术发展方向,就会出现干预错误或者干预过度的情况,此时应该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这一问题也体现在了筑波科学城的开发过程中。相对于筑波在日本基础研究领域的地位而言,筑波的产业基础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产业规模与科研投入完全不匹配。筑波国立实验机构对企业的支持程度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渴求。

作为投资代理人的政府官员也没有机制去了解市场、了解技术,研发人员本身的收入与研究成果及其创造的价值没有直接联系,导致了科研成果没有能够充分应用,研究成本大而回报低限制了科学城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筑波科学城受到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不统一,导致科学城无法与当地经济有机融合。官僚作风也阻碍了科学城创新文化的形成,压制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技术开发机制不健全,导致了个人创造习惯受到抑制。

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筑波科学城效益不明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政府耗资2.3万多亿日元,1999年的总产值仅为7000亿日元,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科技人才集聚和高技术产业产业化程度也不够,没有达到建成日本最大、最强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和中心的目的。

转型:

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

在意识到政府失灵和产业规模不足的问题存在后,日本及筑波市开始逐步改变完全政府主导的模式,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大力推动筑波科研机构的市场化,鼓励大学教师等培育大学风险企业,这些改革为筑波管理模式转变提供了制度保证,促使科技成果由在“体制内”流转向“体制外”流转,为进一步的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基础。

政府重点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成立科技中介机构——技术许可组织,接受大学及研究者个人委托,为大学科研成果申请专利,进行技術营销,实施技术转移,有效地转变了筑波发展的模式,促进了政府、产业界和学术机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促使许多著名公司在筑波设立研究中心,带动了新技术的开发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日本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目的是建立一流人才培养基地,让一批国际顶尖级人才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科学城科研机构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神秘的科学城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研究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衡山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开工
霍尼韦尔新型制冷剂获欧盟科研机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