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对接的几点思考

2016-05-14 00:07李根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对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

李根

摘 要:幼儿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有效对接,才能培养适合幼儿美术教学岗位的优秀幼儿美术教师,对此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应该在教学目标、教师专业能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与幼儿美术教学的对接。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美术教学;对接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与发展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幼儿艺术修养的培养。在幼儿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能力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较片面。这已经成为教学中的硬伤。因此,提出优化建议,实现幼儿园美术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有效对接,才能真正做到教学体系的完善。

1 明确教学目标与幼儿美术教学目标的对接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幼儿。所以必须牢固树立“以‘幼儿为出发点、以‘幼儿为中心点、以‘幼儿为落脚点”的教学理念,一切教学工作的核心都要围绕“幼儿”而展开。为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幼儿美术的特点,教师要了解幼儿审美心理的发展以及指导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方法和策略,不能只重视技能训练,也不能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

2 加强教师专业能力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需求的对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和结构特点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应该特别加强教师在幼儿教育原理和方法方面的在岗培训。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加强业务进修,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知识储备。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成为幼儿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

3 实现课程设置与幼儿美术教学需求的对接

3.1 科学完善美术课程各模块之间的配比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模块中,主要分为绘画、手工、环境创设和美术欣赏四方面。其中绘画是基本内容,是重中之重,它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基本方块:美术基本功(简笔画与线描)、幼儿装饰色彩基础知识与运用、装饰性绘画的创意与设计(儿童画创编)。这三者中,儿童画创编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应使它贯穿教学的始终,而美术基本功则是学好装饰色彩和儿童画创编的前提,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加强幼儿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有必要开设幼儿美术教学论、幼儿审美心理、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理论课程。加强理论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可以提高学生将来的教学水平和为幼儿服务的意识。

3.2 应该进一步重视实践类课程

课程内容应将美术专业基础训练与实习、实训紧密结合起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教育见习、实习课时,把基础训练和见习实习交替进行。如在完成刮画课程教学后,让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幼儿刮画教学,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刮画的技能,还学到了幼儿刮画的教学应用。应该特别加强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管理,每位主讲教师要亲自带队指导,随时掌握学生的见习实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实践的目的、任务、内容、过程与要求等,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实践完成后,要让学生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写实习报告。

4 达到教学方法与幼儿美术教学需求的对接

4.1 采用交互探究式的美术教学方法

教学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把单向性的教学活动引入自由开放的状态。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向学生展示各类绘画精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用这种交互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课前将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分好小组,对于开放性的议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让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进行一个较为复杂的手工活动,如为其他课程设计制作教具,在讨论和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分小组讨论、进行探究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并借鉴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未来的幼儿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加强了学生的互动合作意识,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将来学生走向工作一线与幼儿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 示范讲解式教学法

美术教学中,动手去画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如果教师不提供任何范例,学生就会一片茫然,脑中一片枯竭。如果无任何内容去借鉴和吸取的话,我相信这“动手去画”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所以在动手之前,应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有名的无名的,各个画种、各个风格的美术作品。像海绵吸水一样,让学生从中去体会其内涵、了解其主题,借鉴其色调,从而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将有很大的飞跃。

4.3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如:给出一个定物,让学生进行联想创意表现,教师则可以从定物的形态、环境以及故事性等多个角度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意。通过学生的创意联想,一个简单的定物,经过变形、夸张、添加、装饰、几何化等的处理和加工后,最后形成一张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创意独到的“创意装饰线描”。通过启发学生的创意联想思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潜移默化中转化成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幼儿美术教学将十分有益。

5 完善教学评价与幼儿美术教学需求的对接

由于学前教育美术学科自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评价要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美术教学评价模式,应重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其评价不能单靠分数决定,评价形式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作业通过展出,观摩的活动形式,形成“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外部指评”相结合的作业评价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评价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注重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扬长避短,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既要抓住静态结论性的评价,也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重对学生的能力、情感等方面变化的动态评价。

6 结语

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带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如火进行,归根结底,改革应以“‘幼儿为根本、就业为导向、市场为标准”。在学前专业美术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手段,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的对接,培养符合幼儿园工作需求的优秀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与发展指导纲要(试行)[S]. 2001.

[2] 郭萌萌.刍议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J].文教资料,2010(05).

[3] 王大根.幼儿美术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沈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绘画美学,2009.

猜你喜欢
对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