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丽燕
摘 要: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宜兴有“竹的海洋”的美称。竹与紫砂艺术相结合不是偶然的,以竹入壶,自古众多。竹子的文化内涵丰富,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及伦理情操,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关键词:竹;紫砂壶;气节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3-0052-01
竹是自然界的精灵,经历自然界的风霜雨雪仍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竹可入画、入诗,也可入壶。竹的品种繁多就中国有250多个品种,大度如罗汉、秀雅如观音、潇洒如楠竹、婀娜如淡竹、轩绮如紫竹、飘逸如方竹、情深如湘妃等等。岁寒三友“松竹梅”中有竹,竹经冬不凋,既是坚韧品格,也借喻忠贞的友谊。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中有竹,竹虚心直节,君子之质隐喻人的高贵品质。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当你置身于竹的海洋,它会使你心旷神怡,精神倍增,一切烦恼尽清于此。这也是为什么翠竹造型成为了历代紫砂艺人创新喜爱的题材。
宜兴多竹自有“竹的海洋”之美称。而与竹一样有着深厚的历史的宜兴有着“陶的古都”之称,有着近千年的制陶历史,其紫砂陶器更是蜚声海内外。由此可见竹与陶两者相结合,竹文化与紫砂文化相结合,并不是偶然了。竹虽无梅花俏,无桃李艳,无牡丹色,无兰之香,无松雄伟,但它谦诚的品性、不屈的品格、无华的本质、无私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颂,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内涵丰富,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及伦理道德,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紫砂壶造型简练大方,色彩朴实古雅。与竹子的内涵风格相映成趣。仅就柱子题材的紫砂壶,制壶艺人们设计变化出圆竹壶、方竹壶、竹节壶、竹段壶、竹鼎壶、捆竹壶等多种表现形式,形象地刻画出了笋状、竹根状、竹椅状、竹箩状、竹节状等竹子各个时期的各种形态。在紫砂发展的各个时期以竹为造型题材的茗壶款式丰富而广泛。作者寄情感于“竹”,发人深思于“形”,感慨万千于“意”,将虚心劲节之象征,君子所好之心态,毫无保留地谱写在竹型茗壶创作中。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爱竹,爱其品性,自喻为竹,古今的制壶大家中,也有很多对竹偏爱者,他们以竹为题材入壶,寄情于壶,百年来流传的竹壶多不胜数。历史上的竹壶大多以竹的形态、竹节、竹段的造型,竹的精神面貌以及花塑器雕刻塑造壶体。
清代制壶大家邵大亨所制竹壶惊绝当世,被后人奉为楷模。顾景舟大师对邵大亨的壶艺极为推崇。他告诉弟子们:“邵大亨做壶,要意有所得,即思考有所感悟才欣然成器,不勉强做壶。大亨壶的气质是在合理的功能下不仅精密,更无斧凿痕,更有古意。更重要的是大亨专于此学,将紫砂艺术作为学问来钻研。”邵大亨的竹壶“八卦束竹壶”又称“龙头一捆竹”,壶嘴、壶把皆以浮雕手法饰以飞龙形象。壶盖饰八卦方位图,壶钮饰太极阴阳图,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趣,充分显示创作者雕塑功力的壶身以64根细竹围成,壶身中下部以一细竹相束,64根细竹排列有序,丝毫看不出修正的痕迹,混若天成。在技法上看似繁琐,但繁中寓简,简在明针功夫面面俱到,有极强的整体感,相处和谐整肃,功力精纯。“八卦柬竹壶”体现了创作者精湛的技艺和文学素养。也体现了作者的情趣爱好及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艺术概括能力.以竹的虚心寓意虚心能容天下万物,而天下万物的变化在于阴阳。
清代杨彭年、杨凤年兄妹的竹壶化繁为简,对竹的形象做了高度的概括,通过对自然物象所作艺术的取舍,对竹的形象把握得极其准确,遗貌取神,与壶化成一体,壶即是竹,竹即是壶。杨凤年的“竹段壶”取其竹根部的造型,作为壶身竹筒的竹节自下而上渐见疏朗,在对比中产生了变化。钮、嘴、把皆以竹段形塑成,其旁贴塑竹叶,每一簇仅三、五叶而已,其形极简练,欣赏者一目了然,感叹她的艺术创造能力。顾景舟大师称杨凤年的竹段壶“说它是传世之器,非溢美之辞”。杨彭年的“平盖竹段”造型及装饰更为简练,他舍去了竹叶的装饰。壶身分为上下两节,钮、嘴、把的竹段与壶身的衔接干脆利落,如自然生成。这种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光润的壶面。
民国时期的紫砂艺人冯桂林最善于以竹入壶,他的竹壶极富盛名,有竹根壶、四方竹段壶、五竹壶等。四方竹段壶为方中带圆的半段竹筒,壶把以竹段形式塑造,竹段中又伸出竹枝,竹枝上又伸出竹叶,竹节、竹枝、竹叶皆表现的惟妙惟肖,神韵自然,无风自动。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以竹喻人,竹壶寄情,青云之志、高风亮节。竹壶,无论是繁复的造型还是简约的造型都有它的可学之处,在繁复的造型中可学到的是周密的安排、精确的组合、顺妥的衔接以及整体造型的协调等。简约的造型可学的是艺术上的综合概括能力。以少胜多的设计理念等。竹的艺术是和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竹壶泡茶,人们在品茗的同时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情趣,那就是竹的“未出土时先有节,虽凌云时亦虚心”的美德。
参考文献:
[1]周裕苍.中国竹文化[M].北京:黄河出版社,1992.
[2]广州市林学会.竹子[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2001.
[3]吴鸣.紫砂的本体语言[J].景德镇陶瓷,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