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完善的构想

2016-05-14 10:39刘晓霞
智富时代 2016年8期
关键词:监管部门决策监管

刘晓霞

【摘 要】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运行发展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将有助于上市公司的运行。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及其组成进行讨论,进而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法人治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风险意识和内部监管意识的问题。最后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法人制度、提高监管意识和搭建信息的收集和沟通机制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前言:

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经济形势,均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受其影响,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形势也是日趋严峻,经营风险迅速增长。内部控制是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将有助于保障企业的依法经营以及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进而达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而世界通信公司账目虚假问题以及安然能源公司的破产均是由内控体系不完善所导致的。我国上市公司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必须从内部控制入手,提升自身对风险的抵御能力。通过对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完善的构想进行讨论,可以对内部控制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提出参考意见。

一、内部控制体系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COSO将内控控制定义为在企业的董事会以及有关成员管理下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以取得经营效率和目的为基础的,保证财务报告的可行性的过程。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信息和沟通、控制活动以及监控五个环节。其中,环境控制是指对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各种因素的控制,包括对机构的设置、机构职责的分配、内部审计组织的建立、人事问题的管理等机制的控制。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及时的对在企业发展和经营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判并决策的过程,包括对风险的识别、对风险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信息和沟通是指企业对于自身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收集以及这些信息在企业内部不同层面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传递过程。控制活动是指企业综合自身对风险的评估和决策以及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而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使得问题潜在风险降到最低。监督检查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持续的检查机制,以保障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对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进行了规范,并对保障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国在2008年由财政部联合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和审计署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不论是美国COSO,还是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都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经营效率以及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进行了强调。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现状

(一)法人治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制度建设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角色存在一定的交叉,而且经营者和决策者在机构的设置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重叠。有的公司,尤其是家族式的公司,所有者经常扮演者经营者的角色,同时还扮演者决策者的角色。这样仅仅由“一般手”进行拍板决定的公司形式在公司规模较小时能够维持其高效运转的优势。但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并上市后,完全依靠“一把手”对复杂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的分析能力的局限性就会暴露出来,一旦决策失误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而有的公司,虽然引入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并且也聘任了总经理班子,成立了审计委员会,并制定了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应制度。从表面上看,公司在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上已经趋向现代化,但这仅仅是制度上的变化。由于人的观念仍旧维持在旧式的公司经营理念上,内部的监管制度仍旧难以执行。制度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这就导致了企业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制衡机制,难以对权力的使用进行制约。而且,有的公司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是在公司中个别重要部门施行,不能落实到公司全体员工之中。这就造成了内部控制仅仅是在部门内部各自形成了体系,难以在公司中形成一个体系,进而影响了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统一管理。

(二)缺乏风险意识和内部监管意识

由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只注重生产和开发科研工作而忽视了企业内部潜在的风险。虽然随着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上市公司加强了财务审计工作,但仅仅局限于满足上市的相关要求,风险识别、应对防范和决策机制仍旧难以建立。同时,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还存在内部监管意识缺失的问题。虽然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有自身的内部监管部门。但公司成员,尤其是公司的管理层和内部监管部门自身仍旧缺少内部监管意识。例如,一般的公司员工认为内部监管部门对自己进行监督和检查是公司对员工不信任的表现而产生抗拒。而由于内部监管部门是公司的一个下设部门,导致公司管理层对内部监管人员仍旧保持着“管理”的态度,而内部监管部门也对公司管理存存在敬畏之心,进而导致监管部门难以对管理层的决策和工作开展内部监管工作。

三、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想

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中法人治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首先可以提高企业全体成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并转变成员思想,提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视程度。事实上,任何的革新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障碍,而是思维方式和观念理念的突破。纵观历史发展,不论是朝代之间的变革还是各行各业的发展改革,凡是仅仅停留在制度、技术改革层面的,最终都不免流于形式。对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是如此。公司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邀请内控资深专家到公司进行培训的方式,转变公司全体成员传统的理念,使全体成员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公司的经营者、拥有者、决策者才能深刻认识到权力相互制衡的重要性;内部监管部门也才能认识到自身的定位,并切实履行职能,起到监督监管的作用;公司成员才能从思想上转变对内部监管部门的抵触情绪,进而切实配合监管工作的开展;之前公司所制定的内部控制的有关制度才能避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的落实到位。其次,完善法人治理制度还要求理顺人事关系。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设立并进行规范运作,使公司的决策流程趋向正规,而不再仅仅是依靠“一般手”拍板决策,进而规避了潜在风险,也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因决策失误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还要搭建信息的收集和沟通机制。信息是公司发现潜在风险、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还要求公司多收集和信息是真实可靠及时的。建立信息收集沟通机制首先要保证信息的质量。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起到促进公司成员严格根据会计准则处理信息的作用。其次,在公司部门内部、部门之间要制定出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制度,并且保证信息的交流时刻处于内部控制体系的管理之下。通过信息交流制度可以使公司成员能够及时的了解公司的业务动态,同时信息交流制度由于是处于内部控制体系监管下的,进而可以保证公司成员履行岗位的职责。第三,信息收集和沟通机制不但要保证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还要保证公司与社会信息和客户信息的交流沟通,以此确保公司能够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来源,进而保证公司能够尽早识别潜在的风险并获取利于公司经营发展的信息,为公司决策者提供充足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尹俊.加强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2012.

[2]赵德江.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J]金融市场,2011.

[3]严国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信息有效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

猜你喜欢
监管部门决策监管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在公安监管部门的应用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