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影响下的萧红

2016-05-14 15:22孙琦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萧红

孙琦

【摘要】30年代,左翼文学的红色浪潮席卷中国文坛,先进知识分子运用“左翼”文学理论进行文学创作与文艺宣传,鲁迅、矛盾等文学领袖都先后加入“左联”。30年代成长起来的萧红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左翼作家,本文将从萧红与左联的关系与萧红的作品分析在左翼文学影响下的萧红。

【关键词】左翼文学;萧红;抗战文学

一、萧红小传

作家萧红原名张迺莹,1911年6月1日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17岁时因想要求学北平,毁弃家中婚约与表哥私奔出逃,从此走上了漂泊的人生道路与文学道路。萧红在短暂的一生中与萧军、端木蕻良两位东北作家缔结婚约,23岁结识了伯乐与良师鲁迅先生,并因其作品《生死场》在文坛一举成名。此后因抗日战争颠沛于西安、武汉、重庆等多个城市,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创作了《马伯乐》、《呼兰河传》等作品,终于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病逝于香港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医院,享年31岁。关于萧红的作品研究及其流派争议不断,一直以来研究者将萧红、萧军这两位东北作家并成为“二萧”,视他们为东北左翼作家群的代表。萧红的代表作《生死场》也被认为是一部抗日作品。但是,透过萧红后期萧红作品的转型、以及对于《生死场》文本的细读便会发现这一说法的矛盾性。那么我们对萧红存在着那些误读?家本文将针对“左翼文学对萧红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二、萧红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形势风云巨变,国共合作破裂。“五卅”事件震惊中国,同时,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知识分子的启蒙影响深远。他们自发成立了一系列文学社团,更有文学领袖鲁迅、矛盾等人的参与支持。加之马克思主义的红色浪潮席卷世界,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应运而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无疑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干部,是有一定而且一致的政治观点的行动斗争的团体,而不是作家的自由组合。”所以,左联不仅是一个文学团体,也是一个革命战斗团体。

2、萧军、鲁迅影响下的萧红

萧军本名刘鸿霖,辽宁人。萧红生活中伴侣和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萧军对萧红影响巨大,更重要的是萧军将萧红引入了名为“牵牛坊”的哈尔滨左翼文学圈里。在这里,以金剑啸为首的哈尔滨左翼人士“团结大批左翼文艺工作者,使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萧红也与哈尔滨左翼人士来往密切。从早期创作的作品来看萧红左翼意识十分明显。《夜风》描写了地主雇农超越了阶级共同抗战。《王阿嫂的死》是萧红1932到1933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个短篇小说无论是从题材还是写作手法均具有鲜明的左翼文学特点。阶级对立下的人物属性、立场鲜明。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煽动性。萧红初登文坛之时,普罗文学风靡一时,萧红中学时就曾参加学生运动,后又与“牵牛坊”来往密切,写作自然会有左翼文学倾向。

30年代的上海文坛精彩纷呈,寻求国家前途的知识分子找到了左翼文学这一武器,宣扬无产阶级文学、普罗文学为代表的左翼文学风头正盛。左翼成员冯雪峰、矛盾、鲁迅等人都在文艺界享有盛名,左联一举成为3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流派。1934年,还在青岛的萧红将小说《生死场》寄给了鲁迅先生。鲁迅对萧红的这部小说赞赏有加,自费出版收入奴隶丛刊。鲁迅在文学道路上给予萧红的指引,并且介绍了活跃在文坛的左翼人士给萧红与萧军认识。也正是因为鲁迅、胡风等文坛领袖的推崇与肯定,萧红与其作品《生死场》才能在当时一鸣惊人。从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以及《鲁迅日记》中,均可以看到鲁迅邀请文坛新人与左翼作家聚餐,聊天。萧红第一次应邀赴鲁迅先生的宴会时,鲁迅便邀请了胡风、梅志、矛盾等作家。在上海期间,萧红与左翼作家交往密切,并保持了深厚的友谊。

在萧军、鲁迅及左翼认识的影响下,而年轻的萧红从左翼文学起步,踏上了文学的征程。

三、对于《生死场》的误读

鲁迅认为《生死场》表达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得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至,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相对于鲁迅相对“平和”的序语,胡风认为《生死场》是一部东北人民抗日的血泪史,这部来自东北沦陷区的《生死场》是愚昧蒙蔽着的人民觉醒的开始。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学主张将文学作为一种工具,从而反映现实、解决问题。30年代,中共支持下的左翼文学愈发重视文学对于政治的重要作用。萧红的《生死场》在左翼文学的解读下,无论从题材到手法都顺应了这一时代的潮流。正是在这样的文学理论指导下解读《生死场》,才使得多年以来《生死场》这部作品被贴上了“普罗文学”的标签。萧红也因此被认定为左翼作家。

实际上萧军在《〈生死场〉重版前记》中说“她写一些我就看一些,随时提出我的意见和她研究”。萧军左翼意识自然随着对于萧红的写作的建议渗透到《生死场》文本中。学者葛浩文认为“文学评论家竟然把《生死场》前一百多页看成了准备日寇出场的序幕,这种论调使难以立足的”。很显然,《生死场》文本三分之二的情节都着力描写东北偏远农村土地上的“愚夫愚妇”们,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立足在这片土地上的意义就在于“生殖与生产”,萧红更加悲哀于这些麻木的灵魂。萧红围绕这一生与死展现了一副辽阔乡土文学范本。然而从第十一章开始,这些麻木的村民突然的“集体觉醒”了。他们不再是“为死而生”,而是在日本人的凌辱与践踏下集体的“为生而死”了。赵三高呼着“我是中国人!我不当亡国奴”。文本着力开始渲染金枝、赵三等愚昧着的村民突然觉醒并开始“召集小伙子,起来救国吧”。这些转变看似都是为了烘托“抗日”这一时代主题。在《生死场》出版之前,奴隶出版丛书已经出版两部著名的左翼文学作品《八月的乡村》、《丰收》,萧红在書写属于自己的作品时不自觉的受到左翼文学的影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生死场》在当下对宣传抗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将《生死场》定为抗日小说,并始终用“左翼”这一标签定义萧红有失偏颇。

四、萧红的逃离与转型

萧红曾在胡风主持的《七月》编委会上坦言:“作家不属于任何阶级,作家属于全人类”。由此坚定的和“左翼”等“阶级论”文学流派划清界线。并从文艺抗战前线逃离,称自己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写作,以至于和朋友们不告而别匆忙的与端木蕻良前往了战争没有波及到的香港。30年代之后,英武的萧红没有在左翼文学“影响的焦虑”下由于与徘徊太久,毅然转身诀别故土,在异乡重新寻找文学的意义与生命的意义。萧红在香港期间,萧红创作完成了《后花园》、《马伯乐》等作品。有学者指出,萧红的作品悄然发生着嬗变。在后期的创作《马伯乐》、《呼兰河传》或回忆童年乡土或讽刺幽默,都传承与洋溢着启蒙的色彩,追寻着人生的意义,从一个女性的视角,用女性独有的敏感与细致书写着人生。萧红对左翼文学接受与疏离显示了萧红对于纯文学高度的敏锐与自觉性,这是一个作家敢于睥睨大时代,大语境而忠于内心的抉择。

【参考文献】

[1] 林伟民.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54.

[2] 孙文政. 东北文艺运动抗日的先驱——金剑啸[J]. 满族研究, 2011,2.

[3] 鲁 迅. 《生死场》序.萧红全集[M]. 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1980:54.

[4] 萧 军. 《生死场》重版前记[M] ∥萧红. 生死场.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5:3.

[5] 葛浩文. 萧红评传[M]. 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5,3:247.

[6] 萧 红. 《生死场》萧红全集[M]. 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1980:119.

猜你喜欢
萧红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女性作家间的互文架构与阐释
萧红致萧军信札:北京匡时拍卖价64.4万元
再也没有响起的琴声
萧红的遗憾
萧红墓畔口占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
留得红楼与他人
萧红为什么这样红
端木蕻良被“负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