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卞之琳《慰劳信集》的尴尬与价值

2016-05-14 15:22崔婷伟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卞之琳价值环境

【摘要】卞之琳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他一生创作的诗歌虽然不多,但是却成就斐然,影响甚大。卞之琳的诗歌成就最高的是他抗战前所创作的诗歌,而他于抗战初期所出版的诗集《慰劳信集》则经历了备受欢迎和备受冷落的两级对待。但不论是对于创作本身并不丰厚的卞之琳,还是基于创作时所处的特殊情境,《慰劳信集》的尴尬存在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关键词】卞之琳;《慰劳信集》;尴尬;环境;价值

卞之琳的创作被划分为四个时期,大体上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共识:一、1930年至1937年,创作诗歌96首;二、1938至1949年,有21首(其中1940年出版了《慰劳信集》,收入18首);三、1950年至1976年,创作37首;四、1982至1996年有9首。共创作有163首诗。同样达成共识的还有:他成就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诗作是他战前也就是第一阶段所创作的那部分。而从第二阶段开始对卞之琳诗歌的评价就陷入了争议,尤其是第二阶段写下的《慰劳信集》。尽管卞之琳本人认为他后期作品的风格与早期作品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也指出了《慰劳信集》是个例外。但不论是对于创作本身并不丰厚的卞之琳,还是基于创作时所处的特殊情境,《慰劳信集》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一、《慰劳信集》的尴尬

《慰劳信集》在学术界经历了一个由肯定赞扬到备受冷落的变化过程。在《慰劳信集》刚诞生时期,它获得了高度评价和良好的反响,卞之琳自己对这部诗集也要比晚期更热情。在《慰劳信集》出版的同一年,也就是1940年,卞之琳对自己的诗作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选出76首诗出版了合集《十年诗草》,将《慰劳信集》中的18首全部囊括。尽管后来卞之琳在《雕虫纪历》中说曾在1942年出版前决定删除几首《慰劳信集》中的诗,但没赶得上,可仍能看得出卞之琳对于《慰劳信集》的喜爱。相对于卞之琳的其他作品,当时的读者并不觉得《慰劳信集》严重偏离了卞之琳战前的艺术风格和水平,反而认为相对于战前作品的晦涩难懂,这是他成长中重要、积极的一步。

当时很多评论者也更看重《慰劳信集》这部分诗歌。朱自清认为《慰劳信集》的创作是卞之琳的一大进步:“抗战以来的诗,注重明白晓畅,暂时偏向自由的形式。这是为了诉诸大众,为了诗的普及。抗战以来,一切文艺形式为了配合抗战的需要,都朝着普及的方向走,诗作者也就从象牙塔里走上十字街头……卞之琳先生的《慰劳信集》,何其芳先生的近诗,也都表示这种倾向。”西南联大诗人杜运回忆说:“1940年,卞之琳先生从四川到昆明西南联大任教……他到西南联大时,其新作《慰劳信集》已陆续在香港大公报发表……卞之琳的新作给昆明爱好文艺青年很深的印象。”穆旦也认为卞之琳在《慰劳信集》的创作中开创了新的题材,如对开荒者、矿工、修飞机场的工人等形象的刻画虽然只是部分的、侧面的刻画,但这些题材的尝试对卞之琳以及当时的诗坛来说,都是新领域的开辟。1942年8月,陈世骧在美国杂志《亚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再次向英语世界介绍卞之琳时的重心完全放在了《慰劳信集》上,并称赞卞之琳:“一位战时诗人,而且是非常优秀的战时诗人。”袁可嘉也称赞道:“1938年以后的作品却相当充分地显示了他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深情,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有鉴别的尊重。”

然而从五十年代后期一直到文革结束,随着各种政治运动的展开,对于卞之琳的评价以批判居多。改革开放以来,卞之琳研究开始复苏并且持续升温,同时学界对于卞之琳战前的诗歌更为看重,对《慰劳信集》则甚少投入精力,甚至不屑于提及;同时,随着读者知识文化素养的提高,面对《慰劳信集》的诧异不亚于读完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后读到了《杜晚香》,不觉为卞之琳可惜不已;加上卞之琳自己也只是对自己战前诗歌回应的居多,《慰劳信集》备受冷落。同一部诗集遭受差异如此鲜明的对待,虽然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难理解,但是作为1937年到1947年间卞之琳发表的唯一新诗作品集,对于它的作者卞之琳来说《慰劳信集》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二、特殊时期的必然回应

尽管《慰劳信集》的出境比较尴尬,但是它的诞生并不是偶然。著名汉学家汉乐逸在谈到《慰劳信集》时说:“我们可以理解为那是对当时文学之外的大环境做出的临时回应。”其实结合当时的大环境与卞之琳其人,《慰劳信集》的诞生并不是意外,当然也不只是临时回应。首先来看《慰劳信集》创作的大环境。《慰劳信集》主要创作于1938至1939年间,是卞之琳在延安客居时响应延安文化部的号召写“慰劳信”的同时积累素材所创作的。虽然这时期延安文艺座谈会还没有召开,但是在当时全面抗战的大环境下,文艺界为抗战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倾向已经成主流,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倾向也很明显,尤其是在延安,既在政治上不遗余力的全面抗战,又特别注重文学艺术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整个延安的文艺界为抗战服务的氛围十分浓厚,这种氛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同化能力:“真的,我要是在延安住上十一天,那我一定也将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这由大批文人争相前往延安以及他们到达延安后创作的“转向”就可以看得出来。

卞之琳是一位具有高度爱国热情的诗人,延安之行即是这种爱国热情的体现:“大势所趋,由于爱国心、正义感的推动,我也想到延安去访问一次,特别是到敌后浴血奋战的部队去生活一番。”他的爱国热情与延安的氛围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不谋而合,所以当他到达延安后不久就欣然接受了写“慰劳信”的号召,并且前往八路军772团团部做一名随军的文学工作者。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文艺圈之外的为抗战而奋斗的广大群众,深受感动和启发而写下了《慰劳信集》。由此可见,正如卞之琳的延安之行一样,《慰劳信集》的产生并不是偶然。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慰劳信集》的“写实”风格并不是临时的,它在卞之琳的创作生涯中是有一定的渊源和相当长的延续时间的。1931年他的《黃昏》、《望》等诗篇入选陈梦家主编的《新月诗选》,陈在《序言》中说卞之琳的诗是“常常在平淡中出奇,像一盘沙子看不间底下包容的水量”。沈从文同年在《<寒鸦集>附记》中这样赞誉卞之琳“朴素的诗,将来最好的成就或者应当归给之琳”;“善于运用平常的文字,写出平常的人情”,文字“单纯简略”,“风格朴质而且诚实”。1933年卞之琳第一本诗集《三秋草》出版的当月,朱自清在称赞这本诗集的同时就指出它所表现的是“你和我都熟悉”的“平常”“味道”。尽管卞之琳战前的诗歌受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法国象征派诗人的研究和借鉴有目共睹,但是其中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描绘仍然有迹可循,而《慰劳信集》则是这一特征的发展,他描绘的正是延安地区各阶层投入抗战普通而平实的场景。

为什么笔者不赞同汉乐逸“临时反应”的说法呢?因为卞之琳的“写实”题材并不局限于《慰劳信集》时期,而是在之后的创作中延续了下去。他的为数不多的几篇小说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例如《红裤子》、《石门阵》、《一二三》等。在抗美援朝时期,卞之琳再次响应号召用笔来支持这场运动,并于1951年出版了《翻一个浪头》。1953年他在江、浙两省的农村参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创作了反映了两地农民生活的作品,如《采菱》《采桂花》。1979年卞之琳本人在《雕虫纪历》的序言中明确地把《慰劳信集》称为他创作的“转折点”,尽管并不代表着进入了更高的艺术创作阶段,但是至少可以说明《慰劳信集》的写实风格并不短暂。

三、《慰劳信集》的价值

虽然《慰劳信集》的艺术水平难以媲美卞之琳战前创作的诗歌,但是他也并非一无是处。首先,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正如穆旦所言的《慰劳信集》开创了新的诗歌题材。正如第十八首诗的名字《给一切劳苦者》一样,卞之琳在这部诗集中描写了抗战之中多个阶层的面孔,有修飞机场的工人,有矿工者,有实行清野的农民,既有领袖也有基层干部和普通战士,还有儿童战士,尽管只是对他们某一瞬间面孔的刻画,但是却是一种新鲜的尝试。其次,《慰劳信集》的出现提高了抗战诗歌的艺术水平。尽管这部诗集對于卞之琳来说是不成功的转折点,但是相对于抗战时期太过于功利化、通俗化、宣传化的诗歌,它在语言、格律和形式的等方面要出色得多,可以看得出卞之琳没有随波逐流,即他创作的严谨性。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不能脱离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因此《慰劳信集》与同时代的作品横向比较来看还是不容忽视的。最后还应看到,《慰劳信集》是诗人卞之琳以公共的而非私人的灵感来写作的艺术尝试,尽管并不理想,但是却可以看出诗人胸怀家国的热忱。

【参考文献】

[1] 朱 自. 抗战与诗[M].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6.

[2] 杜 运. 捧出意义连带着感情——浅议卞诗道路上的转折点[M].//卞之琳. 卞之琳与诗艺术.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86-87.

[3] Chen Shih-hsiang. Apoet in Our War Time,in Asia[M]. XLII, 1942,1:480-481.

[4] 袁可嘉. 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J]. 文艺研究, 1990(1).

[5] 朱鸿召. 延安文人[M].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1):105.

[6] 卞之琳. 雕虫纪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9):8.

[7] 朱自清. 三秋草[N]. 大公报: 文学副刊, 1933-05-22(281).

【作者简介】

崔婷伟(1994—),女,河南新乡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卞之琳价值环境
“断章”背后的故事
环境清洁工
卞之琳的苦恋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漫观环境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