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及成因

2016-05-14 16:15张诣琳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作手法浪漫主义成因

【摘要】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唐朝文坛上一位巨人,其诗歌的独特性和雅俗共赏堪称诗歌文化艺术的典范,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中气吞山河豪情万丈的诗句与诗人郁郁不得志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形成了了强烈的对比。本文从李白浪漫主义的特点和成因两方面分析研究,从而展现他诗歌的创作手法,以及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原因。

【关键词】诗歌艺术;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成因

李白的诗歌艺术风格比较独特,一般都认为他是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开山鼻祖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浪漫主义诗风的代表。李白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渴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自诩为“大鹏”,想做管仲、范蠡一样人,“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是世事不如人愿,踌躇满志却不得施展,这使得李白借游览大好河山疏解心中抑郁。而诗人这种自我矛盾的强烈对比,在创作上就会更加突出表现出自我主观色彩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一、浓厚的个人主义浪漫色彩

李白在诗歌中的强烈而浓厚的浪漫主义突出表现在他自负豪放的气派和慷慨激昂的情怀。李白作诗大多数气势磅礴,一蹴而就,讲究驰聘纵横一气呵成,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和特点,让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诗人磅礴的诗意以及诗人天高志远的胸怀。在《上李邑》这首诗中诗人以大鹏自喻,表示要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由此可见诗人气势不凡。所以,李白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主要原因就是如此。同时,李白作诗常常也是随性而发,有时是在饮酒后诗兴大发,例如《将进酒》、《月下独酌》等都是李白即兴做出的,酒杯一端,文思如泉涌,豪气云干。如《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诗作于诗人入长安却一直遭受到权贵排挤而“赐金放还”,但是想到姜太公的故事诗人仍觉得前路艰难依然有希望,并未失去进取的信念。全诗的思路紧紧围绕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表现出诗人磅礴的气势,广阔无际的思维以及一往无前的决心。

二、拥有奇特丰富的想象,善于运用夸张的方法抒发情感

李白在创作诗歌时经常运用夸张丰富的想象手法来表达其强烈的感情,诗人在想象中任意驰聘,打破束缚,更加深刻的表达出诗人的内心状态。《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诗人借助梦境为自己浪漫情感的真挚表达,展开了大胆的想象,反衬现实社会中的腐败和肮脏,表现出了诗人对现实中朝廷的黑暗,社会堕落的严重担忧和失望。“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在这首诗中李白就采用了极其夸张的比喻手法,向世人展现出诗人空有抱负无处施展的愁苦。诗人夸张的用三千丈的白发来比喻自己心中无法排解的浓厚苦闷,而自己年事已高理想无法实现,反而受到压迫和排挤,使得诗人愁白了头,愁得白发三千丈。

三、巧妙地运用修辞书写炽热的感情

李白的诗词中除了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之外,比喻和拟人成为李白浪漫主义创作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时他即运用夸张同时又添加了比喻,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都是夸张中有比喻的名句。有时他又把巧妙地修辞和丰富的想象夸张结合起来,比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诗中运用了各种拟人的动作词语,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出山水景色,仿佛让人置身于诗中的景色一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这首诗中诗人用及其夸张的比喻用桃花水潭有千尺来比喻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感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感情,十分感人。

四、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李白的诗语言通俗、情怀豪放,体现在李白作诗的不拘一格,不雕句琢字,一切归于自然,收发由心。同时,语言简洁,不修辞藻却又活泼生动,音节押韵,具有民歌风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这首诗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首,文辞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简单叙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思乡之心。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都是表现出诗人豪放直率,自然而然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语句。如《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都是诗人运用了及其单纯自然而又豪放有力的语句表达除了诗人丰富的感情。

五、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形成的原因

李白在青年时不仅有着“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游侠精神,同时诗人也怀抱“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抱负,并受到唐代儒家思想、纵横家影响,满腹报国之志。同时他又受到道家精神影响,向往寻仙问道逍遥于世。这种矛盾的生活理想,是其浪漫主义情怀的主要因素。李白从踌躇满志到大为失望,对现实政治及当权者的极为不满,但是李白并未因此而脱离现实和政治,而是采用积极干预,以其诗歌为武器,揭露腐败,抨击执政,尖锐地指出潜伏的危机,大胆反抗封建礼法的束缚,这是其浪漫主义精神的又一体现。

李白集儒家、道家、游侠精神、禅于一身,兼备各家的特质。儒家的傲岸坚强表现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家的避俗遁世表现在“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侠者的任性狂傲表现在“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少年行》);禅者的玄思独绝则表现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个人的身上,呈现出的不是流于表面的丰富意象,而是一种合乎自然并从心灵深处透出来的万物融合。多样化的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保持了互补的平衡,但是思想上的均衡并不能体现对现实生活的融合,在面对现实中错杂纷乱,诗人的想法不能得以实现,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中选择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

六、结语

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创作风格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长河中的一颗闪亮的恒星。纵观李白一生,汇纳百川,集儒、道、侠、禅数家之长为一身,且怀经济之才、鸿鹄之志。但是事不如人愿,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被小人谗害,最终无所建树。李白这种强烈的矛盾对比,以及自身个性潇洒不羁,热爱自由,怒责骂,哀则哭,喜则笑的豪爽性格使得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更加偏向个人浪漫主义方式。也正是因为李白性格豪爽,不拘凡俗,空有报国之志却又无处可施的这种强烈反差,使得诗人做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参考文献】

[1] ﹝明﹞胡之驥. ﹝清﹞王 琦. 李太白全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8(4).

[2] 傅剑锋. 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J]. 华章, 2012(10).

[3] 饶卓颖.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J]. 南方论刊, 2006(4).

[4] 朱炳宇. 从李白的干谒之途看其仕途失意的原因[J]. 社科纵横, 2007(12).

[5] 旷新年. 从异军突起到自我否弃——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境遇[J].江汉学术, 2014(3).

[6] 赵 捷. 青牛虽在,“经典”难留——浅析李白的性格同他的悲剧命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3).

【作者简介】

张诣琳(1991—),女,河南汝州人,大理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创作手法浪漫主义成因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