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歌唱中气息的重要性

2016-05-14 16:15陈雯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重要作用气息歌唱

陈雯

【摘要】歌唱者发声的动力源于气息。气息的运用包括呼吸的节奏、呼吸的深度等,它影响着声音的张力、歌曲的感情变化和歌曲的流畅性。歌唱者只有流畅运用气息,所演唱的歌曲才能富有穿透力,才能更洪亮,才能彰显出歌曲的艺术魅力,才能感染和征服观众。歌唱者只有稳定充实的运用气息,才能统一歌曲的音色,使歌曲表达的感情更加细腻,使观众产生共鸣。文章在分析歌唱中气息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探讨了歌唱中气息的运用准则和歌唱中呼吸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歌唱;气息;重要作用;原则;方法

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和对气息的掌控程度是一个优秀的歌唱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气息控制自然、气息把握得当,就能够发出优美的歌声。反之,就会妨碍音乐的表现和声音的发挥。气息是歌唱者发声的动力,如果没有气息,就没有声音。同样,歌唱者如果没有正确控制气息的方法,也不能很好的歌唱。音乐专家们都普遍重视对气息的控制,把控制好气息视作是歌唱成功的秘诀。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中所说的“谁掌握了呼吸的奥秘,谁就掌握了歌唱的技巧”、“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就指称的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一、歌唱中气息的重要作用

1、气息对于歌唱中声音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

在音域较宽的作品中,聲音的高低变化的幅度较大。歌唱者在唱到高音区的时候,对气息的控制必须要做到深、沉、稳,气息支点要低。“沉于底贯于顶,声音要立住,气息要落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歌唱者只有做到气运丹田,把气息支点控制在胸腹连接的部位,才能使喉结下降,进而保持喉咙松弛地张开,使声音在高音区范围内发出,并能够有效地进行调节。比如在歌唱发声的时候,尤其是唱到高音区的时候,歌唱者感觉喉咙里有一圈鸡肉在积极地往外扩张,形成了管子或筒子的状态时,要让“声柱”从中间上升上去(这圈肌肉就是会厌)。也就是说,歌唱者要高声低唱,使声音的位置高,使气息的位置低。如此就能够轻松自如地唱出高音。当唱到低音区的时候,歌唱者在控制气息时要注意不能因为声音低而有所松懈。相反,在这个时候应该有积极的提气的感觉。也就是说,歌唱者在唱低音时要想到高音的位置,做到低音高唱。只有这样才能在吸气的时候确保各共鸣腔体处于打开的状态,使声音的位置不落下来。有些歌唱者认为,曲调的高低音不是通过控制气息的支点发声的,而是通过控制声带关闭而发声的。这种声音发出来既缺乏光彩又略显沉重,唱高音也很费劲,或没有到位,同时还会影响歌唱的寿命。国外一位指挥家写信给另一位指挥家说:“为什么我的唱队唱不了几年就离开了舞台,而你的唱队却就永葆青春?”复信说:“你的合唱队是用声音的本钱而唱,而我的合唱队是用声音的利息歌唱。”这里所谓的声音的“利息”,就是气息的支持与控制。

2、气息对于歌唱中声音的强弱具有重要影响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的强弱对比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歌唱者在延长强音的时候需要较大的共鸣音响。演唱者吸气时是否打开喉咙找到高位置对于共鸣腔体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演唱者要使共鸣腔体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在吸气时打开喉咙找到高位置。在同一音高,声音的强弱受呼出气流给予声带的压力大小或对抗的程度所规定和制约。气息压力越大,声音越强烈,反之亦然。横膈肌的有力收缩是气息压力的主要来源。横膈肌有力收缩,将气息向胸腔推进,然后进入声门发出声音。因此,歌唱者在演唱强音的时候往往会感受到腰部尤其是后腰部有明显的向下的力感。借助这一力感可以牵制向下沉的横膈膜,并对腹肌产生一定的增压,使气息的呼出力度得到强化。这股有力的气流作用在声带上,同时会使所有的共鸣腔体产生充分的共振,发出强有力的共鸣之声,其效果是圆润、丰满、宏亮而又光彩的。歌唱中的弱音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对于演唱者而言,要把握其演唱技巧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声音既要小,又要引起共鸣,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弱的声音发音体的振幅不大,很难引起共鸣。因此,保持住打开的共鸣腔体对弱小的声音来说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在保持加强吸气的状态下,确保气息有一定的力度但是不能够太强烈,而且声带的振动感觉和高音唱法一样,只是横膈膜的支持力量不像强音那样紧张,声柱要细一些,这时获得弱音既丰满而又具穿透力。

3、气息对于歌唱中声音的连、顿具有重要影响

声音的连贯、流畅对于歌唱而言显得非常重要。连贯的声音不仅富于歌唱性,而且还具有深情、流畅的表现性能。要把连音唱好,歌唱者必须把握好气息的运用方式。我们知道,气息对于发声呼吸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唱者要感觉到横膈膜有向下的强有力的扩张感,并产生了一股“声柱”不断往上升。这股“声柱”经过胸腔,再经过声带产生共鸣,并连接在面部的共鸣腔。在歌唱者的整个发声的过程中,小腹要缓慢地、自然地托起和回收,要保持气流输送的均匀和平稳。既要控制又要强调流动感,如同清风拂面,轻柔而连贯。顿音和连音一样,都是歌唱中常用的表现技巧。顿音具有跳跃、活泼的表现性能。歌唱者在唱顿音时,要依靠腹肌的运动。具体原理是,歌唱者通过对腹肌弹性力度的控制,即让腹肌做连续的有弹性的收缩,使一股一股的强有力的气流震动声带,并把发出的声音传递到头腔共鸣区,进而产生出珠滴玉盘的效果。歌唱者在唱顿音时可以借鉴狗的喘气方式。狗不停地叫唤,但是从未有失声的情况发生。因为它的呼吸动作均在腹部完成。在做此类练习时,歌唱者要把猴头下降,打开喉咙,并始终保持横膈膜往下扩张,用腹部控制气息的进出,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富有弹性。

二、歌唱中气息的运用准则

歌唱中气息的运用要遵循四个准则。一是要遵循振奋精神、放松心情的准则。当歌唱者处于一种放松、振奋的状态时,就能比较有效地激活歌唱者自身的呼吸机能,提高他们的呼吸效率,进而使得歌唱变得流畅和悦耳。如果歌唱者处于紧张的状态,呼吸技能就不能地到有效的激活,呼吸效率也不能够得到提高,歌唱的感染力就会下降。而且,演唱者高亢、激昂而振奋的情绪还能够有效地增强他们在舞台上的感染力,使得他们歌唱的律动性有所增加,进而有利于更好、更完美地体现舞台的张力,渲染一个更富魅力的歌唱意境和歌唱氛围。因此,歌唱者在运用气息时必须要做到精神振奋和心情放松;二是要遵循在气上唱而不是用气唱的原则。在气上唱和用气唱看似差不多、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实质上却有本质上的区别。二者在过程和效果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歌唱者“在气上唱”比“用气唱”更具有难度。歌唱者“在气上唱”需要他们具备非常好的气息驾驭和平衡能力,需要他们能够迅速消除生理上表现出的不协调和不平衡感,找到气息的支撑平衡,从而避免在演唱过程中因为各种偶然因素而导致的紧张和其他失控现象的发生。演唱者单一的“用气唱”在刚开始时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大的不良发应,但高音上去之后,他们的嗓音会有出现明显的干涩感,这对他们后面的演唱效果是有制约的;三是要遵循气息量要适度、不能堆积的原则。一般而言,对气息的量的把握与音乐作品的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歌唱者在演唱中一定要学会根据作品的节奏来控制气息度,不能使气息量过度。因为气息量过度容易造成对肺的挤压,继而会影响到呼吸的律动,并可能给表演者带来精神的压力。而且,我们知道,当歌唱者把一个句子唱完时,吸入的气息还没有用完,就会影响到他们随后的气息吸入,导致气息吸入不足。气息吸入不足会影响歌唱者声色的表现。因此,歌唱者对气息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在歌唱中运用气息时必须要遵循气息量要适度、不能堆积的原则;四是要遵循节制气息的原则。歌唱者在歌唱的时候对气息的呼吸度的重视固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气息的节制而使之不浪费也十分必要。歌唱者要做到对气息的节制,要注意保持腹部向外,不要向内。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腹部内气息的流失和浪费。同时,歌唱者要做到对气息的节制也需要对整个乐句中的每一个字有所节制。

三、歌唱中呼吸的主要方法

中外的声乐前辈,当今的歌坛名家,对呼吸都极为重视,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比如:“吸气要深”、“气沉丹田”、“吸气如闻花”,也有人说:“唱在气上,而不是用气去唱;气息是经过喉咙发声,而不是在喉咙里发声;声音坐在气上,而不是坐在声带上”等等。无疑,各种提法,各有道理,都来自实践的总结,都值得学习与研究。这里就歌唱中常用的呼吸方法作简单探讨。歌唱者在歌唱中需要掌握以下几种主要的呼吸方法。一是叹气式吸气方法。众所周知,叹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一个非常普通和普遍的现象。人们叹气的蕴含多种多样,它可以是放松的,也可以是向下的。但是,就总体而言,叹气对于吸气肌肉群的放松是非常有利的。吸气肌肉群得到放松以后,便于歌唱者更好地吸气。中国男高音歌唱家沈湘教授曾说:“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可见吸气的重要性。叹气式吸气的主要方法是在歌唱者在进行深吸气之后要略作停顿,然后以叹气的形式发出一个无声的“嗨”字,并通过这个过程将气息叹出来。歌唱者经过这个练习之后,很容易找到打开喉咙使声音通畅的感觉。二是惊讶式吸气方法。惊讶式吸气,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歌唱者在惊讶的时候因生理做出快速反映而迅速吸气的一种吸气方式。采用惊讶式吸气方法能够使歌唱者吸气时既吸得快又吸得深。因为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歌唱者惊讶的瞬间产生收缩,使腔体迅速扩张开来。这种在潜意识下打开腔体的方式正是歌唱者发声时激起高音时所采取的方式。當歌唱者通过不断地摸索找到这种感觉以后就会发现,在这个时候自己的气息被自己所控制,气息呈静止状态,既不吸也不呼,既不进也不出。对于歌唱者来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和非常有效的控制呼吸的辅助练习。歌唱者长期采取这种练习方式,时间久了就可以转变成无声的歌唱练习,使他们尽快地认识和掌握发声阶段“吸着唱”的控制气息的方法。三是嗅花式吸气方法。嗅花式吸气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如同鼻子闻花的感觉般进行深吸气,吸气要如同闻花时一样自然和轻松,切忌猛吸。嗅花式吸气方法有利于歌唱者在吸气时吸得深,对他们而言,也有利于他们体会和掌握。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都会对学生反复叮嘱“歌唱时首先把气吸到横膈膜,声音就会从这里发出。”具体吸气时是:上身完全放松,腰很舒服地向外松垮下来,随即胸部也有抒张感,体内空间增大,使气息自己很自然地流进去,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歌唱,气息畅通,声音圆润。歌唱时最好是嘴微张与鼻子同时吸气为佳。总之不论是闭口还是开口与鼻子同时吸气,最关键的是要体会气息流入体内时的感觉。以上三种吸气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对呼吸方法的正确领悟与进行呼吸器官的发声基础训练,是歌唱者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歌唱者发声的声音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 伟. 话剧气息与歌唱气息运用的对比[J]. 剑南文学: 经典教范,2011(5).

[2] 李晋玮, 李晋瑗.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 北京: 乐华出版社, 2003.

[3] 邹本初. 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4] 韩勋国, 韩晓彤. 歌唱教程[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5] 徐小懿. 声乐演唱与教学[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6] 李晓贰. 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 湖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

猜你喜欢
重要作用气息歌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
浅谈品牌服装设计在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