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特征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2016-05-14 16:15朱晨飞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

朱晨飞

【摘要】中国音乐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极为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包括音乐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儒家音乐思想的核心,是把音乐、人心、道德、人伦、社会、政治等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循环的“链条”,它们是互通、互动、互相协调、互为因果的。儒家认为,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孔老夫子对于学习音乐和从事音乐活动者的道德品性修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认为对于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音乐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认为音乐是国家证据的一面镜子。音乐与忍心,政局都是双向互动的,音乐被置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安定繁荣的重要位置上。同时,孔子也没有忽略音乐的美感意义,认为善于没是互相关联的,善是根本,善的音乐必然没,没的音乐不一定善,最好音乐应当尽善尽美。说明他既重视艺术形式,也重视思想内容,主张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

【关键词】“天人合一”;“气盛化神”;“立像尽意”;传统音乐鉴赏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音乐受儒家和道家这两个哲学派别的影响最大,它们都强调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决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不论是古琴曲《流水》,琵琶曲《四面埋伏》,陕西民歌《绣荷包》,虽然她们体裁不同,类别不同,但都是用声音描写自然,表现自然,从而极为诗意地表达出人的思想情感。儒家在其音乐美学开山之作《乐记》中反复的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大乐与天地同和”、“乐者为同”等,非常强调音乐与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当然儒家美学里的“天、地、人”绝不仅仅只天空,而是大至宇宙天体,小至花草虫和飞禽走兽,山川湖海,风云雨雪等自然万物、世间万象。而人不仅是指人本体,也泛指人群、人类、不仅指人的外在体表,更指人的内在精神、情感世界。而这些都互相紧密关联着,并且互感互动,谓之“天人感应”因此,“天人合一”的哲学,既崇尚创造宇宙万物的大自然,有重视人的内心主观情感体验,两者合一不分彼此。《乐记》一开始就是以折后总哲学思想来看待音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敢于物而動,故形于声”。《吕氏春秋·古乐记》:“昔古朱襄氏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接,故士达作为五弦琴以来阴气,以定群生。”这种论述虽然具有神话色彩,但也反映了先人们隐士到音乐的重要意义,人的情感、人的愿望,通过音乐能感天动地。道家则从另一个曾面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他们更注重人的心灵与自然界的沟通。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应该随着天道的运行而运行,这样才能超凡而脱俗,达到个人的至善至美,即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物一体”的精神境界和至人,真人的人格境界。

由“天人合一”引申出来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是“和”,它所强调的是矛盾的同意和谐、淡化、弱化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处于矛盾对立地位的双方,要取得调和、和谐、趋同、合一,必得取其“中”,故又称作“中和”。孙子思在《中庸》里说道:“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调和折中”、“中庸之道”,造就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睦邻友好、追求国美安定团结的美德。形成了中国人“内省”、“含蓄”、“藏而不漏”和恪守“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等信条的民族心理特征。“和”在音乐中反映以和为美、为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音乐应以人们的内心体验为主体,通过人格的内省达到情感世界的升华,以至美至善为最崇高的境界,因而提出了“乐之隆,非极音”、“大乐必易”、“至乐无声”(《乐记》)“大音希声”《道德经》等审美命题,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于情,止乎礼义”等审美标准。由于强调中和并具内向性心理结构的特征,中国传统音乐重视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世界的升华,讲究感悟和心性。这样,天地、万物、人心、道德、音乐艺术和人的内心情感便称为了有机整体。由于中国音乐十分强调非理性、直观、内省和内心体验,将就“蕴籍”,追求“余韵”,从而与强调理性、客观、外在及气氛的西洋音乐形成鲜明对比。无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宫廷音乐,在具体形态上,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和”则表现为,音乐音的衔接,节、句、段连接中的音强、力度变化,各段间散慢中快散的速度链接,音乐主题的衍生发展等方面,无不冠以渐变的原则,现住地不同于西洋音乐的强烈对比。

二、“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自然观中的认识则表现为“气韵”的追求和在感性直觉方面的处理。因为有了“气韵”才能有“神韵”,“气盛”方能“化神”。气韵在各种艺术领域都非常重视:舞蹈艺术的气韵之美是非常突出的名气动作的上下左右、俯仰开合、转跳腾挪、缓速作止……气韵无所不在。中国画常有大面积的“留白”,也十分注意笔墨敷色的虚实、景物的远近等,其虚空之处,远近之间,便有涌动着的气韵充溢着,从而又打出人们意味深远的艺术联想,那些虚无缥缈之境费人们的艺术美感享受。既然万物都是“因气而生”,音乐的本源当然也是“气”:“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左传·昭公元年》)。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夫声音,气之激者也”。正式由于气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古代的“八音和鸣”,以古雅深沉、圆润浑厚、幽静深邃的音色和风格,表现“天趣自然之妙”的艺术境界。像《阳春白雪》、《高山流水》、《夕阳箫鼓》、《渔舟唱晚》等乐曲,都是以写意的手法将浓郁的诗意与大自然之气的流转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表现了大自然的风采和魅力,又传送出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生机勃勃的信息。这些作品之所以能体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体现出生命力的活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有赖与气韵之美。

中国传统中的“气韵”有分为旋律的“气韵”和节奏的“气韵”两个方面。旋律线条美在或轻拂徐振、或缓按急挑、或挽横引纵、或左牵右绕、或长波郁佛、或微势缥缈的旋律线条之中,包含着对气韵的追求。中国传统音乐重视旋律的表现意义,旋律不受和声复调等多声部的制约,有着极为广阔的空间,可以自由地充分发展和发挥,真正称为音乐的灵魂。中国音乐的旋律结合发展手法,在各个长短不等的小分句之间。乃至小分句内细微的“小亭歇”之中,都显示着“气”的存在。而不想等的拍值及其互相连接,为气的存在和发挥其应有作用创设了极为有力的条件。如果每个单位时值都相等,就失去了音乐的活力和韵味,也就没有了“气韵”。其弹性拍值打破了音乐节奏的机械时间观,增强了节奏运动的推动力,使之富有气韵之美。旋律和节拍两方面的“气韵”是相辅相成的。散板和弹性拍值,使吟、揉、绰、注等演奏技法的广泛运用称为可能,如果没有时间灵活处理的自由,音乐饿速度不能随时变化,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通过旋律线的强弱虚实,吟揉等产生气韵的可能性。

三、“立象尽意”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音乐要求通过音乐表演中气韵达到传神的目的,最后达到写意的境界。因此“立像尽意”是音乐中的最高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是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位置无境界。”王国维把“象”和“意”统一于“境界”之中,精辟地论述了境界包括自然境界和认为境界两种,自然境界为“象”,人文境界为“意”。艺术创造、表演和鉴赏更为重视的则是认为境界,也就是人性、人品、人格。中国音乐特别注重人的内在生命力饿凝练。相对于具体景物的描摹而言,把“神似”看作最高的艺术审美准则。故在作品中将人的精神熔铸到无的形体总中。常常用类比、暗示和典型化等艺术手法进行渲染,以突出地表现生命情感和生活神韵之意。这正是中国人超越物、我的界限,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中国许多古代音乐佳作的精髓,如抒发幽怨之情《胡笳十八拍》、《闺中怨》、奏出欢愉之情的《万年欢》、吐露思念之情的《达呀包来》、《叶里买》都在于通过音乐形象的塑造,一方面强调情生于景、寓情于景,另一方面又认为景生于情、景随情移,巧妙地表现是无内在精神和人的主观审美意蕴,因而产生历久不歇的艺术生命力,为世世代代的人所珍爱和乐于欣赏。中国音乐常从自热境界中选材,而着意与人文境界,以两种境界的合一来充分体现人与自热的和谐,大自然是中国音乐非常重要的描写对象和审美主题。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音乐界重要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追求。尤其是文人雅士们看来,在百花凋残的寒冬腊月里,独有梅花傲霜斗雪地盛开,它象征着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人格。所以无论是中国诗歌还是绘画,还是音乐作品,《咏梅》题材占有极大的比重。

中国音乐文化是多样性的,“和”不是单一的概念。庄子为我们描绘了另一番音乐景象:“逐丛林生,乐而无形,布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动于无方,居于窃冥……行流散徙,不主常声……充满天地,苞裹六极。”这种音乐境界,是一种丰满和谐之“和”充溢于其间的浪漫主义色彩。使我们不由得联想起伟大诗人屈原其名作《离骚》、《涉江》、《九歌》。而中国音乐讲究的“气脉神韵”的心理感受,认为在好的音乐中,气韵应当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音乐作品中的气的运动周而复始,有张有弛,有动有静。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阴阳协调,使之成为协和统一的艺术整体。古曲《春江花月夜》中乐句、乐汇的首音,大多重复使用着前句的尾音,对于这种音乐发展手法,以“气”的角度来说,便是整段气息相连,前后一起贯通因而得到了跌宕起伏、连绵不断的效果。然而“气盛而化神”不仅仅是物质属性的“气”还可以有精神领域的“神”合二为一,声、形、神、意、趣的结合和高度统一形成了中国音乐行云流水的气韵之美。有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气韵化神”的审美追求。最终达到“立象尽意”的最高境界。因为它要求创作者和欣赏者都应当凭借内心的感受,发挥审美联想,透过音乐音响去领悟其弦外之音,做到“离实的虚”,方能得其意趣。

四、结尾

现实社会中,学习音乐者也许是收到西洋音乐技法的音响,多数追求高超技艺,觉得炫技是艺术的唯一追求。而忘却了大自然中音乐的本身,音乐的气韵,音乐的境界。忘却的内心的本能。这样的学习往往鼓噪乏味,不得音乐其真谛,不能感受大自然予以的美。因而,这样的音乐体验和情感获得毫无价值和意义。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及思想道德的良知,早就人的心灵和人格的精神,没有丝毫的意义。只有做到声、形、神、意、趣的结合和高度统一,才能在今天这个面临生态危机、人口过剩、战争爆发及提倡工业化、商品化、機械化、标准化的时代里,在人们力求以“和谐”来医治当代人的精神创伤,试图恢复人性良知的世界上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
论钱穆哲学的心性论维度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旅游境界浅说
“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及现代警示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关于《老子》生命哲学探析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