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形式语言探微

2016-05-14 16:38刘泉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摘要】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当今工笔花鸟画艺术家在传承传统中国工笔花鸟画技法和笔墨语言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在探索中形成具备当代特征的形式语言。本文试图从题材内容、构图和造型语言三个方面诠释当代工笔花鸟画形式语言的创新特征。

【关键词】当代工笔花鸟;传统语言;当代形式语言

一、题材内容的拓展

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绘画史上历经了一千多年的花鸟画,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融入,与此同时,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多元,现当代文化的不断发展,现当代艺术家开始对传统艺术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在探索中,其价值取向和审美诉求的不断改变和革新,他们在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笔墨语言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试图再现新的艺术语言形式,新时期工笔花鸟画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形式语言特点。

1、取材上

传统花鸟画取材上通常喜爱表现梅、兰、竹、菊、松、石、牡丹、芍药、飞鸟、寒鸦、野雁、鱼、虾之类的内容,而现代花鸟画取材、内容上不再仅仅局限于这些常见之物,只要是自然界一切闲花野草、鸣虫飞禽、各种热带动、植物,甚至于干花、茶壶、瓜果、蔬菜、静物、假花等在传统花鸟画中很少涉及到的题材内容,不论宏观、微观、理想、现实,只要能抒情达意之物,都可能成为现代工笔花鸟画家所涉猎宣泄情绪的对象,成为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创作题材绘之于画,表现内容丰富、广阔。

另外,现当代艺术家生活状况和工作环境与古代有很大差异,他们为之动容的可能是属于都市人自己的那份小天地,因此,他们在创作中常取材于具有时代特征的物体,如:现代雕塑、卡通玩具、各种盆花、器皿、茶具、以及各式电器、家具、生活细节、画室一角之类,都成为现代花鸟画家所描绘的对象。

2、表现形式上

传统花鸟画家在表现形式上常用比兴、寓意等手法。同是画牡丹,宋人以牡丹为富贵,有“花之于牡丹,必使之富贵”的说法。而现代画家却不再这么认为,当代著名工笔花鸟画家江宏伟在他著的《心物对话》中说自己创作《牡丹册》的想法是:“面对的是一朵牡丹花,但又会忘记它是一朵牡丹。我并没有将这朵牡丹看成一个瞬间的虚幻。在这开放的瞬间,在‘如歌的旋律的伴奏下,我沉浸于线形与色韵的情致中”。可见,在他的创作思想中,更多关注的是牡丹的“线”、“形”、“色”、“韵”,而传统比兴之意已不再存在。同样,在进行荷花题材创作时,传统绘画中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来比喻荷花的圣洁,而现代画家却很少有人把它作为创作的出发点。江宏伟谈到他创作荷花题材的作品时,说到:“为何我要乐此不疲的画荷花呢?想来是因为花叶形状面积得硕大,又颇具独立性,可以自由地安置花叶的位子,为色块的填入提供了一个较为整体的空间”。(《当代名家艺术观》)可见,现代画家在创作中关注更多的是“色”、“面”、“空间处理”等画面视觉语言的因素。

二、构图的创新

1、“方”构图的运用

传统工笔花鸟画常用圆形或长方形的构图形式,如:于非闇与陈之佛在他们的创作中多采取传统的立轴构图形式,宋人小品中多出现团扇等圆形的构图样式,而二十世纪西方艺术的融合,有些作品为了迎合市场上的商业需求和展览中尺寸的整齐划一,方形构图的样式在花鸟画作品中越来越常见。

2、“满”画面的呈现

与方形构图相对应的是现代工笔鸟画构图的另一个特点:“满”。虽然宋代工笔花鸟画中有很多全景式构图,也包含很多内容,但是在画面处理上注重留白和空的大面积处理,在整幅作品中,物象安排虽全而不满,虽动而不躁。而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多喜欢把画面处理得很“满”。有的是通过对素材的堆积式或特写式描绘,有的是通过对画面的空间处理、色调处理、形式处理和肌理技法的使用而达到布满画面的效果。如彭培全作品《春荫》就是这一案例的典范。

3、尺幅“大”的特点

与现代工笔花鸟画“方”、“满”特点相随的是现代画面尺幅的“大”。传统工笔花鸟画尺幅不是很大,作品大多是手卷、册页与扇面,短小精干,便于携带展玩。而现代工笔花鸟画为了展览的需要夺人眼球或市场卖相等原因,有的作品大到一定境界,堪称为鸿篇巨制。

4、理念上创新

现代工笔花鸟画家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运用焦点透视,注重画面中点线面的分割处理,和空间观的构成形式,把西方绘画中平面构成和超现实主义的时空观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中,对传统中国工笔花鸟画而言是极大地扩展和补充。

三、造型语言的多样化

1、注重“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表达

现代工笔花鸟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面向生活,着眼于现实,反对摹古之风。在工笔花鸟创作的过程中,在意造型的改变、观察方式的变革和技法上的创新。他们试图把西方写实主义的透视、光影、解剖、空间、构成等相关因素融入到作品中,加之西方现代美术中的“解构主义”、“分解主义”构成理念渗透在现代工笔花鸟创作中,运用夸张、变形、抽象等创作手段,舍具象、重主观,注重物象的写意性,表达“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空间,呈现现代工笔花鸟创作新风。

2、淡化用线

现代工笔花鸟画在造型上逐渐淡化线条的表现力。现代画家多受到西方写实绘画的训练,却较少经受严格的书法训练,在绘画作品中逐渐失去了书法用笔的表现力。与此同时,现代画家在造型表现上越来越概念化,传统“骨法用笔”的绘画技巧和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对象生命状态的表现力在现代作品中也逐渐丧失。线条,对于现代大多数工笔花鸟画家来说,只是起到了一个界定轮廓的作用。

现代画家在形体塑造上吸取了西方素描中重体与面的表现,弱化线条作为轮廓线的表现力,甚至舍去轮廓线,采用传统的“没骨法”进行创作,减弱线条作为轮廓线的界定作用,把轮廓线隐匿入物体的体面中,表现物象强烈的立体和空间关系,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当代工笔花鸟画造型语言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

3、色彩的表现形式

传统工笔花鸟画崇尚“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的观念,在色彩运用上基本遵循“随类赋彩”的方式,尊重再现对象的固有色的敷色法则。比如画叶片通常是在赭石或朱底子上罩染传统色相中的花青色或石绿色。而当今花鸟画创作中颜色的运用不再单纯的遵守旧有的法则规律,趋于多样的再现形式。加之,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高温矿物质颜料、西画中的水彩色、水粉色、丙稀色,大量融入当代工笔画,使中国传统花鸟画创作语言和传统国画颜色难以达到某些特殊的艺术效果,更是带动工笔画技法语言多方面的革新。

总之,现当代工笔花鸟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当今的中国美术教育参照西方美术教育模式,素描和色彩教学成了美术院校必修的课程,使得很大一批从美术院校毕业或有着西画渊源的画家走向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在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基础上融入西方艺术理念中各种光色、肌理、黑白灰分割、构成等视觉效果,取西画之长,补己之短,拓展了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丰富了当今工笔花鸟画的语言表现力,使得当今工笔花鸟画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态势,产生了全新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编著. 中国美术简史[M].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 薄松年, 陈少丰, 张同霞, 编著. 中国美术史教程[M].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

刘泉(1983—),女,吉林德惠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