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谚语对比看中英文化差异

2016-05-14 17:09汪春燕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

汪春燕

【摘要】谚语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经验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英汉谚语;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与文化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影响制约的关系。有些社会学家认为,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这样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英汉谚语的异同。

一、价值观念

价值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英美价值观还体现在时间观念上的守时,追求效率和乐观态度。谚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虽形似汉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它侧重于告诉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含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体现了进步观中的财富无限论。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汉语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功能体现的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力量。

二、宗教信仰

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由此产生了许多独具宗教特色的文化。谚语“Christmas comes but one year”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圣诞节是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蕴义。基督教国家此风盛行,也许是因为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之故。英语谚语中,具有宗教文化代表性的词,如cross和God的运用就很常见。例如,谚语“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中,cross一词指的就是耶酥基督殉难时所背的十字架,谚语借此喻指人人都得肩负生活重担、忍受生活中的苦难。相比较而言,中国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教派,但长期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占主导地位。即便如此,汉语谚语中也有不少是与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谚语“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等就与佛教有关;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则与道教有关。

三、审美习惯

由于不同民族受其民族个性的影响,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习惯与审美情绪。在这一点基础上,中西方对周围的事物价值认识不同。特别明显的是在英汉谚语中,虽然都常常借用动物来喻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但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一些动物的感情色彩和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特别值得说的是Dog一词。在英美国家,人们喜欢养狗,因此常以Dog来自称或互称,却不含卑劣之意。英语中有诸如“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以及日常生活中的“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等说法。其中大部分不含贬义;而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东西”,“狗改不了吃屎”等,人们在对狗好像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招聘单位提出不要属狗的,虽然是就业歧视,但至少反映出人们对狗的不好印象。英中审美习惯的不同还体现在谚语比喻修辞格中喻体选择的差异上。例如,英谚“Love me,love my dog”与“爱屋及乌”、英谚”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與汉谚“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等等,其喻体的选择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汉民族的不同审美习惯。

四、历史文化

英汉谚语中,有些词汇或说法与起历史文化北京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其历史背景,对于正确把握谚语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英谚“Talk of the devil,and he is sure to appear”意思接近于汉谚“说曹操曹操就到”,然而前者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色彩,而后者则与历史有关。英谚“The bread never falls but on its buttered side”类似于汉谚“人倒霉,吃豆腐也塞牙”,但二者去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习惯。例如,“Men leap over where the hedge is lowest”近似汉谚“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前者来源于生活,后者却来源于神话。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在这悠悠岁月中沉积了许多读具中国特色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产物,因此,不少谚语与这一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例如,“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等等,这些谚语由于来源于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没有相对的英语谚语,这也是汉语谚语的一大特色。

五、结束语

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把握这两种谚语必须建立在多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以及幽默所在。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宜先按照原文的预期了风格进行直译,然后附加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点出其寓意。此外,在可能情况下还应仔细琢磨译出语的结构及措辞,并用对等的译于入语进行翻译,以达到传神传韵、形似神似,使谚语放射出原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唐启运. 歇后语、成语、典故、谚语概说[M].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1.

[2] 张同盟, 陈雪春. 常用英语谚语手册[M]. 新联书社, 1983.

[3] 王福祥, 吴汉樱, 编. 文化与语言:论文集[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 周心慧, 等, 主编. 中外典故大词典[M]. 科学出版社, 1989.

[5] 曾自立. 英语谚语概说[M]. 商务出版社, 1983.

[6] 伍铁平. 语文和文化[J]. 语文战线, 1983,5.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语言
用鲸鱼“语言”通信
White Lover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