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

2016-05-14 17:09唐妍懿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摘要】亲属称谓语作为称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中印尼之间的民族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了亲属称谓体系的差异,从而在语言转换中给译者带来困扰。本文将就汉语与印尼语亲属称谓的特点,来探讨汉语亲属称谓的印译,并提出一些翻译策略。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印译翻译策略

一、引言

作为人类交际的起点,称谓语有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学家克里达曾说过:“每一种语言都拥有自己的称谓体系,而每种语言的称谓体系不尽相同。”与克里达有着相同观点的克里斯塔认为称谓体系存在的差异是因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称谓语的使用反应出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反应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亲属称谓作为称谓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摩尔根曾经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亲属称谓语做过研究,他把亲属称谓语分为两种,一种为描述型,另一种为类分型。描述型的亲属称谓体系会把所有影响亲属称谓使用的因素分得很清楚,类分型的亲属称谓体系则不会。汉语的亲属称谓体系属于描述型,按照他的理论,汉语必然拥有数量庞大的亲属称谓语。相对汉语而言,印尼语的亲属称谓体系则较为概括简约,亲属称谓语的数量也相对较少。

叔本华曾说过:“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并非都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确切的对应词。”因此,在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中,完全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是行不通的。吕俊在《谈称谓的翻译》中曾把亲属称谓语分为“关系称谓”和“相呼称谓”。所谓“关系称谓”就是指在把源语言转换成译入语时,应尽量保留其民族特征,让读者能够了解原文作品所要体现的社会秩序和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呼称谓”就是指在把源语言转换成译入语时,应尽量符合译入语的使用习惯。由于中印尼亲属称谓体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容易出现问题,本文将对汉语亲属称谓语印译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二、汉语与印尼语亲属称谓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拥有一个庞大的亲属称谓体系,几乎所有的亲属称谓语都能准确地反应出听话者或者是说话者在亲属体系中的身份。汉语的亲属称谓体系与汉族的传统宗法观念有着密切的关联,行辈有别,同辈长幼有别,父系母系有别,血亲姻亲有别,直系旁系有别,男性女性有别,近亲远亲有别。相较于汉语,印尼语的亲属称谓数量不及汉语多,分类上也不像汉语那么复杂。

印尼语中的adik在汉语中的意思为弟弟或妹妹,性别上没区分男女;印尼语中的kakek在汉语中的意思为爷爷或外公,宗室上没区分父系还是母系;又如paman一词在汉语中的意思为叔叔、伯父和舅舅,不仅没有区分父系和母系,同辈之间的长幼顺序也无法区分。从上面给出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印尼语中的亲属称谓体系中,亲属称谓语词义宽泛,分类粗疏,指代模糊,除了辈分有明显区分之外,辈分长幼,宗室内外,关系亲疏,男女性别都模糊处理了。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婚姻制度有所改变。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夫多妻制是被允许的,这就造成了一部分亲属称谓由于已不被用于交流,逐渐被淘汰。虽然如此,这些带有明显历史文化特征的亲属称谓,仍可多见于许多文学作品当中。如姨太太一词,原是旧社会大家族中说话者对母亲之外,父亲的妾室之称,常见于近代文学作品,如张恨水所著的《金粉世家》。

三、汉语亲属称谓印译的翻译策略

汉语的亲属称谓语中,并不是每一个都能在印尼语中找到词义确切的对应翻译。按照吕俊提出的“关系称谓”和“相呼称谓”的概念,作者对张恨水的经典著作《金粉世家》中出现的部分亲属称谓进行试译,如表1: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老七”、“三嫂”、“大嫂”、“翠姨”和“舅舅”这五个亲属称谓语都难以在印尼语中找到词义完全对等的对应词。在使用语义翻译转换而来的亲属称谓中,译入语虽然忠实于源语言的文化特征,但是没有考虑到译入语使用者的文化习惯;如用交集翻译的方法来翻译,译入语很好地迎合了译入语使用者的语言使用习惯,但造成了源语言文化特征的丢失。

在亲属称谓语的印译中,我们首先要根据译入语想要达到的目的来选择具体的翻译策略。如果是“关系称谓”,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译者在翻译时就应尽量忠实于原文,如果是“相呼称谓”,译者就应多考虑译入语使用者的文化习惯,使译文更通顺。下面作者以《金粉世家》中的原文作为例子,具体分析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策略。

1、“关系称谓”的翻译策略

例1:

原文:刚要到月亮门下,只见他大嫂子的丫头小怜搬了几盆兰花,在长廊外石阶上晒太阳,拿了条湿手巾,在擦瓷盆。

译文:Baru sampai di depan pintu yang berbentuk bulan itu,ditampaknya Xiaolian yang sebagai abdi istri kakak sulungnya sedang menaruhkan beberapa pot bunga anggrek di atas undak-undakan batu yang terletak di beranda panjang itu,untuk bunganya dapat dijemur,Xiaolian melap pot bunga itu dengan menggunakan lap yang basah。

原文中出现的“大嫂子”作为一个关系称谓,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明确地体现了原文人物在一个大家庭中的身份特征。在汉语亲属称谓语的长幼排序中,姻亲的排序是以血亲的排序为基础,这在印尼语中没有相对应的亲属称谓。从词义上来看,“大嫂子”的词义构成中含有:女性、姻亲、大哥的妻子,但在印尼语的亲属称谓语中不能找到词义与“大嫂子”完全对等的称谓语,我们可以把“嫂子”翻译成“kakak ipar perempuan”,但是这样的翻译没能体现出原文人物在家庭中的排行。印尼语亲属称谓体系中没有严格区分同辈的排行关系,如果我们在“kakak ipar perempuan”后加上表示排行第一的单词“sulung”,會引起歧义,“sulung”一词是指年龄最大的,这就会让译入语的读者认为“大嫂子”指的是年纪最大的嫂子,而不是大哥的妻子。为了能够准确地体现出原文人物的长幼顺序和亲族关系,我们可以把“大嫂子”译为“大哥的妻子”,这样一来就保留了汉语亲属称谓的民族特色。

2、“相呼称谓”的翻译策略

例2:

原文:燕西一顿脚,正要说话,在他前面的王玉芬哎哟一声。回头红着脸正要埋怨他,然后又忍不住笑了,说道:“老七,您瞧,我今天新上身的意见哔叽斗篷,你给人家踩住了。”

译文:Yanxi mengentak kakinya,baru mau berbicara,Wang Yufen yang berdiri di depannya mengeluh,Wang Yufen menoleh dengan marah,dia ingin menggerutu Yanxi,tetapi tidak tahan tersenyum dan berkata:“Mas Yanxi,kamu lihat sendiri,mantel baru ini baru saya pakai hari ini,diinjak kamu ini”。

原文中的“老七”就是相呼称谓,相呼称谓的作用在于引起对方注意,使交流能顺利开始。在这种情况下,“老七”这个称谓的主要作用在于引起听话者的注意,并不注重于表现听话者的身份特点,为了保证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应尽量选择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化习惯。原文中的王玉芬是听话者“老七”的三嫂,这样我们就可以指导原文中的“老七”是同辈亲属中,年长者对年幼者的称呼,且在同辈中排行第七。印尼语中并不用长有排序所对应的数字作为相呼称谓,长辈对晚辈通常会直呼其名,我们可以将其译为“Yanxi”,礼貌起见,我们还可以在姓名之前加上称谓用语“mas”表示年轻男性,这样的翻译符合印尼语称谓的习惯用法,更容易被译入语读者接受。

3、直接引语中亲属称谓的翻译策略

例3:

原文:清秋道:“这话妈是听见谁说的?”

冷太太道:“是你舅舅说的,你舅舅又是听见收房钱的人说的。”

译文:“kabar ini ibu dengar dari siapa?” tanya Qingqiu。

“saya dengar dari paman Shiqing(kakak laki-laki ibu Qingqiu),dia dengar dari orang yang menerima uang itu”。jawab ibu Qingqiu。

在我们把源语言转换成译入语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直接引语的翻译。直接引语中的亲属称谓既不是相互称谓,也不能完全归入关系称谓。为了能让译入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在直接引语的翻译中我们应该注重语句的连贯性,如采用关系称谓的翻译方法把原文中的“舅舅”翻译成“kakak laki-laki ibu Qingqiu”则显得有些拗口,不够自然通顺。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译文的连贯性,译者就应该更注重译入语的称谓习惯。印尼语的亲属称谓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一般会名字前加上亲属称谓,所以译者就可以把原文中的“舅舅”翻译成“paman Shiqing”,如有必要让译入语读者理解原文人物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亲属称谓的译文后加注说明。

四、结语

由于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亲属称谓有着严格的分类,因此汉语拥有一个体系庞大的亲属称谓用语,相对汉语而言,印尼语亲属称谓的分类就没有那么严谨,这就造成汉语亲属称谓的印译中,很难找到意义对等的单词。译者在进行汉语亲属称谓语的印译时,应先考虑原文中的称谓用语是用于何种目的,从而选择出适合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可读性。

【参考文献】

[1] 曹 炜. 现代汉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 江苏大学学报, 2005(3).

[2] Crystal, David. The Cambridge of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 胡士云. 漢语亲属称谓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 2001.

[4] Kridalaksana, Hariurti. Second Participant in Indonesia Address[J]. Language Sciences, 1974(8).

[5] 吕 俊. 谈称谓的翻译[J]. 山东外语教学, 1993(3).

[6] Morgan, Lewis H. A Conjectural Solu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Classificatory System of Relationship[M]. Carolina: Nabu Press, 2010.

[7] 王东风. 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 中国翻译, 1998(5).

[8] Wijana, I Dewa Putu. The Use of Term of Address in Bahasa Indonesia. Yogyakarta[J]. Faculty of Letters Gadjah Mada University, 1991.

【作者简介】

唐妍懿(1989—),女,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印尼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