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对策探究

2016-05-14 18:38贾鹏敏吴怡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信念

贾鹏敏 吴怡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不断加大,但他们的抗压能力却越来越弱,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导致大学生不能妥善的解决困难,进而阻碍他们走向成功。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就必须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找出大学生挫折教育面临的问题:缺乏有关挫折教育的课程和实践;对挫折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挫折教育体系不够健全。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及原因,找出应对之策:通过丰富社会实践的教育形式,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挫折观,并且加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进行挫折教育,助推挫折教育有效、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挫折教育;正视;承受;信念

一、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内容

挫折教育是一项完整的系统的教育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正视挫折的勇气

培养大学生正视挫折的勇气即培养他们勇于直面困难、敢于接受挑战的意志,意志是意识能动的表现,人类可以通过思维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它对提高大学生克服挫折的承受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制定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也是培养大学生正视挫折教育必不可少的一步,要增强大学生的勇气,就必须要教会大学生制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和理想,目标具有能动性、主动性的功能,一个远大的目标可以激励目标主体激发自身内在的潜力、创造力,一个有远大志向和理想的人,往往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艰苦奋斗,这样,面对挫折的时候,受挫者都会以积极向上的面貌应对,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指引受挫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困难,进而更加激励受挫者的自信心。

2、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挫折往往都是突如其来,大学生在面临挫折时都是措手不及,其实,美国学者提出,让人产生畏惧的并不是困难本身,而是人们在面对挫折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当大学生在面临突如其来的挫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感到无助,不能够正视困难的来临,不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于是情绪更加消极,最后导致不能妥善解决问题,不能顺利克服困难。因此,挫折心理机制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挫折心理机制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有意无意的对自身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要清楚的了解挫折具有普遍性,人人都会遭遇,消极抵触的心态面对它是行不通的,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才会稳定抵触的心理,从内心接受它,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3、战胜挫折的坚定信念

战胜挫折的信念是大学生战胜困难必不可少的,战胜挫折的信念的教育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清楚的判断事物的正确与否,进而指导他们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有利于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其次,要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更加深化他们对目标和理想的认识,是增强大学生抵抗挫折信心的重要手段,所以,大学生就要明确并处理好个人、社会、集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清楚地认识到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是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途径。进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提高了自身战胜困难挫折的能力,而且更加坚定了他们战胜挫折的信念。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乏有关挫折教育的课程和实践

高校一直缺乏有关挫折方面的教育,相关课程和实践更是少之又少,不少缺乏家庭挫折教育的学生进入高校后,经历着学业、交际、感情等方面的压力,一旦在这些方面遭受挫折,他们就会情绪低落,陷入困境,不能正视这些困难,更不能妥善解决。马加爵就是典型的案例,在和同学发生矛盾后,没有采取正确的解决办法,而是被情绪左右,做出了过激的行为,最后酿成不可挽救的过错。目前,高校都没有系统的应对挫折的教育课程,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学习道德知识的重要性,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只是分数,却丢失了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另外,严重缺乏社会实践导致大学生只是局限于学校里的事物,但其实实践才是为自己遇到困难挫折时积累经验教训的最佳途径,所以,学校需要为大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锻炼他们抗挫折的意志。

2、對挫折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当今很多高校虽然已经认识到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但对挫折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将大学生遭受挫折的程度夸大其词,将挫折教育等同于受苦,高校还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旨在锻炼其独自战胜挫折的能力,却没有从根本上认清挫折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遭遇挫折困难时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应对。多数高校认为挫折教育只是在学生遭遇挫折后才应该开展进行教育。其实大多数挫折困难都是突如其来的,高校应该做好预防机制,在学生面临挫折之前就要做好抗挫折的预防工作,这样,大学生在挫折到来后就可以从容应对,以积极正面的态度迎接挑战,以必胜的信念战胜困难、应对挫折,最后妥善解决问题。另外,不少高校认为挫折教育在开展一段时间就应该停止,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到学习文化知识上,但其实挫折教育是一场持久战,并不是短时间内就会有效果的,挫折教育要求忍耐挫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而这样的特点要求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时间的过程,是需要养成承受习惯的过程,所以挫折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学校、学生、家庭各方面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挫折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多数高校一味强调学生的成绩和就业率,过分重视专业教育,却忽视了专业知识以外的人格培养和道德培养,显然关于挫折教育的相关政策设施也是不健全、不完善的,另外,师资力量和经费匮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学校更没有提供一个专门的教育环境,这样就导致很多高校进行挫折教育只是在于表面而非实际效果,这就使得理论和实践有了很大的差距,应试教育是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但却忽视了能力素质的培养。其次,家庭对挫折教育缺乏也是重要原因,现在家庭父母往往溺爱自己的孩子,生怕受一点点委屈,更不会有意的进行挫折教育,家长只是注重孩子的升学、就业,却严重忽略了对孩子人格养成、素质道德的培养,高校一味呼吁开展挫折教育,家庭一方却置身事外,没有很好的提供开展挫折教育的环境,学校、学生、家庭之间的不能很好地形成有机的联系,进而失去了挫折教育最终的效果。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建设对策

1、丰富社会实践的教育形式

个人在面对挫折困难时能够承受得住打击和压力,从而摆脱消极的负面情绪最终顺利解决问题,这种忍耐力叫做抗挫折能力,挫折教育就是以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挫折教育是一项实践的教育过程,而多数高校都把知识拘泥于书本,但其实挫折教育应该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过程,所以,高校应该因材施教,把不同年龄、不同特性、不同心理的学生区分开来,分别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进而将实践活动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讲,例如可以将学生放到基层当中去,让他们体验真正的社会生活,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真正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增强实践的可操作性,从而使得挫折教育更好地进行。另外,学校可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军训和野外生存的活动,以增强大学生的体力、耐力和适应能力,政治教育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多了解中国近代史,多了解英雄烈士在革命的道路上是如何艰苦奋斗的,进而向英雄烈士们学习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和英雄气概,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军政训练和政治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逆境中掌握生存的技能和克服困难的本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加锻炼了他们日后面对困难挫折不怕输的意志。

2、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面对当今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学生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学会在人生道路上克服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大学生成才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战胜挫折不断磨练意志的艰苦过程。高校在开展挫折教育时应该遵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自的特点,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进而达到理想的挫折教育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就必须先克服错误的挫折观。国外学者通过研究表明,引发人们低落情绪和不良反应的是当事人面对挫折困难时所持的态度,而并非挫折本身,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如果受挫者用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所遭遇的一切挫折,那么正面的情绪会合理的管理控制自身的情绪,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来面对挫折,并且运用理智的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制定出解决的办法,最终成功克服挫折。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还要学会辩证的看待挫折。挫折作为一种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当遭遇矛盾的时候,并不是忽视它、逃避它就不存在,我们要明白,人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制定的目标也不可能就一定会实现,我们要正视挫折的存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出应对之策,同时,我们要有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要向前看,不要只是将注意力放在挫折上,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另外,存在即是合理,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挫折的存在也是这样,我们不应该只看到挫折消极的不好的一面,其实,挫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所以,我们要学会争取将挫折变为动力,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越挫越勇。

3、加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

高校在挫折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育者应该多留意观察受教育者的特性,多给予他们理解,因材施教,从各个方面考虑有利于挫折教育的因素。在进行挫折教育过程中,光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校在制定适宜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方案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争取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支持配合。具体来讲,学校可以发挥自身在挫折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向家长传授挫折教育的知识及其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提高家长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社会媒体可以通过影视、互联网、报刊等各种媒介传播有关挫折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助推作用,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为辅的教学模式,这样,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紧密合作,为大学生挫折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成功助推挫折教育顺利、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方鸿志, 李辰媚. 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6):102-105.

[2] 闫 华. 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对策分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8).

[3] 张艳丽, 段 静.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3).

[4] 黃文利.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J]. 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2).

[5]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88.

【作者简介】

贾鹏敏(1990—),女,山西忻州人,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吴怡(1992—),女,江苏如皋人,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信念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围墙的信念
大学生挫折心理及其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成长教育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信念而非执念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信念,绽放生命之花
韦孝宽守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