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高中作文的教学策略

2016-05-14 19:08卢敏宁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广西策略

【摘要】当前广西地区的高中作文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回归传统,传承中华文化;回归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积极创新,培养发散思维。

【关键词】广西;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当前广西地区的高中作文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作文教学具有随意性、教师命题限制学生写作思路、作文教学重方法轻体验、作文教学模式化使作文失去真实性、作文评语缺乏针对性等等。目前在我国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这些问题在广西地区的高中普遍存在,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此,笔者结合我国近年高考作文改革方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以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回归传统,传承中华文化

1、引导学生采用课本素材,感受传统文化内涵

开发现行的语文课本,把作文教学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对教材的研究中,挖掘更为丰富的作文素材。第一,针对经典课文,挖掘作家背景,其作者很可能是文化名人,指导学生挖掘作家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本身有更深入的体会,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更可以将这些有着丰富人生阅历和深刻人生体验的作家事例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充当事实论据。利用古诗文经典篇目,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得到感染和熏陶,最终沉淀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标准。第二,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编选的传统名篇来启发学生。其蕴含着经典的传统文化非常明显,涉及教育、道德、哲学、政治、军事、民俗文化、建筑等多个方面,要用这些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比如学习韩愈的《师说》,感悟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学习李密的《陈情表》,感悟古人感天动地的孝心;学习庄子《逍遥游》,体会万物皆有所待的哲学思想等。第三,于课外阅读中训练知识迁移能力。以课本为例子,以和课本内容相关的篇目为扩展,进行知识迁移,将那些同样优秀但没能选入课本的篇章和著作寻找出来,积极主动的阅读,便能加深对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2、运用经典诗句,创作富有美感的作文

中国是诗的国度,无数诗人用自己的蕙质兰心吞吐出流传万代的佳句,在作文中运用它们会为我们的文章增添亮色,使我们的作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没有理由无视这座璀璨的朱玉之山而置之不理。在自己的作文中适时的引用一些古典诗文,能将自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传达的更加富有神韵。为了防止学生们生搬硬套,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小段落开始,每次写作时尽量在一小段中运用一两句自己所熟悉的、会理解的或简单点的诗词,等学生慢慢积累一段时间,初步掌握了如何运用诗句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分别在开头、中间、结尾部分使用古诗词。在文章开头就引用与中心密切相关的经典诗句,营造出“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感,瞬间抓住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在文章中间部分巧妙地引入一两句优美诗句来装点一下,动人春色不须多,却可使整篇作文彰显动人色彩;最后在末尾引用可以升华主旨达到画龙点睛作用的诗句,以此表达文章的主题,把阅卷老师的目光留到最后,营造“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感觉。还可以给学生展示文中咏史的好文章的片段,让学生在理论上明确在写作中运用历史素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着,强调模仿的重要性,让学生品读、领悟他人优秀作品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3、提升学生在整篇作文中系统运用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

高三学年的作文教学属于全面综合提高阶段,在前两学年的充分积累和实践基础上,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文化因子渗透到整篇作文当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是引导学生在不同文体中表达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高考作文改革中,不限体裁的规定更能体现考生在写作时对文体选择的多样性,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但作为系统整合知识的高三学年,教师应该将不同文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技巧和方法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之后,权衡自身,找到自我写作方向。二是引导学生在作文的谋篇布局上体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800字的考场作文,要在规定时间内审题立意、寻找合适材料、构思大体框架、渗透写作巧思还要呈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必须对文章的每一段先有熟悉的认识,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帮助学生树立各环节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回归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创设平台,让作文与生活接轨

传统的作文教学僵硬化,封闭化,无论是古代的科举制度——八股文,亦或是如今的高考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都把学生禁锢在课本中,课堂上,阻断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一提到作文,教师们的第一反应是想到坐在教室里苦苦挣扎的学生,眼睛就只盯住讲台,盯住考试,更盯住高考成绩,幻想着可以闭门造车生产出“最应试”的文章。其实,校园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写作文的技巧可以在校园里获得,但支撑文章的真情实感则需要学生细心感受,认真观察,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身边入手,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作文的生命,要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观,把作文教学深深扎根于社会土壤中,打破传统,树立大作文教育观,打通听写、说写、读写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写作。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素材,积累情感体验

脱离生活的作文就如同緣木求鱼,会使学生丧失写作热情,缺乏新鲜的写作素材,因而也就无法写“活”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且进行有意识地积累,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从而在写作时能快速寻找适合的素材。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使文章回归生活,再现生活,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抗拒,也在师生之间建立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同时让作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步骤,每次观察和体验都会不同,若不能及时积累起来,便会消失在记忆中,也就无法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因而,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进行一定的组织加工,最后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还应鼓励学生多渠道积累情感体验,将自己每天的亲身体验或从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中所获得的新鲜素材记录下来,从而积累成写作素材。

3、运用网络进行写作教学

拓宽写作的空间,让作文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可以就现在人们比较关注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为话题,上一堂网络写作教学课。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课后自行在网上搜集资料,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查找有趣的信息并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在课上,教师与学生一同观看一小视频,每个人根据自己看到的视频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分小组讨论,并利用Word拟写自己的提纲,教师与学生当堂讨论修改,最后布置课后完成作文。这些活动,由于与生活紧密结合,可能会使学生有更多的热情去参与其中,使课堂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师的作文教学实践,不仅能够克服传统作文教学中过度重视写作技巧训练的弊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营造生活化作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中看作文,学作文,悟作文,写作文,就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恋上作文,敢写作文,会用作文,写出贴近生活,充满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

三、积极创新,培养发散思维

1、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多维思路

蒋仲仁先生在《思维·语言·语文教学》中指出:“学生作文,一般有两大缺点,一是言之无物,一题到手不知道该写什么;二是语无伦次,有点想写的东西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这两个毛病何尝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根源还在思维能力上。”如今的学生写作普遍表现为立意一般,结构相似,思维固定等,学生在写作时模仿拼凑痕迹明显,缺乏发散性思维。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与思维形影相随,不可分离,要想改变学生因思维定势而写出平庸作文的现象,教师需要改变学生现有思维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入手,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作文立意,扩展思维模式,提高思维灵敏性和变通性,真正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并且努力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多思遐想能力,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翱翔在广阔的写作空间。

2、开展创新语言训练,鼓励学生语言个性化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语言的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基础等级的要求是“语言通顺”,主要是说文章字词的规范性和准确连贯性,即用规范的语言文字,用词准确,没有病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合理通顺;发展等级的要求是“有文采”,表现为“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所谓作文言语个性化,即文章语言与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相符。作文要想有新意,就要努力做到人物性格和人物语言的一致性。语言个性化创新训练中,教师应以帮助、促进为辅助手段,积极创设主动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化,推动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和自身语料库,而不是所有人都只会背诵固定的好词好句或万能的例子素材。

3、改进写作技法训练,体会创新写作优势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有感情的写作,有思想的写作,有内容的写作,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有创新的结构形式,开拓写作空间,以最有效、最完整的方式发挥自己潜力,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供科学有效的训练平台。(1)不要思维禁锢,要立意新颖。立意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立意的重要,不仅关系着写作素材的取舍而且还影响着文章的整体布局、表现手法等。这样看来如何立意对于一篇有活力、有创新力的文章来说是至关重要。科学准确地立意,采用正确恰当的立意方法,才能如行云流水般写出一篇好作文。(2)不要标题平庸,要拟题新颖。作文标题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是读者与文章内容两者间的第一个连接点,是可以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的因子。假如我们可以为自己的作文装上一双明亮而又水灵的大眼睛,让读者一看就会立马被吸引住,情不自禁地往下看,产生一种使人“一见倾心,再见倾情”的感觉,就是作文成功的开始。如何做到创新,重点就在一个“新”字,就要做到独具匠心,新颖别致。要拟好标题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要切合文章的主旨;二要符合文体要求;三要新颖、简洁、有文采。(3)不要行文松散,要章法严谨。作文教学中,要把章法训练列入基本项目中去,指导学生在明确了文章中心主题之后,开始写作之前,构思章法方案,草拟大概提纲,包括选择哪些材料表现文章的主题、先写哪些部分、又如何过渡、怎样衔接、是否穿插相关信息、最后怎样收尾等内容。(4)不要布局守旧,要结构灵活。如果说作文的主题是文本的“灵魂”,素材是组成文本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支撑文本的“骨骼”。没有坚实牢固、功能健全的骨骼,血肉就没有依托,灵魂更是无处寄托,这就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古人常常把作文的结构称之为凤头、猪肚和豹尾。“凤头”就是指文章的开篇要如凤凰头般清秀美丽,“猪肚”就是指文章的主体要如猪肚般充实饱满,而“豹尾”就是指文章的结尾处要如豹子尾般刚健灵活。

4、改革作文评改方式,实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老师一锤定音,学生没有发言权,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信心和热情,作文教学效果也不会好。我们要打破老师“专制”的评价方式,采取量分与评语相结合、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相结合、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实现作文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借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是老师的评分和评语要表现出赏识性,尽可能地理解、尊重、鼓励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做到雨露均沾。作文分数突显“发展等级”,作文评语突显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二是创设新型评改机制,实现作文评价方式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读自改、互评互改、师生共评、小组交流评价等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在作文评改中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借以提高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的主体意识,诱发学生对作文评改的兴趣,培养自信心,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集体评价,创造良好的习作氛围。在教室建立“学生习作园地”,由老师或学生集体选择优秀文章张贴,或是让学生自由张贴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写作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激励学生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征文征稿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投稿,把作文评价从校内引向社会,让学生的作文接受社会的洗礼。组织引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启思益智,相互交流、启发,从而激发写作欲望。

四、结语

回顾近十年来的高考作文改革历程,作文命题五花八门,各有特色,尽管一直以来的高考作文改革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考作文命题正在创新中前进。高中作文教学三年,练习作文若干篇,但决定考生高考语文成绩的时刻仅在一次的高考作文中,残酷的现实表明高中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重积累,学会创新。高中作文教学并不是为了应对高考作文的,“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勤能补拙,熟能生巧,高中作文教学应通过以上各途径进行积累以及进行系统性训练,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參考文献】

[1] 蒋仲仁. 思维·语言·语文教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2] 瞿启明. 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3]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4] 瞿启明. 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7.

[6] 鲁 迅, 著. 言恂, 选编. 创作要怎样才会好[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7] 赵 美. 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08.

[8] 王大赫. 从改革开放30年高考作文题目看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J]. 新闻与写作, 2009.

[9] 朱宝霞.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29).

【作者简介】

卢敏宁(1991—),女,广西梧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广西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