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的引导作用

2016-05-14 20:07时君伟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

【摘要】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其提供了一个目标体系。而其导向性目标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阶段性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支撑性目标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伦理道德性目标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目标引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自十七大而提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通过建设和谐社会而加强,而对于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掌握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的。因此为了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架构方向,我们需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大学生思想信念教育提供的目标体系层次分明: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导向性目标

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其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想全国人民寻找到同一个精神支柱,就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切活动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而产生的理论成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它们已经构建成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过程中这些思想发挥着导向性作用。实际上,思想领域呈现着错综复杂的状态,既有正确也有错误、既有主流也存在非主流、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既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又不乏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这些思想同时存在,又呈现相互交织的状态。要想大学生能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分辨真伪,坚持正确的方向,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问题,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和社会思想意识的分流形成正确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就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乎国家、社会、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及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并坚信社会主义在中国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理想信念,在理想教育中占据着大目标、大方向的重要地位,要想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不动摇,就必须坚信这个大目标。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阶段性目标

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重要思想,它是当代中国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的思想反映,时代性是其一个突出特点。如果说在进行理想教育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给出了大目标和大方向,并且被共产党人作为最高理想来对待,那么当前中国的奋斗目标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它被当做是阶段性目标。事实上,在中国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阶段性目标呈现多样的表现内容。当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进行新民主革命是当时的阶段性目标,力图将“三座大山”彻底推翻,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最终建立起人民共和国;在真正建立起新中国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為当时的奋斗目标;而到现在,我们真切的认识到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状,则该阶段的奋斗目标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这也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要经过的阶段。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阶段目标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想要大学生对理想的迫近感和具体感有切实的体会。理想目标并不是无法实现的,中国长时间的发展中各个阶段其理想目标的实现会给我们提供借鉴和鼓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不仅是崇高的理想、激励人心,同时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它为大学生的奋斗指明了方向。共同理想为我们提出了要求,要在21世纪的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使我国真正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阶段,以胡锦涛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正领导着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发展着这一阶段性目标。本着这样的阶段性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就可以坚定不移的奋斗前行,以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撑性目标

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积淀形成了民族精神,可以说它是在民族范围内时代精神进行升华而得出的;民族优秀的价值观念在现实社会的发展则形成了时代精神,它是在一定的时代民族精神的现实表现。江泽民通知曾说,民族精神是对国家综合国力进行衡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胡锦涛通知也曾指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以民族精神为源泉。民族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为我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撑,并且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中,它仍将不断传承,为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强有利的支撑,推动我国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这也是我们将其称为支撑性目标的原因。面对各族人民丰富多样的智慧及力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其进行了整合,使其活力和魅力得到永恒的传扬,能够将人们的奋斗意志和责任心真正的唤醒激发出来。无论是历史人物亦或是当代英雄模范,大学生都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一定的感染及启发,促进社会价值观实现更好的传递与转换,使人们一直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行动中。针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受到这种精神的教育和感染,会给予他们更大的精神支撑,推动其导向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更好更快实现。

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综合引导通过目标体系的架构而实现

上述各方面之间是联系贯穿的,并实现了有机的统一,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构建起了一个目标引导体系。其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导向性目标,它是最根本的,整合和激励其它目标。以支撑性目标里的民族精神为例,它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时代精神的适用范围是全世界,然而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真正对其实现吸纳和整合,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将其列入到其中,使之成为一部分,并且提供目标引导以促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导向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是相互统一的,而阶段性目标与支撑性目标和伦理道德目标又存在一致性特点,因此为了在实践中切实实现多样性与主导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社会性与个体心以及民族性与全球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要对导向性目标做到自觉主动的坚持。总而言之,导向性目标之下分设了阶段性目标、支撑性目标以及伦理道德性目标,它们是目标体系在不同层次和角度的分支体现,它们共同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行综合的目标引导。

【参考文献】

[1] 陈国军. 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究[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2] 薛利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作者简介】

时君伟(1981—),男,硕士学位,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大学生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