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国如何应对文化霸权

2016-05-14 20:38谷会会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文化霸权的渗透更为隐形,缺乏国家战略视角的公众很容易受到迷惑,因此,加强互联网时代中国媒体与舆论环境的治理工作,抵制文化霸权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

【关键词】美剧禁播;文化霸权;媒体监管;新媒体

中国文化产业领域出台了不少禁令新规,其中很多规定都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但是其中一条对于美剧的限制措施,却引起了广泛的网络争议。2014年4月26日开始,《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海军罪案调查组》和《律师本色》四部美剧在国内视频网站纷纷下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以“美剧禁播”的实时搜索在那段时间排行第一,成为绝大多数网民,特别是作为美剧粉丝的年轻网民或抱怨或暗讽的热门话题。另外,国内各大网站也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等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都发表了相关评论,一时,“美剧禁播”成为网络文化现象的典型代表。

“美剧禁播”现象涵义丰富,是全球化时代网络自由、文化管控、国际传播、文化霸权等复杂问题的综合。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传播手段,电视剧对于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是美国对外进行其价值观意识形态推广的重要途径。就像经济层面上全球化的扩张带来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公平问题,互联网环境中,弱国与强国的文化逆差也在不断加大。以美国为主导,强国建立了一套与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国际传播新秩序,在这种秩序中,美国的价值观和技术占据绝对优势,使得它向全球化进程中的其他国家传输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异常容易并带有浓重的隐蔽性。

文化霸权不仅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精神上的“剥削”,更为霸权国推行其政治经济目标创造了“润物细无声”的软实力资源,助其堂而皇之攫取政治经济利益。意识到这种文化逆差,各国的政府和民众应该团结一致行动起来,从主流霸权文化中拯救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中国广电总局颁布的对美剧的审查制度不仅彰显了中国应对文化霸权、试图抵制文化霸权的意图,还表明了,在全球化裹挟着互联网飞速向前的过程中,如何凝聚全国的共识以应对强势文化带来的文化霸权并从国家战略层次上对文化全球化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使其对国家政治、经济等产生有益的推力,是每一个遭受文化霸权渗透的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网络上对“美剧禁播”的报道

美剧禁播浪潮被广泛传播之后,其发酵性影响也主要集中在网络。因此,对网络上关于“美剧禁播”报道进行梳理很有必要。比如,2014年4月29日,凤凰网评论发表了以“生活大爆炸遭禁播,谁给了我们嘲笑荒诞的机会”的自由谈专题;前瞻网发表了题为“美剧生活大爆炸被禁播,你怎么看”的调查文章;新华社于2014年4月29日发表了名为“美剧禁播疑云引发网民担忧”的社论等等,从这些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主流媒体大部分持中立客观态度,记录的是一些网民对该政策的不满,也有网站比如凤凰网发声对这一政策持批评态度。另外不容忽视的还有微博平台。政策出台之后,“美剧禁播”曾一度成为微博话题排行榜的首位,众多博友不明白为什么“美剧”要被禁,对此产生了强烈不满,大多数的博友较为理智,但也有一部分博友比较极端,比如名为“杜婉冬”的微博用户便写到:“美剧禁播是执政者愚昧的表现”。整体来看,舆论情况不容乐观,除了极个别的媒体能够客观说明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大部分媒体的报道还停留在博眼球、炒作的阶段。而且,微博上的大部分言论也大多较为情绪化,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到禁播美剧背后保护文化主权的内涵。

二、美剧到底该不该禁播?

首先,美剧禁播是有道理的,在保护本国的文化产业,抵御美国的文化霸权方面,对外来电视剧做出一些限制,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分内之事。全球化汹涌澎湃的潮流,联通了各文化的同时,也加剧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不平等地位,全球文化逐渐“同质化”。裹挟在全球化浪潮之内,在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支配下,在消费主义为基础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驱动下,以大规模生产的美国娱乐文化产品为载体,全球文化的单一化或标准化正在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最能说明情况的是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其中有一条特别指出:“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或许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部电视剧,其反映的内容并无伤大雅,只是所谓的不带任何意识形态色彩的生活,其背后传播的是文化与价值观,这种传播带有隐形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背后站立的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只不过在新时代下,手段发生了变化。网络上一些反对“美剧禁播”的言论表达或多或少地反应了美国的这种文化霸权,国产剧无法与之相比的技术特效和拍摄逻辑,都使得美剧的传播更为强势,更深入人心,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资深的美剧粉,而文化的渗透与同质化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积累来的。如此美国当不满于中国的一些不利于其国家利益的行为时,不仅会面对美国来自国际上的压力,国内社会也被美国埋下了不定时的炸弹,牵一发而动全身。网络时代,由于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多播对象的主体化,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找到合适的方法对美剧进行管控,不管是在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层面,还是国际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抵制全球化下的文化霸权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网络禁播”这种途径却是没有依据的,网络时代的传播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要求自由,要求民意的释放与尊重,中国旧有的单向灌输式的命令语气与传播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互联网时代,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中,没有绝对的权威,人人都是信息的持有者、接收者、发出者。这种特点要求政府媒体观的转变与升级,中国传统的宣传话语在新媒体时代处于劣势,继续让那些令人生厌的八股话充斥新旧媒体的话,中国在这个信息时代的舆论前景是堪忧的。中国文化产业领域内由广电总局出台的一些信息管制和禁令新规等仍然没有摆脱旧媒体体制的高姿态,不能与受众进行平等的交流,没有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其传播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反观美国,他们在进行新闻采编时,往往以社会弱者代言人的面目出现,确立其可信、可亲的媒体形象,是其赢得新闻霸权乃至文化霸权的重要条件。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疏”而不是“堵”,命令禁止的一些政令效果正在下降,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中国的媒体,特别是官媒,必须建立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服务大众,平等交流的新媒体观,以应对新时期的各种挑战。

三、由“媒体管理”转变为“媒体治理”:凝聚全国抵御文化霸权的共识

面对挑战,不能退缩,只能改变,尽管改变是艰难的,特别是思维的转变,往往需要数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得以完成。

首先,从媒体从业人员自身来说,媒体的报道应该客观且具有战略眼光,既要有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约束,又要时时刻刻为国家利益奔走呼号。全球化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媒体竞争不仅仅是媒体或者传播体系的竞争,更是价值体系、意识形态体系之间的竞争。作为中国人,任何人在知道自己正在受到文化霸权的侵害的时候都会奋勇而起保卫我们的文化主权,由此,需要我们的媒体利用各种平台,缔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舆论环境,这条道路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仅靠媒体本身就可以完成的,但在“美剧禁播”事件所引起的争议上,由于媒体缺乏战略眼光而造成的公众对该问题压倒性的偏激反对确实是受到了一些不清楚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影响。大众得到的信息量总是有限的,虽然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善,但是其思考问题所缺乏的战略眼光和国家利益考量需要媒体从业者的引导和构建。因此,在凝聚共识、反抗美国文化霸权、创建适合于中国发展现状的舆论环境方面,媒体是其中的关键角色。

其次,政府对媒体的监管方式应该由之间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宽容理解、平等交流的服务模式。网络是自由的,并且将继续自由下去,阻碍或者阻止这一历史发展的洪流都将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这次禁播令的出台说明政府试图通过对网络行为的限制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很显然,它可以决定政策的出台,官员们的实施,但是却无法平息互联网时代成为信息源的个人的抱怨与不满,这种不满短期内并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不加以管理和疏通,早晚会成为扰乱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导火索。另外,政府对于微博和微信公共账号的一些监管也太过于简单粗暴,直接删除屏蔽博友们的文章和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不可能是长久之计,而且会引起网民的众多积怨。改变政府自身的高姿态,出服务大众,服务个体的执政理念出发,将“禁止一些行为和言论”的行为转变到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的努力上,引导并配合媒体一同打造中国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良性的适合中国发展的舆论环境,才是新世纪新时期抵御文化霸权,提升自身文化实力和文化竞争力,充实国际政治斗争舞台上国家软权力的长远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 贾 锐. 网络时代的文化霸权主义[J]. 江淮论坛, 2004,(05):6-9.

[2] 郭明飞. 软实力竞争与网络时代的文化安全[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03):4-6.

[3] 李怀亮, 刘悦笛. 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12-15.

[4] 张国庆. 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M].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201-202.

[5] 王 宏, 陈晓申, 张星剑.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6] 李希光, 孙静惟. 全球新传播[M].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谷会会(1991—),女,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传媒外交。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