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冯玉祥对日本的态度转变及其原因

2016-05-14 21:11朱雅琨刘子琰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冯玉祥日本

朱雅琨 刘子琰

【摘要】冯玉祥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发起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参加北伐战争,为国民革命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冯玉祥对日本的态度很复杂,早年盲目仇恨、排斥日本。随着时局的转变,他对日本逐渐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主张在爱国的前提下,与日本进行一定程度的友好合作。济南事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冯玉祥对日本的认识,这对冯玉祥成熟的抗日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冯玉祥;日本;态度转变;原因

中华民国是十分特殊的历史年代,在国家经济、文化思想、社会风度等方面充满前进与保守的矛盾斗争。冯玉祥是中华民国的重要历史人物,他活跃在军事政治舞台上长达数十年之久,在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里都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冯玉祥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民的意识,有着追求社会时代潮流的思想基础,身居统治营垒,在政治经济上有一定的既得利益,因而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摇摆不定。学术界对冯玉祥的研究相当重视,有关冯玉祥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成果,除了一些传记作品外,比较集中在军事、政治、思想等方面。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了《冯玉祥小传》,六十年代后,有关冯玉祥的论著大量问世。我在阅读相关论著后,对冯玉祥对待日本态度转变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结合冯玉祥本人的日记等资料,以冯玉祥在济南事变之前对待日本的态度为线索,试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冯玉祥在“北京政变”前对日本的态度

冯玉祥生活在列强肆意欺凌的时代,甲午战争期间,冯玉祥跟随父亲前往大沽口修建炮台。冯玉祥面对日本军炮的威胁,内心激荡,心中暗想“今后我不当兵则以,要当兵誓死要打日本”。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日本士兵随意扫射无辜百姓,冯玉祥悲愤万分“那时我恨不得一刀砍死几个,以泻发我胸中的激愤”。冯玉祥早年便投身军旅,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他对日本的仇恨逐步加深并且贯穿他的军旅生涯。日本的肆意侵略深深刺痛着冯玉祥的民族自尊心,“从此我决定了两个斗争的目标,一个就是同国内的恶势力奋斗,一个是要同日本帝国主义奋斗”。1923年3月,旅顺租期已满,全国人民举行反日游行,要求取消“二十一条”。冯玉祥通电支持民众的爱国行为,认为“民心不死,无事不成”。面对强暴的日本,号召大家要“誓死力争”。冯玉祥号召军人应该以保卫国家利益为重,“应脱去臭皮囊,以鲜血溅之”。冯玉祥的日记可以显露出他的思想情感,内心活动,反映出他的思想变化,并且可能还在日记中记载了一些外界所不知的历史真相甚至是机密要闻。严昌洪先生认为“在众多历史文献中,日记应该是最为接近历史原初记录的”,“真迹手札、真迹日记的真实性高于抄录本,影印本高于排印本”。通过阅读冯玉祥的日记我仿佛回到了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这便于我们解读历史,研究历史甚至可以还原历史真相。

二、冯玉祥在“北京政变”与“济南事变”期间对日本的态度

冯玉祥不满直系的黑暗统治,发动北京政变,驱赶溥仪出宫。北京政变后,冯玉祥督办西北边防,他的日本顾问松室良孝帮忙引荐了日本财团太仓喜八郎,讨论投资合作开发中国的西北。冯玉祥认为中日两国共同面临欧洲的压迫,是有合作的必要的,但是仍要维护本国利益,“对于有损国权之处,仍不能不坚持力争”。随着冯玉祥势力的不断壮大,他与日本的联系愈来愈频繁。1925年,郭松龄得知奉系擬以承认“二十一条”为条件,商议由日方供应奉军军火,发动对冯玉祥的进攻。郭松龄反对张作霖出卖国家利益,与冯玉祥联合讨伐张作霖。11月23日,郭松龄发动兵变起兵反对张作霖。11月24日,“冯玉祥发出讨张通电,劝张引咎下野,以谢国人”。

1928年5月3日,北伐军途径济南时,国民革命军与城内日本宪兵发生冲突,日本军队蓄意屠杀中国军队与民众。面对咄咄逼人的日军,冯玉祥决定用外交手段解决,对日妥协,绕道北伐。冯玉祥回到部队后,仍然不忘详谈济案经过,号召大家勿忘国耻,作《五三国耻歌》,印发各部习唱。济南事变不久,冯玉祥接受日本记者采访,当谈及对日本有何意见之时,冯玉祥回答:“希望日本能够早日取消不平等条约,使中日邦交日进亲善”。此时的冯玉祥,仍然认为中日两国有亲善作的必要,“中国原料之丰富,日本人才之多,彼此互助”,否则,“一切利益唯有坐听欧美抢去”。从“北京政变”到“济南事变”,冯玉祥对日本的认识逐步加深,政治视野愈发开阔,冯玉祥改变了早期的态度,主张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与日本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

三、分析冯玉祥对日本态度转变的原因

冯玉祥早年从军的生活使得他更直接的体会到列强的欺侮,这激发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主义意识。由于冯玉祥缺乏与外国人的接触,他逐渐产生盲目仇恨外国人的心理,“那时我就有忿恨外国人的心理,总觉得他们欺负我们,不是好东西”。近代日本和中国都曾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但是日本在经历明治维新后,迅速跻身于帝国主义列强行列,成为侵略中国的后进者,这也使得青年时代的冯玉祥把盲目排外的情感集中于日本。

北京政变后,随着冯玉祥的军事实力发展,在政治与军事上的关系网也愈加密切复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的政局变幻莫测,列强在背后支持各路军阀,冯玉祥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改变了早期盲目排斥和仇恨日本的态度,主张一定程度上“对日友好”。中日两国有唇亡齿寒之关系,有合作亲善的必要,冯玉祥作为国内的军事将领,因为要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求得在夹缝中生存,有和日本合作的需求。当然,冯玉祥没有忘记自身的爱国立场,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士兵的爱国之心,“每年五·七必举行国耻纪念会”,以此号召大家勿忘国耻。冯玉祥作为一个军人,时刻保持着警惕,与日本的交涉中,毫不讳言的批评日本政府是外则仁义,心则虎狼。同时鼓励大家与外人交涉,有事据理力争,无事以礼相待,表现出了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

然而,这一时期主张对日友好合作的冯玉祥,也对待日本存在一定的幻想,他认为日本和中国一样,“为抵抗白种人之压迫计”,有共同的抵抗西方列强的需求,“白种人残忍至极,非灭尽有色人种不止也”。这表明冯玉祥未能正确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幻想联合日本,步李鸿章后尘。济南事变前冯玉祥对日本的认识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和自身视野的影响,从盲目排斥和仇恨日本再到主张对日友好合作的转变,不仅反映了中国政治局势的演变,也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

从冯玉祥的人生经历中,我们能够清晰的体会到他朴素的爱国情怀。他在九一八事变前对日本的认识,为他抗日思想的最终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使得冯玉祥在抗战中屹然成为了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 冯玉祥. 我的生活[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29,207

[2] 郭绪印. 爱国将军冯玉祥[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46.

[3] 冯玉祥. 冯玉祥日记[Z].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49,94.

[4] 严昌洪. 中国近代史史料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34,136.

[5] 蒋铁生. 冯玉祥年谱[M]. 济南:齐鲁书社, 2003:72.

[6] 余心清. 我所认识的冯玉祥[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1,6.

猜你喜欢
冯玉祥日本
冯玉祥提倡俭朴
探寻日本
冯玉祥 一个耳光丢爱将
冯玉祥不“请”夫人吃饭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冯玉祥智助失学儿童
日本神社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冯玉祥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