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2016-05-14 21:38胡普超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低碳城市气候变化建议

【摘要】“低碳”这个概念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涉及的领域包括新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经济等。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研究建设低碳城市的影响因素,寻找建设低碳城市的捷径,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城市;建议

众所周知,化石燃料的燃烧、人类生产、建设、交通、生活排放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进行节能减碳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使城市在既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减小碳排放量,从而保证城市经济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即发展低碳城市变得极具意义。

一、能源发展的低碳化:基底低碳

从基底上改变能源供给,加速从“碳基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彻底实现城市的低碳和零碳发展。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转变是相当困难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为69.1%,石油比重为21%,天然气、水电、核电、太阳能等所占比重为9.9%,而同期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只占27.8%,石油占36.4%,天然气、水电、核电等占35.8%。因此,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发展碳中和技术、碳捕获和埋存技术等,实现煤的清洁、安全、高效利用。另外,充分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二、经济发展的低碳化:结构低碳

经济结构决定能源的消费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2006年第一产业的能耗强度为0.34吨/万元增加值,第二产业为1.73吨/万元增加值,第三产业为0.41吨/万元增加值,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为第一产业的5倍多,为第三产业的4倍多。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经济能耗强度,第二产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为了降低经济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我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从结构上实现经济的低碳、高效发展。

三、社会发展的低碳化:方式低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物质和舒适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2000年生活消费耗能量为14911.83万吨标准煤,2006年增加为25387.87万吨标准,为2000年的1.7倍。主要原因是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等家用电器的普及;城市规划的失误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平均交通距离不断增加,而公共交通相对滞后,使得对私人汽车的需求不断上升。为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通过调整交通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有效削减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调整居住方式,提倡居住低碳建筑和公共住宅。对于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公开其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提高大型建筑能效。

四、技术发展的低碳化:支撑低碳

低碳技术是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包括在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一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部门。低碳技术是实现我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未来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实现我国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为获得低碳技术,我国城市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術,尤其针对提高重化工行业能耗的新技术。

同时,还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由政府带头,发改、财政、国土、环保、规划、建设、交通、公安、农业、林业、园林、工促、科技、教育等部门为成员的低碳城市建设协调机构,成立统一的低碳城市管理部门,统筹低碳城市建设与节能减排项目的实施。成立低碳城市研究会,推广低碳理念,开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等相关领域研究。

2、制定规划,明确任务

加快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建设低碳城市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分别制定低碳产业、低碳社会、低碳交通等相关专项发展规划。

3、政策引导,加大扶持

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先保证低碳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低碳重点工程、低碳产品和低碳新技术推广应用。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和低碳城市研究相关工作。在政府采购、城市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本地化的低碳产品。通过与国内外低碳领域先进单位合作,吸引相关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队伍。

4、加强合作,建立联盟

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以低碳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低碳城市研究会为依托,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国内外先进地区和研究机构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低碳城市发展合作机制和低碳城市联盟。引入“碳税”、“碳排放权交易”等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内的碳排放水平进行经济调节。积极探索“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实施辖域内试点或可能的跨区域试点,成立跨区域交易中心。

5、加强宣传,全员参与

将节能减排和建设低碳城市宣传作为重大主题,制定宣传方案,开展宣传活动。通过产业发展、技术交流等途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树立“低碳城市”形象。主要新闻媒体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低碳城市建设公益性广告,形成政府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居民广泛参与的“低碳城市”建设格局。

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传统的粗放式城市发展模式必须改变,建设低碳城市是这一改变的必然模式和结果,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低碳城市符合节能减排的主题,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加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建设低碳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建设低碳城市有利于抢占全球经济制高点,促进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并且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总之,低碳城市像所有具有先进属性的新鲜事物一样,在开始的推广阶段必然是障碍重重。这里面有方方而面的因素,但是,通过政府和群众的不断努力,建设低碳城市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效益,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城市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建设低碳城市会导致导致一场低碳革命。毕竟在21世纪,国际社会的低碳运动己是推波助澜,波及全球。在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模式的惨痛教训之后,人类终于逐渐觉醒了,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低碳的浪潮必将一浪高过一浪,席卷了各个领域。但是,本文仅从建设低碳城市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掘当前建设低碳城市面临的困难和阻挠,最后分析了影响我国建设低碳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分析有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建设低碳城市寻找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低碳城市建设一定会蓬勃的发展,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低碳的城市中,我们将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这才是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胡普超(1975—),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

猜你喜欢
低碳城市气候变化建议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咸宁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治理路线图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的法治保障研究
电子商务对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
三代人的建议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