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武钢铁道车辆维检现状的建议

2016-05-14 22:07朱静
青春岁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维修制度

【摘要】本文从武钢铁道车辆维修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国内外铁道车辆维修制度的几种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目前武钢铁道车辆检修现状中有待改进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铁道车辆;维修;制度

一、武钢铁道车辆维修的现状

武钢铁道车辆目前的维修状况主要采用计划预防修的大框架,整车定时进行不同等级的维修。此种维修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维修周期过短,在修时间太长。无论车辆运用情况如何,每到定检周期都必须进库进行检修,每次检修各个部件无论状态好坏,均需要分解检修,导致库停时间过长。

2、维修中基本上没有考虑状态修,过剩维修比较严重。所有部件无论状态好坏,均需要按要求分解检修,致使有些好部件或者还可以运用一段时间的部件均不得不维修。

3、维修专业化程度差,“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普遍。每个车间、工种负责维修的车型、部件种类繁多,无法按照流水线组织生产。

4、配件产品质量不高,供应渠道不畅。

二、国内外铁道车辆维修制度的几种新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维修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以可靠性为中心(RCM)”的维修思想和维修制度。但在铁道车辆维修领域内,目前仍然是计划预防修的大框架。整车或大部件定时进行不同等级的维修。多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已使车辆计划预防修体制相当成熟,国内外铁路车辆检修部门在此大框架下,根据车辆的特点实施分层次的大修、换件修和集中修。许多铁路公司在计划预防修的大框架下,实施灵活的状态修,车辆入段后,不再大拆大卸,而是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的履历,通过必要的检测诊断来决定部件是否拆卸、更换或修理。对一些重要零部件严格实行寿命管理。

1、我国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X2000动车组维修模式

1998年我国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从瑞典租赁了X2000动车组在广深线投入运营,担负广州东-深圳-九龙(香港)线的客运任务。X2000列车维修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列车的可靠性和维修设计

从列车设计开始就对可靠性和维修性有严格要求。用户在购置X2000列车时,在合同文本中就写明所要求满足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定量指标,在动车组交货验收时要对这些指标进行验证。

(2)应用LCC方法

应用LCC方法作为选择中标商供货的依据,在供货合同中包括列车LCC的计算和预测结果。也就是说在选择供货商时不仅要考虑列车的购置价格,更重要的是要保证LCC。在设计时将LCC与可靠性、维修性综合考虑。

(3)仍然采用计划预防修的大框架

维修工作按运行里程分为不同的维修等级:6250km的检查,215万km、10万km、30万km和60万km的Ⅰ、Ⅱ、Ⅲ、Ⅳ级检修,120万km的Ⅰ级大修和360万km的Ⅱ级大修。

(4)采用运营维修方法

尽量减少维修停运,除大修入厂外列车维修不脱离运营,充分利用动车组入库的库停时间完成各项修程。具体作法是派一技术支持人员跟车,除随车处理故障外,重要的是向段传输故障信息,使当晚修车组的工作有所准备。同时把检修工作总量分成许多小工作包,每次库停按新编制的计划完成某些小工作包的维修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列车的利用率。

(5)计算机制订维修计划

检修计划由一套计算机软件系统SPLIT来制订。该系统根据当天的运行状况、列车已运行的里程、故障发生的情况和前次维修履历自动制订出本次入库的具体维修内容。

2、奥地利铁路RCM/LCC维修模式

奥地利铁路RCM/LCC维修模式是在美国民航“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RC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代机车车辆比较先进的维修体制。其特点是:

(1)确定重要功能零部件,正确进行维修工作

RCM首先要确定产生的功能故障及其零部件,即要确定其故障会引起的严重后果(对安全性、环境性、经济性)的零部件。维修工作主要针对这些零部件进行。改变过去那种不区分后果严重程度,只针对故障进行预防性维修的模式,从而大大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和费用,有效地克服了“维修不足”或“过剩维修”的弊病。

(2)合理选择维修方式

RCM采用逻辑决断图的方法来确定合理的维修方式,确定有关的机件是采用定期维修、视情维修,还是事后维修,或者报废更换或改进设计,使维修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科学地确定预防维修工作的间隔期和维修级别

RCM是以现场数据资料和试验结果,经过可靠性统计分析后来确定维修工作的时间间隔和维修级别,而不是沿袭传统的规定或经验来确定维修周期和维修级别,则更科学、更合理。

(4)重视维修的经济性

以最低的LCC为目标安排维修,改变过去对LCC要求重视不够,没有定量指标的状况。RCM/LCC维修模式则重视维修的经济性,不但使用可靠性工程的方法分析出现的功能故障、原因、后果和风险,确定避免和消除这些功能故障措施所需的LCC,通过LCC预测分析作出RCM决策。这样利用RCM和LCC的综合策略框架,从可靠性和费用的目标重新安排车辆维修,从而达到最佳效益的目的。

三、关于武钢铁道车辆维修制度的建议

根据目前国内外铁道车辆的维修技术现状,结合武钢的铁道车辆检修实际,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相比于国内外铁道车辆维修制度的现状,武钢铁道车辆维修制度非常落后,尽管近年来武钢铁道车辆维修制度上采取了一些改革创新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逐步推行维修制度的改革,根据各种车型保产性质的不同,逐步减少定时维修模式,加快试行及推广定运行里程检修、状态修等维修模式。同时还应鼓励和引导各检修车间进行分层次、多样化的维修模式的尝试。对于保产重点车型如320t混铁车的维修,可以考虑引进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车辆维修制度体系。

2、减少在修时间,适当延长维修周期。目前车辆各种修程在修时间较长,大年修周期根据车型的不同也应有延长的潜力。车辆维修频繁、修时太长,既降低了车辆利用率,也增加了维修费用,增大了成本。因此,如何减少在修时间应作为修制改革的重点目标来抓,还应研究延长大年修周期的可行性和措施,考虑根据不同车型运用状况和保产性质施行根据运行里程确定各级修程结构的可能性。

3、加大车辆维修方面的科研投入。作为以运输为主的部门,车辆运用、维检是运输主战场,应加大维修方面的科研投入。

4、加强维修理论的系統研究和培训。应重视和加强维修理论的研究,加强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和维修策略的研究,特别是维修经济性方面,有关LCC分析、效能费用权衡分析、维修风险分析及不确定性分析和设备更新决策分析等。

5、在采办和设计中应用可靠性、维修性工程。国内铁道部在购置车辆时,已经开始提出可靠性、维修性要求,将指标写入合同中,并在交货后进行检验验证。因此,制造厂家在设计时,除对机车车辆性能和结构进行设计外,还要进行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试验等。而我们铁路车辆的采办和设计在这方面还没有要求和实施,因而车辆可靠性和维修性得不到保证。因此应尽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在车辆的采办和设计中引入可靠性、维修性指标,进行检验验证,为今后车辆维检提供基础信息。

6、加速和完善诊断技术和维修信息系统建设。建议做一个一年期单车辆数据采集、收纳工作,可以利用春、秋鉴两次车辆普查,建立单车辆维检信息系统,开发维检管理软件,将单车辆信息进行录入、汇总,做到每辆运用车辆的修程都有记录,简化维检推断过程,让维修管理水平得到本质提高。

【作者简介】

朱静(1977—),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

猜你喜欢
维修制度
夏朝
某些单位的制度
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简介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浅析路基工程的养护与维修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