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以学问 养之以良德

2016-05-14 08:37刘德居
甘肃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问人格语文教学

刘德居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问;良德;人格;文明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102—01

教书育人这是中华教育的传统宗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更加需要遵守这个宗旨,为祖国的建设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之才。这必须授之以学问,养之以良德,再塑他们的性格,这才不失宗旨,这才会培养出有健全人格的人才。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写思想明确指出“……在进行语文基本训练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而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这一宗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显得更为迫切。

一、培养敬老爱幼、感恩图报的中华美德。《背影》这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中那充满了亲子之情的感人画面,处处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之情,父子之情水乳交融十分感人。在如今许多青少年身上恰恰很是欠缺的。《散步》这篇散文交织着三代人之间母爱子、子敬母爱母的细腻情怀。我们应通过《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们体味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引导他们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通过《散步》这篇文章引导学生不但要感恩父母,还要做到“为长者折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更宽广博大的美德,使他们认识到遇事不光想自己,还更要想到他人的良好品德。这是多美好高尚的品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背影》作者说:“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经过揣摩,同学们了解到“太聪明”实际是不聪明,作者自责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爱,内心充满愧疚的感情。我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你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在父母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时,有没有流露过与作者相似的想法?现在再想想那时的想法对不对?

二、培养勤劳俭朴的良好生活习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懒惰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也是很严重的。据我和好多家长谈话了解,现在不少孩子在家里只是一味地看书做作业甚至玩耍打闹,不帮助也不爱帮着家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父母都把他们当掌上明珠,一心一意让他们看书考大学。有好多孩子被家人宠惯坏了,使他们养成了一种好逸恶劳的恶习;另外还有好多孩子在勤劳俭朴方面做得也很不够,随手丢弃吃剩的食物,比如在学校里发给他们的营养早餐,有些同学把自己不爱吃的熟鸡蛋当球投着玩,或者扔到垃圾桶里倒掉等等浪费现象让人痛心。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课文《俭以养德》,从理论上讲清“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的道理。让同学们对节俭的重要性,从理性上得到提高。

三、培养坚强的毅力再塑顽强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对个人的成长和将来的成就都是极其重要的。但目前有不少的青少年都显得那么“弱”(在心理上)这也与他们的家庭教育和养成有一定的关系。他们从小生活在安定幸福不愁吃穿的社会中,他们很少受委屈,他们希望一切都是顺顺当当的,没有经过什么磨练,也就经不起任何的坎坷,挫折。面对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对学生们进行坚强毅力和精神方面的培养教育:对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明确“磨难”是人成长的十分重要因素。让他们明白只有树立勇于面对困难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意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道理。

四、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习惯。“讲文明有礼貌”是青少年应具有的道德规范。但这方面的现状令人忧虑。我在和许多家长同行交谈中了解到,在许多同学身上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比如见了尊长不懂得问候,不懂得让座,家里来客人不懂自己该咋做好,随地吐痰扔垃圾,同学之间随便说脏话,更有甚者在课堂上顶撞老师、辱骂老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呢?还得从细微处着手。第五册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提出语言要得体。“得体”有三个要求,除注意场合,注意对象外,还包含着礼貌要求。我于是在这上面大做文章。课堂上布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运用“敬辞”和“谦词”。例如:有不懂的问题,不会做的作业求人帮助解答时,应用什么敬辞?问路时,探望病人时,家中接客时……又各应用什么敬辞?考试测验成绩优秀别人夸奖时,做好事受到表场时……又应用何种谦词?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学问人格语文教学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比多少的学问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一”的学问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