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分析

2016-05-14 12:08林秋香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林秋香

【摘 要】要想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首先就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会把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学习知识。初中化学相对来说比较基础,但是却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中化学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在学生学习知识时,一种是机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另一种则是更加积极高效的自己深入探索学习知识,而兴趣则是实现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进而就能够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成绩也就会得到提升。

1 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中,教师的作用就如同一个中介一样,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最初兴趣也就来自于讲授这门课的老师,所以,老师首先就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相对轻松有趣的学习气氛,这样在学生的心中才能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也就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

1.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把自己与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了解学生的想法,尽力去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当学生犯了错误或是没能完成预先布置的任务时,不要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指责,训斥,注意情绪不要太过焦躁,更多的应该是对学生的鼓励和开导,告诉学生错误的原因以及教导他们正确的处理方法。

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该鼓励学生自己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是答疑解惑而不是死板的向学生灌输知识。例如,在化学课堂中,应该让同学们动手去做实验,在实验中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这样学生们既能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知识,又能在动手实验中产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存留的时间也会更长。

1.2 重视第一堂化学课在培养学生兴趣上的作用

如同对其他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对于一门课程的兴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这门课的“第一印象”,第一次上化学课时,所有的学生都是怀着满心的期待,很好奇这门课程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是不是有意思,学起来是不是很难,因此,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就要把学生们带到一个多彩多姿、神秘莫测的化学世界中,让学生更多的去看到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和不常见到的化学现象。例如,给同学们设计一系列有趣的化学小实验,不同颜色的水倒在一起会变成无色,一根點燃的蜡烛上方套上一个“空”瓶子就会熄灭等,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就会迅速的被激发出来,对实验的现象会充满好奇,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适时的提出一些小问题来让学生们去思考和讨论,学生们脑海里回忆刚才看到的实验场景,自己也不断对这个过程提出疑问,然后再不断思考,去努力弄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实验现象,其中所蕴含的化学原理是什么,之后教师在进行一个简单的解答和引导,尽量浅显的告诉学生们原理,告诉他们今后的学习中会深入的解答这些实验中的问题。这样从一开始同学们就会对神秘的化学世界感到向往,愿意进一步去学习其中的奥秘,这就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以及学习的兴趣。

1.3 强化知识难点的讲授,帮助学生攻破难题

初中化学不止是对于化学现象的解释,还有一些原理性的知识和一些计算问题,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这些难点知识时产生抵触心理,感到学习过程很枯燥,难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用尽量易懂简单的方法和语言,把这些难点融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化整为零,对于化学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等注意日积月累的学习,教师帮助学生们反复记忆,可以编一些口诀等帮助学生更加有趣的记忆这些知识。

2 实验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程从小就有接触,化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开的课程,而且和其他课程比起来,初中化学注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会有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这样学生们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都更加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程固有的这些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2.1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

首先,教师在做实验时就要严格按照标准实验步骤,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所伴随的实验现象,边做实验边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理解学习实验原理,例如,在学到镁这个元素时,为更好的讲解镁元素的特性,教师可以通过点燃镁条,产生类似于烟花的火焰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学生就愿意去探索这个神奇美丽的现象背后的原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讲解其中的化学知识,并且告诉学生类似于这样神奇的实验在化学学习中还有很多,这就能够使学生专注于化学学习中,在兴趣的指引下高效轻松的学习化学知识,教师的教学目的也能够实现,教学任务也能够更好的完成。

其次,有些化学实验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必须讲解整个实验过程,并且强调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认真指导每个学生,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上的错误,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真正把对于实验的兴趣转化成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2.2 通过化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兴趣

化学不仅有有趣的实验现象,而且还是一门存在于现实生活方方面面的课程,与现实生活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同学充分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元素碳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碳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的存在形式,如常见的木炭,石墨再到并不常见的金刚石,都是碳存在的自然形态,而碳元素的化合物就更多了,例如日常中的毫无关联的汽油和香水。当学生听完这些介绍后,就会感到化学的神奇,就更愿意去探索化学在自然世界中的各种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生活场景,通过化学知识来向学生讲解生活中能够用到的安全知识,如向学生讲解灭火器的原理,告诉学生们发生火灾时二氧化碳才是最理想的灭火材料,还有为什么在逃离火灾现场时要捂着口鼻尽量低着身体贴地面走。

2.3 开展课外活动,保持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的学习本身就强调实用性和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有趣实用的课外活动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在活动中学到化学知识。例如,可以教学生一些利用化学原理的小魔术,或者分阶段总结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化学知识竞赛,在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查阅资料,准备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讲座等,在这些课外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亲身参与到学习中,而且能更加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在这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所学知识。

3 总结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认识到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兴趣培养上的重要性,还要重视第一堂化学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耐心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1]林彰颂.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138.

[2]闫秀芳.浅谈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挑战和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119.

[3]吴素芳.培养兴趣教学重视情感效果[J].学周刊,2015,12:226-227.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