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效率策略

2016-05-14 08:39于婧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观念更新知识迁移政治课堂

于婧

摘 要:本文首先谈了备课的问题,其次对教学观念更新有所阐述,接着解读了学科知识迁移、开放政治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等问题,最后以分析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终篇。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备课;观念更新;知识迁移、

一、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

备课是上课前的必要环节,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材就是钻研教材,准确掌握知识点,理清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备学生就是必须首先了解学生,这是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备课的中心是备学生,所以,我们应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品格、方法等各个方面,学生知识的深浅、能力的强弱、品格的好坏、方法的优劣,是教师教学的客观依据。为此,我们要明确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接受度,了解学生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对政治兴趣淡薄,就要想方设法地去培养它、激发它;学生接受知识深浅不一,就要在提问时、布置作业时区别对待;针对学生品格的多样性,表现为情绪波动、意志薄弱等现象,我们在引导时就要做到既有爱心,又讲策略。

二、教学观念更新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走出对研究性学的认识误区,不少教师认为,中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最佳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学好各门文化课,搞研究性学习应放在课外,这是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所产生的顾虑,教师应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的认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和重要意义。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与教师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各种媒体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要重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要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懂得如何做课题。教师要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逐步丰富适合本地本校实际、受欢迎的研究课题的综合性资料储备。

三、关注学科知识迁移

教学中必须以学科综合作为基础和重点,跨学科综合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把握好各个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努力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效率,逐章逐节地梳理各年级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事实,构建各章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把握好三个年级教材结构体系中相关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三个不同角度去说明同一个问题。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把着力点放在加强学科知识迁移、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启发上,从整体把握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跨学科的综合。是在学科基础知识及学科综合的基础上,跨政、史、地三学科的综合,是“综合”的难点。

四、开放政治活动方式,加强合作与交流

政治教学是政治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合作、交流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给学生较多空间,教师就要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宽松和民主的活动环境,引导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大胆地与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例如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小组学习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形式。

五、开放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

政治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合作学习的主体。

1.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一是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变换提问方式,使得问题具有挑战性,例如:你会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吗?请展示你的设计方案。学生从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看到政治,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善学、好学、乐学。二是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激励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学习兴趣得到强化。

2.创设自主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伴随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应在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连串切合学生实际、不同层次的开放性活动,创设自主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所有学生都亲身参与,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提高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使得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

1.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精神。

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要先预习,然后练习,然后自己得出结论。可以说,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这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2.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只负责指引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虽然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一个极致,但教师的作用也是必不可上的,他掌握着学生探究的方向,不至于让学生偏离正确的轨道。还有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针对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提出的不解有效地释疑解惑。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观念更新知识迁移政治课堂
在素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由一道物理题引发的对绳子张力的讨论
几则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讨与反思
观念更新也是技术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