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2016-05-14 00:08本·威廉
中国广播 2016年7期
关键词:听众受访者主持人

本·威廉

采访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很简短的,比如一些片断、只言片语;也有很长的,包括一些一对一的深度对话等等。不管什么类型的采访,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和采访技巧。具体有哪些?为什么在采访当中需要应用这些基本的原则和技巧?

一、深入了解,精心准备

第一,是我自己觉得非常重要,但很多时候人们会忘记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提前跟受访对象进行沟通,跟他们表明这次访谈的主要目的、希望达到的效果。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告诉受访者访谈的大概时长,因为时间不同他们的准备也是不一样的;告诉受访者节目的播出时段,因为这决定了节目的受众到底是谁;还要告知主持人是谁,因为有时候采访的记者和最后的主持人并不是一个人。当他们了解这些信息之后,在回答问题时就更有针对性,考虑到具体的受众,从而给出更好的答案。

第二,收集所有材料,包括这个题目的声音材料、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相关人物资料等。要对受访对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他的背景、对访谈主题所持的立场、基本观点。

下面举一个英国节目的例子。这个节目叫《荒岛唱片》(Desert Island Discs),创办于1942年,至今已经有74年的历史了。节目主要采访一些著名的公众人物或者对于公众生活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受访者的行业背景有多种,包括政治家、音乐家、流行歌手、体坛明星、哲学家等,只要他对公众生活和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就属于采访之列。

节目时长大概45分钟,是一个深度访谈。因为节目叫做《荒岛唱片》,所以一般会问受访者:如果把你扔到荒岛上度过余生,只允许你带七张唱片的话,你会带哪七张。他们就会告诉我们自己的选择,为什么这几张唱片如此重要,它跟自己的生活、职业生涯都有哪些联系等等。

这个节目至今做了74年仍然很成功,它的秘诀是什么呢?我觉得第一点就是能让我们真正地去了解一个人,或者说通过这个节目,听众听到了在其他地方听不到的一些事情。而主持人正是通过采访前充足的准备工作,才引导受访者说出自己的个人生活或者跟个人相关的一些事情。这意味着要把受访对象以前都做过哪些访谈找出来看一看,关于受访对象的新闻报道拿出来读一读,还有关于受访对象的背景材料都要拿出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在正式的采访开始之前一周,节目制片人要把调研的背景资料和受访者沟通。这样反复沟通和了解,不仅让受访者知道了节目组对他的了解;对于制片人来说,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受访者之前没有谈过的话题和内容,从而让节目变得更有意思、更独特。

所以说,想要采访节目取得好的效果,前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些投入,很难做出引人入胜的节目。

关于前面提到的制片人与受访者的沟通,我想强调一下,这里为什么是制片人与受访者进行沟通,而不是主持人。为的是保持做节目过程中的一种新鲜感。如果主持人提前与受访者进行了沟通,就会在受访者脑中留下初步的印象,在正式录制节目的时候,可能就会不经意地提到我们曾经聊过哪些。但是对于听众来说,他们并不了解这样一个背景,就会觉得莫名其妙。

二、不照本宣科,巧用关键词条

我曾经看到过不少的访谈,一些记者完全按照自己提前准备好的采访问题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认真听对方的回答。这就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受访者在回答前面问题的时候已经把后面问题的答案提到了,结果记者又把后面的问题重复提出来。从听众的角度来说,这就属于重复式的访问,听的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这么做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你在跟别人对话的时候,经常看着手上那张采访提纲,没有达到真正面对面的交流。但是我们说采访本身就是对话,对话就是一个面对面沟通的过程,要有眼神的交流,要跟对方互动,如果你只是盯着这样一个提纲,一个一个地问问题,肯定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和感觉。

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把问题写下来,而只写关键词。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不仅有总体的构思,同时具备了一定的灵活性。只要做好了充分的调查准备工作,看到这些关键词脑子里就会反应出它所代表的含义,给我们一个提示。问了第一个问题,对方在回答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听对方回答的内容,并且自然地从受访者话题中含有的关键词引出我们接下来要提问的问题。从而使整个对话更加自然流畅,就好像两个人在聊天。

谈话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做一个听众,这样对话会比较自然,也能根据受访者的谈话内容有针对性地继续发问。当然,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做了很多的背景研究,提前做了很多功课,但在录音的时候没注意音效的监听,整个录音的质量不好,这也会极大影响到节目的播出效果。

三、使节目如《聆听计划》那样轻松自然、触动心灵

《聆听计划》节目大概是四年前在英国开始做的。做这个节目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两个相互认识的人坐在一起,进行一场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一个亲密话题的讨论。所有这些对话内容都会被做成录音文件,作为当代英国人生活现状和生活经历的记录,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对于听众来说,为什么这种形式会如此触动心灵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都会有这些类似的经历,听到他们的故事我们可能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即便没有切身经历,至少是可以理解的,会感同身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个人的体验。如果这个对话是在一个记者和受访对象之间展开,对话就不会这么深入。只有亲人、家人或者亲密朋友之间的对话才会触动我们的心灵。

当然,我们采访过程中不可能对于所有的受访对象都像关系亲密的两个人之间那么了解,那怎样才能抓住《聆听计划》这个节目的成功元素和诀窍呢?一是进行充分的计划和背景研究;第二就是在采访之前尽可能地去了解我们的受访者,了解他们的背景,询问他们身边的其他人;还有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引导他们讲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如果我们前期工作做得非常深入,在正式的采访之前又和受访对象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和他们建立了理解和互信,对话过程轻松自然,采访也会有达到《聆听计划》这样类似的效果。

刚才听到的音频中,两个人之间为什么可以这么深入的交流呢?两位交谈者身份比较特殊,一位是负责为伊斯兰极端组织招募新成员,并训练他们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进行恐怖袭击的;另一位在英国负责反恐工作。如果这段对话是主持人或者记者与受访者之间进行的话,内容可能就不会这么深入和丰富。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借鉴,让访谈也达到类似的效果,同样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度,同样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这里就要引入“专家”的概念。因为做节目总是想听一下专家的意见,期待得到明确的答案或者最新的一些信息。我们在做节目的时候,经常犯一个错误,就是一说到专家,脑子里面想到的就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节目的受众是谁,他们希望听到什么样的信息。有时候,也许某个人并不是这个领域做得最杰出的,也许他的专业知识并不是那么丰富,但是他提供的答案或者信息却是受众最需要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所以,在做节目采访“专家”的时候,始终要思考:对于我们的受众来说,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专家?他们对这个话题了解到什么程度?他们最想了解哪些信息?因为受众需要知道的也许不是最尖端、最全面的知识,而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最有帮助的信息。

所以,我并不建议采访的时候给受众提供太多技术层面复杂的细节,而是提出一些更实用、受众能够理解的东西。

总之,我最想跟大家强调的就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一是要有好奇心。对于受访者,要好奇他们是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在工作当中擅长什么、现在在做什么等,怀揣着这种好奇心我们就能问出好的问题。第二要有健康的质疑精神。所谓健康的质疑精神,就是不要对采访对象说的话偏听偏信,不要盲从,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进行追问。

猜你喜欢
听众受访者主持人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