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寻根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6-05-14 19:41李薇

李薇

摘 要:寻根文学作为八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和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寻根文学本体出发,指出寻根文学在自我发展上先天不足,缺乏完整的理论建构,并在迷恋西方文学和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构中陷入到矛盾悖论当中,加之寻根文学作品缺乏内涵而理论批评骤热,这使寻根文学在浮躁和喧嚣中存在迷失自我的现象,对于寻根文学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解读和分析对我国文学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寻根文学;理论建构;矛盾悖论;价值反思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64-03

寻根文学作为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学思潮,对文学的转型和发展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文学分析和创作,对我国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寻根文学自身的建构和文学外部的发展看,寻根文学在理论建构和基本属性上还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寻根文学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具有模糊性和无限的囊括性,在写作思路上呈现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和符号,用西方文艺理论进行分析和解构的状况,这种艺术化的自我掩饰从某种程度上使寻根文学深陷到自我发展的悖论当中。特别是从寻根文学的外部发展看,寻根文学的创作实践远远落后于寻根文艺理论的批评,这种创作上的缺失和批评上的骤热使寻根文学在发展中逐渐削弱了文学自我发展和艺术建构能力,文学本身的文本属性弱化,这也是寻根文学走向自我迷失的重要原因。

一、寻根文学缺乏完整的理论建构

韩少功在寻根文学理论建构的重要作品《文学的根》中指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说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1]这是其整篇理论文章对寻根文学最直接的表述。在当时西方文艺思想和观点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这种国外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带给中国作家的冲击是巨大的。中国作家在国外“先进”文艺理论和自我比较的落差中审视着饱受摧残、残破不堪的中国文化,希望效仿西方文学从本民族内部挖掘文学资源进而通过整合和艺术加工走向世界的现代文学发展模式,在此同样希望用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向现代文化发展注入活力,进而实现民族文学的复兴和文学现代化的发展,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文化的复兴并不是一蹴而就,特别是中国文学在文革时期已经饱经仓沧桑、处于死亡边缘的状态,从现实情况看,单纯的一种理论体系和一种方式是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文化上的不利和被动局面。从这方面看,寻根文学显然有些操之过急,它把文学寻根与文化振兴从某种高度上进行了默契的联合,把与文化根源和文化发展相关的文学作品都纳入到自己的文学理论中,即“事关文化就要寻根,事关传统就是寻根”。正如八十年代中期寻根文学对自身理论的界定一样:“可以是一种民族的感情和文化氛围,也可以是地方风情民俗心理结构;可以是对民族性格、国民精神的一种新的发现、解剖,也可以是人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爱情婚姻观念的理性思考;可以是民俗学、地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的,自然也可以是社会学的;可以是肯定角度的审美观照,也可以是否定角度的审美观照。”[2]这里需要关注的并不是宏大抽象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维度,而恰恰是一系列“可以”的使用,这种看似无所不包似的容纳说明寻根文学的底气不足,经不起推敲。这就必须要回到关于寻根文学建构最初的命题即什么是根?怎样寻根?寻什么样的根?寻根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些在寻根文学的理论中都是只言片语和模糊定义,让人无从拾捡。特别要指出的一点是被纳入到寻根文学代表作阿城的《棋王》比寻根文学概念的提出早了近一年的时间(阿城《棋王》于1984年发表于《上海文学》第七期,而韩少功《文学的“根”》是1985年6月发表在《作家》杂志),这种被动归类的方式显示出寻根文学在整体创作上的不足,希望用囊括法扩大自身存在的吧内涵和外延让自己在八十年代世界文学潮流涌入和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浪潮中引起关注并生存下来。特别是在后来文学寻根和文化寻根在概念上的混淆使得二者纠缠在一起,辨不清你我。寻根文学仅仅在文学理论上慌忙地想与世界接轨,并迫切希望中华文化在自己手上复兴的、在中国文坛上立足的急躁情绪使寻根文学口号式的理论建构方式缺乏完整地、符合中国文学发展本土化和时代性的理论基础支撑,使得寻根文学在发展过程中走入了“迷雾”之中。

二、寻根文学创作笔法的矛盾与悖论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指出:“万端变化中,中国还是中国,尤其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层精神和文化物质方面,我们有民族的自我。我们的责任是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来重铸和镀亮这种自我。”这里明确指出寻根文学要探寻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并把优秀的成分发扬光大实现文化复兴。但是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作家还是对国外现代文学思想情有独钟,甚至陷入到一种文化狂热当中,“介绍一个萨特,介绍一个海明威,介绍一个艾特玛托夫,都引起轰动。连品位不怎么高的《教父》和《克莱默夫妇》,都会成为热烈的话题”,这说明文学发展的偏引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西方文学,具有极端色彩。这种对西方文化的狂热情绪是整个八十年代文学发展的主要现象,寻根文学的作家和作品也没有逃出外国文论思想的崇拜和苑囿。但是寻根文学在文学的建构和处理上采用了“韬光养晦”的生存策略,即一方面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探寻,找到寻根文学创作的源泉和有力支撑点,同时又不能在文学实践中直接使用西方引进的文艺理论和创作方法,所以只能在包装和迷惑中“暗渡陈仓”,这种特殊的用心良苦使寻根文学不像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那样直抒胸臆,表露情感。但是当寻根文学在自我的理论建构和发展中“惊奇”的发现那些原本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已经是“阻碍时代发展与进步的沉重包袱”,但既是寻根,又要对传统文化有所保留和依靠,这就形成了文学创作上的悖论。正如阿城在《文化制约着人类》所说:“新时期的寻根作家们是如何“赖皮”地处在一种极为尴尬、极为无奈的文化境地的。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积习的重负”,却还是得用一种极为顽固的方法捍卫它们的存在,这是寻根作家们最为真切也最为痛切的写作体验。”[3]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寻根文学由赞美传统走向批判传统的重要原因。从寻根文学的作品创作看,“作品中对传统民族文化长久积淀下的沉重的负面因素的暴露与批判以及对理想的溃败与失落的书写却成为了寻根文学的真正主流”[4],这种悖论一直存在,并且无一例外地借用了中国本土化和地域化的生活环境,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是极富创意中国式的如韩少功《爸爸爸》中的丙崽、王安忆《小鲍庄》里的捞渣、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但是其小说的创作实质更多的是用西方现代性的文学批评和拉美魔幻现实来拆解传统和解构历史,以求获取注意达到主题升华和提高,这样的文学寻根方式大都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质疑,和之前“重铸和镀亮自我”背道而驰。尽管对此寻根文学的作家们都是缄默不语,甚至是有意在避免这样的定义和解读。但这种迷惑式的包装和文化的质疑在寻根文学的作品里真实存在,所以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留给寻根文学的不是源泉和支持,恰恰是文化发展的自我悖论和价值思考。这就注定了寻根文学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向传统的回归,更多是借用传统的符号和宣传口号搭建起符合读者和时代需要的阅读视野,其实质更接近西方文学思想在中国的一种文化变异。

三、寻根创作遇冷与文艺批评骤热

从寻根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情况看,出现了寻根文学创作作品贫乏和寻根文艺批评持续增长的局面。寻根文学的作家在文学理论基础的薄弱和文学创作上陷入的悖论使他们自身无所适从,这就使寻根文学没有出现太多的文学精品,在前期颇有影响的《棋王》也是被动地纳入,后期《爸爸爸》和《小鲍庄》因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也使寻根文学备受争议,这就使寻根文学作品的数量并不多。再加上寻根文学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正像《文学的根》大加赞扬说:“乡土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更多地属于不规范之列。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等等,其中大部分鲜见于经典,不入正宗,更多地显示出生命的自然面貌……在一定的时候,规范的东西总是绝处逢生,依靠对不规范的东西进行批判地吸收,来获得营养,获得更新再生的契机。”这种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和写作并不能从总体上实现对中国文学和文学寻根的构建,同时这种有意规避主流意识形态的做法在当时并不被读者所接受,因而这种创作思路和方法在创作实践上并没有得到作家自身的关注和读者的支持和拥护,反而是在自我挣扎当中形成了文学创作上的“失语”状况。但引起注意和重点关注的是寻根文学创作上的匮乏和寻根文学的理论批评之间存在这巨大的反差。寻根文学解读的文艺理论骤然升起,从1986-2014年寻根文学与伤痕文学论文发表数量对比来看寻根文学建立之初到现在从未间断,并始终保持着持续增长、雄踞一方的研究态势。

可以说正是由于寻根文学无所不包的模糊性和中体西用的悖论性让文学理论批评具有了多元性解读和文学思考,这种“多元性”使得文学理论批评在寻根文学的研究范围既可以从传统到现代,又可以从东方到西方,凡是和文化相关或者说和寻根文学有沾染的文学创作都可以冠以寻根文学的名称加以解读和批评,各种解读方式和评价体系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如世俗精神、现代意识、政治无意识、民族建构、魔幻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亚文化崇拜等等,再加上寻根文学在口号的宣传力主回归民族环境和民族精神,寻根文学自我个性创作和个性批评的崇尚在文化和民族的高度上实现了与政治意识之间默契的沟通和平衡,形成了一种政治的“躲避”与呼应。可以说,寻根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胜利,但是这种胜利不是文学创作对文学本体和民族文化复兴的胜利,而是八十年代以后更多地使用西方的文艺理论进行照搬和套用来解读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以及忽略文学自身转而向文化方向延伸的扭曲式解读。这种胜利也从某种程度上使寻根文学研究与现实的、意图要建构的寻根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相互脱离的关系,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重铸和发掘的既定目标。

尽管寻根文学在自身的建构和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伴随着寻根文学的产生、创作和发展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制约寻根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要对寻根文学进行全面的否定和单纯的解读,而是应该在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在新时期恰当处理好文学自身与文化、社会、政治、市场之间的存在变化和制约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文学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1).

〔2〕邝邦洪.新时期小说创作潮流研究[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3〕阿城.文化制约人类[J].文艺报,1985,(7).

〔4〕刘庆英.“寻根”与“失根”的双向悖论——试论寻根文学的内在矛盾[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责任编辑 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