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涅盘,三世诸佛

2016-05-14 20:42刘洋
青少年日记 2016年6期
关键词:普度众生小孙女涅槃

刘洋

我读一句,你读一句。“观自在菩萨。”“观——自在婆萨——”“能渡一切苦……真实不虚。”“能渡——一切苦……真是——不虚——。”“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久经涅槃——,三世诸佛——”

昏黄的灯光闪烁不定,一圈淡黄的光晕笼着灯下一老一少。外甥囡的父母忙,一出生就托付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里。囡囡五岁了,阿婆想,就让她读书认字了。村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野人,阿婆便只能拿出“心经”——山人的信仰,一句一句让小孙女跟着读。

小孙女趴在阿婆的大腿上,眨巴着眼睛,学电视里的小人摇头晃脑地读,把最后一个字的尾音拖得老长老长,不知道读错了多少字。

问:阿婆,什么叫“能渡一切苦”呢?

答:佛普度众生,苦的事情啊,都会过去。

问:阿婆,我的娃娃破了,我好难过,婆萨会渡吗?

答:当然会,好孩子,有阿婆啊。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我四年级,刚刚有点懂得人情世故。

“什么!他逃出去了,十五万啊,我们拿什么钱还给银行!早知道就不该拿房产证给他做担保……”一阵暴风过后,妈妈瘫坐在沙发上,脸色煞白,声音带着哭腔。

爸妈开始四处借钱。我还小,不知道高傲的妈妈是如何低声下气放低姿态地开口,不知道刚强的爸爸是如何猪耳挠腮面红耳赤地一次次开口——我想借点钱;我只知道,银行的催促越来越急,爸爸抽的烟越来越多,妈妈越来越沉默,我问妈妈:“换不上钱会怎样呢?会被银行抓走吗?”妈妈强挤出一丝笑容:“不会,只是我们的房子会被拍卖……”妈妈声音渐渐轻下去,非常缓慢地环视了我们的家一周,眼里泛起泪花。我说:“妈妈,我怕。我怕我们被赶出去,怕我们只能睡大街。”妈妈说:“不会的,有我和爸爸。”

幸好最终,银行再没打电话来,房子保住了,却留下了沉甸甸的债务。

我默默庆幸,庆幸我还有我的小床可以胡乱倒腾。小时候阿婆教我说:能渡一切苦……究竟涅槃,三世诸佛。我能读准了。

时间公允地流逝,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幸或不幸而停滞不前。年关到了。

真的是“年关”,家底几乎已掏空,但爸妈仍是凑足了钱,备了厚厚的年货。妈妈说,外公外婆也很辛苦,你以后也一定要对他们好,不管多苦多艰难,我郑重地点点头。

晚上,全家一起出门走亲戚。山村的风是甜甜的,吹散心中些许忧愁。爸妈手中的礼品越来越少,我的口袋越来越鼓——老人都喜欢给小孩塞一把零嘴。来到最后一家,我停住了,扯扯阿婆的衣角,问:“他们的儿子骗了我们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给他们送东西?”阿婆说:“他们也苦,儿子不在,他们也需渡过这些苦。”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走进门,看见两个孤单的老人,沉默地坐在火炉旁。看到我们进来,忙起身,只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佝偻着背,似乎快要折断。塞给我一把陈年的糖。

生活恢复正常,伤痛终会过去。

现在我明白《心经》的内涵大概就是四个字:普度众生。而佛就是我,我就是佛。心存悲悯,一心向善,用无差别的爱来渡一切苦,一切真实不虚的苦,不管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别人身上的,不管是对我们有恩还是对我们有欠。人总是要经历些刻苦铭心的痛才能明白些什么,父母和阿婆便是我最好的引路人。正如释迦牟尼佛究竟涅槃,终在菩提下顿悟成佛。

曾看到一句话,觉得甚符“心经”的内涵,叫“爱你的敌人”。对于亲人、友人、爱人,我们当然会爱,然而对于仇人,敌人以及他们的亲友,我们也要爱。佛说,众生平等。他们只是被杂念蒙蔽了心灵,因而迷失了方向。他们只是需要一盏温暖的明灯。佛说,有因必有果,因果循环。我不能说善必有善报,但于己无憾,对人无愧。比如曾经一度很困惑,为何日本人在接受了一次次强烈谴责,仍要乐此不彼地参拜靖国神社?诚然,歪曲历史事实是可耻的,然而逝者已矣,杀人时他们是魔鬼,逝去后他们只是可怜的游魂,也需要终极关怀。渡善固然是善,渡恶方位真正大善。

我读一句,你读一句。

阿婆拿起《心经》,放在眼前,远远近近调试,直到看清楚字。阿婆老了,眼睛花了,看不清楚字了。当年的小娃娃出落成大姑娘,靠着阿婆。明亮的灯光笼着一老一小。

“能渡一切苦。”

“能渡一切苦。”

“究竟涅槃,三世诸佛”

“究竟涅槃,三世诸佛”

神鬼本无别。“神是被敬畏的鬼,鬼是被驱逐的神”。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迷信。但是我想说,与自己读《心经》,参透的是人生,与家人读《心经》,参透的是生活。

浙江省新昌中学越新文学社

指导老师: 何文魁

猜你喜欢
普度众生小孙女涅槃
除非在小朋友的监护下
一座翻不过去的山
Unique New Year
被赋能后的企业能否涅槃重生?
分析《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
无 辜
塑料瓶的涅槃
我家有个小精灵
观自在
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