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型材料作文的立意技巧

2016-05-14 03:41毛月琴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苦学扁鹊乐学

思辨型材料作文使用的材料相当广泛,有的是名言,有的是诗歌,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生活事件,有的是社会现象。这种材料作文,不管采用哪种材料形式,都在材料中给学生提供对立而又并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观点。学生要明确作出判断和取舍,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形式的材料作文,学生该怎样审题立意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抓住关键词语

在思辨型作文的材料中,常常出现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词有着特殊的意义,即比喻义或者引申义。抓住这些关键词语作为突破口,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材料的立意。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提起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有人想到的是悬崖绝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写一篇文章,字数八百,自定文体。

这是一道思辨型材料作文题,在审题立意时,要抓住三个有比喻意义的关键词语――空谷、栈道桥梁、悬崖绝壁。“空谷”比喻人生遇到的困境,诸如陷阱、灾难、迷途、险境等;“悬崖绝壁”比喻人生的恐惧、低落、失意、绝望、颓唐等消极心态;“桥梁栈道”比喻人生的希望、理想、信心和力量等积极心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就可以确立材料的立意了。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观点:1.面对艰难险阻,我们要勇往直前;2.要满怀信心,才能走出人生的绝境;3.我们要用乐观的态度对待险境。

二、抓住关键句子

在思辨型材料作文中,有时出会出现一个关键的句子,或点明或暗示材料的意义。这个句子大多出现在语段末尾。如果抓住了这个关键句子,也就抓住了材料的蕴含的意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在高中阶段,有的老师提倡学生苦学,要学生用汗水换来成绩,而有的老师提倡乐学,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得成绩。对于他们的做法,人们褒贬不一。作为高中生的你,有何看法,有何感悟。请你根据材料,确定立意,写成文章,字数不少于800。。

在这道材料作文题中,有一个关键句子,那就是“对于他们的做法,人们褒贬不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苦学和乐学,有同意的,也有反对的。据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立意:1.我赞成苦学;2.我们反对苦学;3.我赞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4.我不同意乐学;5.要把苦学和乐学结合起来;6.乐学和苦学是互相转化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三、分合并用法

思辨型材料作文通常介绍两种相对的方面,我们既可以根据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立意,也可以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立意。请看下面的例子:

假如你要走得远,就几个人一起走;假如你要走得快,就独自一个人走。”这句话富有很深的思想意义,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

这是一道名句式思辨型材料作文题。这个句子是由两个对立部分组成:一个是说怎样走得远,一个是说怎样走得快。我们可以先分别对它们进行立意,然后再把二者结合起来,再进行综合立意:

1.根据第一句“假如你要走得远,就几个人一起走”,我们可以这样立意: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达到远方;或者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2.根据第二句“假如你要走得快,就独自一个人走。”我们可以这样立意:甩开包袱,轻松前行,才能走得更远。

3.我们把两句话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可以作出如下立意: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适合自己的办事方式和策略,即需要走得快的就独自走,需要走得远的就结成群走。

四、多角度思维

有些思辨型作文材料,所包含的意义不是一个,我们必须运用多角度思维法,找出它的全部立意,然后从中选取一个适合自己的立意进行写作。一般说来,如果材料中介绍几种人物或事物,就可能有几种立意角度。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传扁鹊兄弟三人行医治病,大哥擅长防病,在未发病之前把病消灭,结果病人老是说自己没病,结果天下不知道他的名字;二哥擅长把病消灭在初露苗头之际,结果名声传遍乡里;扁鹊善于在人病将死之时,让人起死回生,结果名闻天下。请根据材料所包含的意义,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

这个材料介绍了三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大哥、二哥和扁鹊。他们的行医治病的做法各不相同,带来的评价也不一样。我们可以以此为角度,分别进行立意。

从大哥的角度,可以提炼出观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防微杜渐。从二哥的角度,可以提炼出观点:要把祸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从扁鹊的角度,可以提炼出观点:救人于危难之时,方能受人称赞。从三个人综合起来的角度,可以提炼出观点:防患于未然,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或者人们的评价不是判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

毛月琴,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猜你喜欢
苦学扁鹊乐学
神医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第二十二回 盘丝岭遇蜘蛛侠 苦学古文文采佳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成语故事系列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刺股苦学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