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痹膏的提取工艺研究

2016-05-14 12:13刘凤乐杨忠进谢建苗王蕊蕊高文全��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提取工艺

刘凤乐 杨忠进 谢建苗 王蕊蕊 高文全��

摘要:目的 优选通痹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倍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3个因素,以提取物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即加水倍量12倍,煎煮时间90 min,煎煮次数3次。结论 通过验证实验,通痹膏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所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浸膏得率较高,能够较好的保证有效成分提取率。

关键词:通痹膏;正交实验;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73-03

通痹膏是根据本院临床验方所研制的院内中药制剂,由忍冬藤、透骨草、木瓜、桂枝等药物组成,用于中老年风湿痹痛,腰腿疼痛等病症。痹证[1],正如《素问·痹论》所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是因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症状的病症,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其病机主要是气血闭阻不通,肌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西医治疗痹证所采用的方法是抗炎镇痛与激素治疗,重点是解除患者的症状,如疼痛、肿胀、功能缺失;而中医则侧重于病因、病机治疗,如祛风、除湿、散寒、活血、通络、扶正等,尤其是西医的激素治疗与中医的扶正治疗几乎是正相反的,一个是运用免疫抑制剂;一个是增强免疫功能。而且西药治疗痹证会带来些许副作用,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不宜长期使用。通痹膏外敷于局部,经透皮吸收后控制和缓解疼痛,标本兼治,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比较合适。为更加方便患者的携带使用,改变原有应用方式,对通痹膏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该剂型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R423DCN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DV215CD电子天平(奥豪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MB54卤素水分测定仪(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C21-ST2118电磁炉(广东美林生活电器有限公司);SUPERwscYLRO-3000MZ水处理系统(谊利广州有限公司);H.H.S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医疗器械五厂)。

1.2 试药 药材购于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分公司(由中药库采购,经赵爱梅副主任药师鉴定均为合格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方法的选择 结合临床应用经验和生产条件,组方药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贵重药材或主要化学成分不宜煎煮药材打成细粉入药,另一部分主要含有机酸类、皂苷类等极性较大成分药材采用水煎煮。

2.2 L9(34)正交试验的设计[2~5] 根据煎煮法的条件选择加水倍量(A)、提取时间(B)及提取次数(C)3个条件为考察因素,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均取3个水平,以提取物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表见表1,L9(34)正交实验安排表见表2。

2.3 稠浸膏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卤素水分测定仪测稠浸膏水分含量,该仪器可用来测量任何物质含水量。

2.3.1 卤素水分测定仪的操作原理 该仪器的操作是根据热解重量原理。开始,仪器测量样品重量,内部的卤素加热单元和水分蒸发器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仪器持续测量并显示结果。干燥完成后,结果以水分含量%、干重%、重量和回潮率%显示。

2.3.2 水分测定仪测量条件 ①温度程序:阶梯;②干燥温度:0~4 min,升至200℃,4 min后降至105℃;③关闭模式:60 min;④测量时间:5 min。

2.4 浸膏得率的测定 按照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分别精密吸取9组实验一定体积的提取液,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加热浓缩至稠浸膏(含水量约为40%~60%),转移至水分测定仪,测出含水量,计算出浸膏得率。

2.5 工艺流程

2.6 提取工艺优选[6~8]依处方组成配比称取药材,先浸泡30 min,然后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进行煎煮提取,将煎煮所得溶液浓缩得浸膏,分别计算浸膏得率,分析结果见表2,表3。

结合极差分析表和方差分析表,以提取物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各指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A>B,提取过程中提取次数对试验结果有极显著性影响,加水量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提取时间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结合K值越大的工艺条件越有利于浸膏的提取,确定通痹膏提取条件为A3B2C3。

2.7 验证实验 按最佳工艺条件A3B2C3进行验证实验,两次实验平均结果为17.297%,实验结果较为理想,说明该工艺条简单可行。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从生产的综合效益出发,考虑到节能降耗、缩短生产周期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

2.8 追加实验[9~10] 由直观分析表和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显示3个因素的最大K值都落在最高水平上,由于提取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对加水量和提取次数这两个因素分别进行追加实验,即在最佳提取工艺 A3B2C3基础上分别将加水量12倍换为14倍和将提取次数3次换成4次,2组实验,分析结果见表4,图1。

由表4可以看出,14倍量水和提取4次2组实验的浸膏得率与2次验证实验的平均浸膏得率17.297%相比并无显著差异,结合图1,可以看出,加水量10倍以上变化趋势渐缓,提取次数趋势变化也放缓,综合考虑实验的严谨性、实际生产的合理性,多次提取有可能含大量杂质,所以就不再继续追加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

3 讨论

3.1 提取方法的讨论 通痹膏是由忍冬藤、桂枝等中药组成,其部分药材为贵重药材、脂溶性有效成分含量较多,部分药材为含有机酸类、皂苷类等极性较大有效成分,鉴于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有效溶出,考虑了几种提取方法,包括水提醇沉法、超声提取、微波提取、乙醇回流提取、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因为是医院制剂,仪器设备不足,没有乙醇提取和回收装置,结合临床用药方便及疗效,最终选择将贵重药材和脂溶性有效成分含量较多药材打粉,含极性较大有效成分药材用水煎煮。并且,药材浸泡30 min的吸水量,经多次实验验证可忽略不计。

3.2 评价指标的选择 通痹膏组方由将近20味药材组成,组方复杂,且“君药”均以粉末入药,提取部分药材多为“臣、佐、使”药,含有10多味药材,无法确定具体以哪一个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作为评价指标,最终选择水煎煮经常采用的提取物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

3.3 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 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结果显示3个因素都落在最高水平上,只有加水量和提取次数对实验有显著性影响,而提取时间对实验无显著性影响。所以就在加水量和提取次数上对实验进行追加,结果显示与最佳提取工艺(A3B2C3)无显著差性异,再从生产的综合效益出发,考虑到节能降耗、缩短生产周期等因素,最终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为A3B2C3。为医院制剂通痹膏的申报和生产提供了相应依据。

参考文献:

[1]柯年美,柯晖,王小云.痹证的中医治法及常用治痹中药的功效与运用比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41-142.

[2]宣伟东,袁志仙,成熙.正交试验法优选生姜抗晕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7):53-55.

[3]熊迎春.正交试验法优选止痛消炎膏提取工艺[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3):97-98.

[4]钟小群,李艳,王丽静,等.正交试验优选丰城鸡血藤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草药,2009,40(7):1066-1068.

[5]李克,王曙东,吴龙琴,等.多因素正交试验法优化忍冬藤提取工艺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27(20):39-41.

[6]许树军,邹淑君,王冬梅,等.桂苓五味甘草汤煎膏剂提取工艺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2,40(3):115-117.

[7]赵剑,蒲清荣,陈玉兰,等.肾纤康颗粒水提取工艺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1):34-36.

[8]赵剑,王桥,黄锐,等.正交试验法优选茵陈四苓颗粒水提工艺[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36(5):455-457.

[9]都述虎,夏重道,付铁军.龙薯蓣总皂甙水解条件的优化[J].中成药,2000,22(9):608-610.

[10]祝星,富志军,朱鹃,等.巴布剂提取、工艺研究[J]海峡药学,2012,24(8):46-49.

(收稿日期:2016-04-15)

猜你喜欢
提取工艺
齿瓣石斛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薏苡仁酯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滴丸的制备
微波辅助提取香椿叶中黄酮成分工艺研究
蒲公英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正交试验法筛选白虎定喘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麒麟尾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祁山药醇提物提取工艺研究
荠菜香精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