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哈萨克民歌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初探

2016-05-14 13:26薛伟
艺术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哈萨克民歌互联网+

薛伟

摘 要:“互联网+”成为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名词。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哈萨克族有着丰富的民歌资源,将互联网与哈萨克民歌相结合,对保护、传播、传承哈萨克民歌及音乐文化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哈萨克;民歌;数字化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成为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名词。“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与电子、金融、交通等领域的结合已取得丰硕成果,为人们的生活带了许多的变化和便利。

1 音乐数字化相关研究的现状

国外很多大学建立了在线音乐数据库系统,如“美国数字图书馆项目(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DLI)”、印第安那大学创建的大型数字音乐图书馆等。我国有关音乐数字化方面的研究和项目建设已有20余年的历史,并且越来越得到广大学者、高校和政府部门等的重视。国内许多音乐学院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积极推进了区域民俗特色资源馆(库)建设。例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当代乐器表演艺术家数据库”;西安音乐学院“西安鼓乐(长安鼓乐)数据库”;“陕北民歌特色数据库”;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道教音乐资源库”;天津音乐学院“北方二人转视频数据库”;四川音乐学院“羌族民间音乐数据库”;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文化资源库”等,国内其他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所开设学科专业设置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特色数字平台的开发上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2 “互联网+”哈萨克民歌数字化保护设想

哈萨克族地处西北边疆,是以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有“歌声和马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民歌在哈萨克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2011年5月,哈萨克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少数民族民歌的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往往需要到图书馆、音像店、不同的网络中搜集相关的音视频资料,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查找上。将互联网与哈萨克民歌相结合,是将走在时代前沿的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建立哈萨克民歌数字化平台,以哈萨克民歌的历史发展和当代呈现为切入点,将哈萨克民歌资源搜集、整理以数字化平台的形式整理、保存。并通过互联网面向广大群众,通过对哈萨克民歌数字化平台的研究与开发,建立起一个具有通用性、小规模的民歌资料数据库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文献资料、资源的保护、传承方式,在方便教学、科研资料的查询和管理的基础上,使哈萨克民歌研究和教学工作逐步走向现代化。

3 “互联网+”哈萨克民歌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的思路

3.1 哈萨克民歌资料的收集

哈萨克民歌资料的收集包括文字资料:涉及哈萨克民歌方面的专著、期刊、手稿、报纸、重要会议记录、论文以及其他各种文字资料等;图像资料:包括哈萨克民歌的各种乐谱、歌唱家、民间歌手的照片等;音像资料:包括哈萨克民歌的各种现有演唱音像资料和对传承人的走访视频资料等。资料收集是否全面、完整决定了数字化平台质量的高低。

3.2 哈萨克民歌资料的加工整合

资料收集之后的加工整合、分类编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着数据库的使用。为了便于搜索和上传,应将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编码归类。把存储的原始的、传统的资料转化为信息资料数据库;对搜集到的每一首乐谱进行扫描、图片上传;将唱片、磁带、CD转换成MP3格式上传;对于采录民间艺人演唱的歌曲,为了便于用户明白歌词内容,将数据库的音频加上显示哈、汉歌词或歌词大意的功能,使数据库更加人性化。

3.3 哈萨克民歌数字化平台的设计

应用程序的选择是哈萨克民歌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核心。首先,选择方便增加、改写、便于完善数据库内容的应用程序,同时在内容表现上更加直观,便于对资料进行查询和检索,便于整合资料。其次,数据标准化问题。将原本形式上、性质上不同的资料格式转化为统一的、严谨和规范的数字资料格式,形成可利用计算机查找歌曲的统一的数据集成体。再次,直观界面的设计。直观界面能否全面反映哈萨克民歌资料的全部内容,其次能否简便快捷地检索出库存中的相关资料,通过直观界面不同层次的菜单,简便快捷地检索出数字化平台中储存资料的全部内容,是影响哈萨克民歌数字化平台应用的关键性部分。

4 “互联网+”哈萨克民歌数字化保护研究的意义

4.1 有利于哈萨克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利用数字技术的记录、保存、阅览、检索、共享等功能,对哈萨克族民歌进行搜集、整理,对文字资料、图像资料、音像资料进行分类保存,整理、分类、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求真理的过程。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广大群众,以期达到保存和传承少数民族民歌,发展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目的。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研究也为哈萨克族其他音乐形式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4.2 为哈萨克民歌研究和教学提供便利

以“采集整理哈萨克族民歌资源,传承与保护哈萨克民歌文化”为宗旨,从实用与满足需求出发,面向教学、科研和社会需求进行构建,一方面服务于新疆乃至全国音乐专业师生的教、学需求,满足哈萨克族民歌音乐文化整理与传承的需要;另一方面,服务于社会上不断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满足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对哈萨克民歌资源使用需求的同时,对其实施保护。

4.3 拓宽推动哈萨克民歌文化的传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但拓宽了艺术传播的途径,还催生出了新的艺术形式。互联网传播的力量无处不在,互联网作为传播新媒介,具有传播地位基础化、动力化、泛在化、生活化等特征。“互联网+”哈萨克民歌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会将哈萨克民歌带到更多人的身边,让更多的人了解哈萨克民歌,感受它的美。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随时随地享受各种资源。借“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和强大动力,与哈萨克民歌文化相结合,为哈萨克民歌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助推哈萨克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晓丽.“互联网”时代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嬗变[J].当代文坛,2016(1).

[2] 朱同,李小戈,陈亮.我国主要音乐艺术专业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纵览及展望[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3).

[3] 马东霞.关于高校数据库之建设——以西安音乐学院陕北民歌特色数据库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4).

[4] 李小莹.“互联网”时代的音乐数字化生态发展[J].人民音乐,2016(2).

猜你喜欢
哈萨克民歌互联网+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一件与卫拉特人有关的清代哈萨克文档案文书研究(哈萨克文)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