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2016-05-14 16:10王珺
艺术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就业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分析我国服装设计专业发展及专业的新要求,就业导向成为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就业需求的引导之下,革新教学思想,转变、优化教学理念、理论,完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师资,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从而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做出改革。通过教学的革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更多适用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关键词:就业;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1 我国服装设计专业发展及专业新要求

我国服装设计专业开始于1985年,全国少数高校开设服装设计、工艺等相关课程。进入90年代后,国内的服装设计专业迎来了较快发展的一个时期,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纷纷调整教学模式,迎合市场需求,终于提升了一定的教学水平。如今,服装设计专业已然成了兼具艺术性、实践性以及技术性的综合性门类,需要培育出具有相应艺术素质及专门性技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可是在许多高等院校的实际课程教授当中,通常只关注了设计方面的艺术性却忽视了技术的实际操作性及现实价值。教育活动应当依据社会和公司的诉求情况,将就业当作指导与基本指向,培育出与服装行业诉求相符的具备相应技能及创造力的人才。若要达成这一目标,各个院校必须对各自相关的培育规格展开相应的调整与完善:高素养、厚根基、强实力以及善创新。当前时期就业局势相当不乐观,社会逐渐改变对人才诉求的基准,这样的诉求逐步从对高校学生智力的依赖转向了对实际运用价值的依赖。高校的教学改革,试图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适应企业及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2 就业导向下的服装设计教学要求

2.1 面向市场需求,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在认识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很多高校纷纷改变一味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中的思想,而是放手鼓励学生走入社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方面的需求。学生亲身体会实践课程的关键性以后,将会更加自主地投入到相关课程的探讨与研习当中,持续增强各自的手工操作力,从而更好地与社会诉求保持统一。基于企业对服装设计者的专业能力的诉求,全面剖析与这种诉求相对应的关键点和技术诉求,集中调整有关的授课内容,创建出专门性的课程系统。合理地划分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实践课的比例,适当增加实训课的比重。梳理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核心课程、精品课程为中心,精心打造学科优势,整合好教育资源,拓展办学思路,让学科发展朝更健康、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2.2 调整教学师资,引导学生就业

服装设计作为时尚产业,必须不断推陈出新,紧跟时尚步伐。教师作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及引领者,首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目前国内高校的服装专业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专业的认知大都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将设计理论知识转化为服装产品的能力,缺乏市场的实践工作经验,也很难及时跟上新技术、新理念。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无法实现授课、技能与技艺的完美结合。因而一定要着重提升老师的授课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该专业的老师要切切实实地与外界多接触,增强自身的学习和沟通能力,尤其是要借鉴国外的时尚观念及领先的技艺。各个院校也应当创建学校和企业协作的途径,激励老师展开深层的实际体验,参加到服饰公司从设计开发、打版、投产以及出售的整个流程当中,切实地体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这也要求教师自觉地投入到企业及相关岗位中,积极向岗位上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取经,并且联系现实状况来思考应当怎样传授给学生更为全面的适应职业发展的知识与技术,进而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以及理论层面均获得显著的提高。

另外,在高校提倡建立“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一方面有较强的课堂理论教学能力的同时,经常参与到企业生产及实践中,并取得相应的技能岗位资格,使其教授的专业技能更加符合岗位需要。这样的师资队伍可满足当下的就业需求,同时让学生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可以更好引导学生看清就业方向和掌握专业应用技能。

2.3 关注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

意识是构成职业能力的要素之一,对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要注重发展和培育跨学科的相互渗透,关注行业动态与市场走向,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等三种意识。

第一,注重跨学科的相互渗透。服装设计属于一种艺术门类,在授课的时候,应当重点培育学生对于美的鉴赏力和观念。启迪他们建立起创造性的思考模式,指导其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美应用到服饰的设计当中,以购买者的诉求为中心展开创造性的思考和研发。在授课内容的设置方面,应当关注各个学科间的彼此交叉与融合,借助于设计美学、广告学等内容。

第二,关注行业动态与市场走向。在该专业的教育当中,可适当地带领并引导学生参阅有关文献,亲自到市场当中进行调查,掌握近期该领域的动向以及市场的走势,熟悉该领域的变动及将来的趋向,使学生具备敏锐的感知力。激励学生参加到服饰的设计和研发当中,提升其自主学习的实力,使其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在实践当中考察授课的成果。

第三,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服装行业发展迅速,国际上服装产品的流行趋势、设计理念、设计风格、产品面料、生产工艺等日新月异,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服装专业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在授课的时候,关注学生对于新内容、新技能的把握程度,用全球化的眼光,把领先的设计观念、要素以及领先的科技融合到服饰的设计与研发当中,加强我国传统服装品牌的号召力,传承我国优良的服装文化。

2.4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高校应采用与当地企业需求相接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产学研”与社会实践融合起来,改变“闭门造车”的陈旧教学观念,主动奠定根基。经过创建相应的教育工作室,增强产业、公司和各个院校间的深入协作,将行业与公司的诉求当作授课的目标,把行业与公司的人才诉求和院校人才培育基准加以结合。还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学生研发的服饰一定要紧密贴合市场诉求,不仅要关注工艺性,还必须全面考量作品是不是与大众诉求相一致,能不能受到市场的欢迎,为公司创造方方面面的效益,这些是该专业授课成效最为直观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蓝翠凤.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服装专业的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2).

[2] 陈祥洁.双创型设计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3(2).

[3] 许岚.应用型本科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王珺(1984—),女,湖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视觉营销,服装设计方法等。

猜你喜欢
就业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