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6-05-14 19:38马荣庆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学科思维

马荣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的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重要的目标之一,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主渠道,教师应发挥教育资源,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创造条件。

一、发挥语文学科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发挥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强的人,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可贵的创新勇气。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从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2.发挥语文学科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语言的性质的作用,决定语文学科具有发展思维的特殊功能。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就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创新的能力。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也就愿意去创新。因此,语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把创新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如《跳水》中潜隐着求异思维因素,即当小男孩不知不觉走上桅杆时,怎样去保证他的安全。只有摒弃习惯思维,扩展思维空间,才能找到妙处。船长命令和威逼孩子跳水,这正是创新思维的表现,孩子不跳就会有生命危险,跳入海里就有生存的希望。

二、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应是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在设计问题上富有创新,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学生求知的激情。如在《司马光砸缸》中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他有勇有谋的品质上基础,进而引申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按常规思维方式是救人,让人离开,而司马光运用了逆向思维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教师挖掘出这一点既受到见义勇为的教育又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再如《田忌赛马》先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做好的六匹马的模型试着摆一摆,想想假如六匹马一块儿跑将是怎样的结果?这一小节采用直观的方式化难为易,让学生充分理解“快不了多少”再让学生上台摆放马与马快不了多少的位置关系。

2.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在《燕子》教学时,我参考别人采用剪贴的方法,以湖面为背景,把稻田、线杆、柳树、小燕子等在讲解中贴到纸上,形成了一幅壮美景图,学生也在动手中兴趣盎然地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学生也动脑思考如何才能展现出画面美的意境,可见教学中的创新能使学生的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改革语文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1.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质疑问题

变序设疑,启发思维。这种设疑,打破事物发展顺序,先“果”后因,以此启发学生思维。如教《跳水》一课时,可先连续问“谁叫谁跳水——为什么要跳水——孩子遇到什么危险——为什么有危险”等等。这样,提出一些悬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层层设疑,训练思维。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可针对“一动也不动”设计这样一串疑问:邱少云为何一动也不动;怎样做到一动也不动;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也不动;假如动了后果会怎样。这样用一个词牵动全文,疑问一问套一问,一层深一层,前问的“果”成为后问的“因”,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判断推理,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状态。

2.展开创造想象,全力培养想象力

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形式,因此,教师所设计的练习应尽量避免那种简单的填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出有想象力或创造性的练习。如有位教师在讲到《第一场雪》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冬天雪在……雪化了变成……有的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回答,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冬天雪在跳舞,在和大地说悄悄话,在雪地里找朋友……在积极的讨论中学生既感受到了对雪的喜爱,又发挥了想象力。《凡卡》一文在结尾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他的命运将会出现哪些可能?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去思考,讨论。这样一来将学生听、想巧妙结合,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使学生伴随着问题进程不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总之,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设计主体参与,主体探索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东县长临河学区中心学校 )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学科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学科新书导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