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

2016-05-14 12:27佐藤学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关心同伴

佐藤学

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我将之称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可以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

但是,在教室里组织这样的学习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在学生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即对事、对物的不关心,对他人的不关心。而这种对事、对物、对人的冷漠态度并不仅仅只是学生的问题,可以说就是现代人的一种深刻的病理现象。管他有什么情况,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怎样了,统统都与自己无关,这种可怕的虚无主义笼罩着现代社会,连教师也没能脱逃出来。如果不与这种“不关心”的虚无主义做斗争的话,推进真正的学习和让学习富有思想内涵是不可能的。

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做斗争的实践,应当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无数值得学习的东西,与同伴相互学习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通过这种学习,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能够改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教师自身,通过引发、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追求。

让我们再来细细观察一下周围教室里发生的事吧,可以说,在每天发生的事情中存在着无数的契机,让我们得以构筑教室里的“交往中培育”的师生关系。仔细地关注每个学生在理解上、感受上的差异,从这一点开始,就能够向着硕果累累的相互交往迈出一大步。

的确,现在的学生即使在教室里也只想在周边几个人的小范围内交往,不难看到,他们的身体只在以自我为中心、以一米为半径的圈子中活动。要做到让这样的学生能竖起耳朵倾听教室另一角的学生说话,与远处的学生发生相互交流,那必须经过非常耐心的长期的反反复复的努力。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学生仅仅只愿意关心身边的同伴的想法或兴趣也是可以的。在教师的言语鼓励下,仅仅能侧耳听稍稍远一点的同伴的声音也是不错的。要在教室里构建相互交往、共同成长的关系,不从这样一些小小的步骤开始是不可能的。

(节选自《静悄悄的革命》,长春出版社)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关心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开心与关心
寻找失散的同伴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虚无主义的症状、成因与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克服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