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语教学开课门数的实证研究

2016-05-14 08:25邱杰邱丽原孙伟超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设置高校

邱杰 邱丽原 孙伟超

摘 要:文章从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出发,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析了适合高校双语教学的开课门数,结果表明,每个专业每学期双语教学的开课门数应少于等于两门。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设置;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03-03

为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和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发展,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和专业外语能力强的两能人才,国家教育部2001年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2004年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将双语教学列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观测点之一;2007年下发《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3],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引导和积极推动下,高等院校普遍展开了双语教学,广大教学工作者在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同时,对双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不少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但是,从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以及研究生论文、会议论文等文献资料中却没有看到有关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开课门数多少为宜的研究 [4-9]。事实上,开课门数是双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双语教学中,学生即要掌握专业知识,也要掌握专业外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较之传统的汉语课程教学要大得多,这就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开课门数不能过多,过多将超出学生的学习承受能力,从而对教学效果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推动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必须对双语教学的开课门数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得出有指导性的意见和结论。

本文从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开课门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出发,结合我们近二十年的双语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合理选取问卷调查对象,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问题,以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的方式,对适合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开课门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问卷调查采用了无记名方式,共发出问卷170份,收回170份,有效问卷156份。且156份有效问卷中,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六级和未过国家英语四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80人、74人和2人,分别占总人数51.3%、47.4%和1.3%。

一、影响双语教学开课门数的因素

从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清楚看到,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开课门数多少为宜的问题实质上是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最大承受能力的问题。从这点出发,可以分析出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开课门数主要受学生外语水平、课堂教学外语使用比例、课堂教学模式等3个因素影响。

(一)学生的外语水平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指的是教师使用学生母语及母语以外的一种外语等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而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双语教学课程接受能力的高低;学生的外语水平越高,他们对双语教学课程的接受能力就越高,学习起来就越轻松,学习效果就越好,所以学生的外语水平对双语教学合适的开课门数有很大影响。

(二)课堂教学的外语使用比例

与传统的汉语教学相比,学生进入双语教学课程学习时要同时面对全新的专业知识和全新的双语语言/文字环境。而从多次、多年级的座谈访问看到,双语教学中阻碍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第一是专业外语词汇,第二是外语听力,第三是外语表达,第四是外语语法,这些困难都是外语方面的,所以课堂教学外语使用比例对双语教学合适的开课门数有很大影响。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双语教学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英语授课+英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英语授课+英汉双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英汉双语授课+英语课件+汉语板书+英语教材、英汉双语授课+英汉双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英汉双语授课+汉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汉语授课+汉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等六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负担可以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课堂教学模式对双语教学合适的开课门数有很大影响。

二、高校双语教学开课门数的实证研究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从课程教学涉及的人员来看,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涉及的人员可以分成三类:一是参加双语教学学习的学生,二是参加双语教学授课的教师,三是参加双语教学管理的教学管理人员。考虑到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开课门数多少为宜的问卷调查实际上是对学生双语教学课程最大承受能力的调查研究。而对这个问题,只有亲身经历过双语教学的学生才最有体会,才最具有发言权,所以问卷调查的对象应是在经历过双语教学的学生中,尤其是经历过多期双语教学的学生中选取。此外,根据上面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开课门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开课门数不仅与学生的外语水平有很大关系,而且与学生所上双语教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外语使用比例以及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为了使问卷调查结果能够具有良好的普适性,问卷调查的对象应该包括经历过不同课堂教学外语使用比例以及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为此我们最终选定问卷调查对象由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经历过2期或2期以上双语教学课程学习,且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三类学生组成:一是综合素质高、学习优秀的出国访问学生;二是经过多年大学学习的大四学生;三是经过毕业设计撰写外文摘要、即将毕业的毕业班学生。其中出国访问学生共40人,分别来自11个不同专业;分别经历过100%、60%—80%、30%—60%和≤30%等4种课堂教学外语使用比例和英语授课+英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英汉双语授课+英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英汉双语授课+英汉双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英汉双语授课+汉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等4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双语教学;英语水平较高,全部通过国家英语四级,且有28人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占其总人数70.0%。大四学生共96人,分别来自3个不同专业;其中36人经历过课堂讲授外语使用比例为60%—80%和100%及课堂教学模式为英汉双语授课+英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和英语授课+英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的双语教学,占其总人数37.5%;35人经历过课堂讲授外语使用比例为30%—60%和课堂教学模式为英汉双语授课+英汉双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的双语教学,占其总人数36.5%;25人经历过课堂讲授外语使用比例为≤30%和课堂教学模式为英汉双语授课+汉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的双语教学,占其总人数26.0%;56人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占其总人数58.3%,38人通过国家英语六级,占其总人数39.6%,2人未过国家英语四级,占其总人数2.1%。毕业班学生共20人,全部来自双语教学效果最好的一个专业;全部通过国家英语四级,且有8人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占其总人数40.0%;所经历的课堂讲授外语使用比例为视具体讲授内容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专业英语单词量掌握情况而定,没有固定值,课堂教学模式为英汉双语授课+英语课件+汉语板书+英语教材+英语总结。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上面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开课门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设计了下述4个调查问卷问题(包含于18题组成的学生调查问卷之中)。考虑到有的学生英语考试既通过了国家英语4级,又通过了国家英语6级;有的专业课堂教学采用一种外语使用比例为主,同时也试用了外语使用比例为100%的全英语授课;有的专业采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同时也试用了英语授课+英语课件/板书+英语教材的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将其中第1、2、3题定为了多选题目。

(三)调查结果分析

图1给出了学生对一个学期最多能够承受的双语教学课程门数认识的总体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选择2门的学生人数最多,为总人数的46.8%;选择1门的学生人数次之,为总人数的26.9%;选择3门的学生人数再次之,为总人数的13.5%;选择4门、5门和6门课的学生人数很少,分别只有总人数的7.7%、3.2%和1.9%。

表1给出了不同外语水平学生对一个学期最多能够承受的双语教学课程门数的认识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对一个学期最多能够承受的双语教学课程的门数的认识略有不同,认为一个学期最多能够承受2门的人数最多;其次是1门和3门,但通过国家英语4级的学生选择1门的人数比例基本是选择3门人数比例的3倍;而通过国家英语6级的学生选择1门的人数比例只略高于选择3门的人数比例;至于4门和4门以上课程,即使是通过英语六级的学生也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承受。此外,从表中数据可以清楚看到,学生对双语教学课程门数的承受能力随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强。

座谈访问中,学生一致表示学习双语教学课程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学习传统的单语课程多得多,起码是两倍以上,因此双语教学课程万万不可过多,过多肯定受不了,肯定要严重影响学习质量和效果。学生普遍表示一个学期必修课和选修课加起来达到8门就会感到很忙,而进入大学后一个学期必修课和选修课加起来总有6~10门,考虑到1门双语教学课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至少顶2门单语课程的,所以一个学期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课门数最多不能超过2门。

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到,各个专业各学期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门数和是6—11门,按照一个学期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课门数为1—2门计算,则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课门数在总开课门数中占的比例是9.1%—33.3%,达到和超过了教育部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双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的要求。所以综合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座谈访问结果和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在一个学期内,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课门数不应超过2门。考虑到此次参加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的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是相当不错的,此结论对一般的高校也应该具有普适性。

开课门数是双语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亲身经历过2期或2期以上双语教学课程学习且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对目前双语教学中极度缺乏研究的开课门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个学期内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课门数不应超过2门的重要的研究结论。虽然这一研究结论是在军队院校对军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而得出来的,但由于开课门数问题是课程教学中最最基础的问题,不仅存在于军队院校,也存在于地方高校;考虑到地方高校与进行学历教育的军队院校各专业在总的课程门数和各学期课程门数的设计和安排上是基本一致的,都要遵循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可以认为本文所得结论不仅适用于军队院校,也适用于地方高校。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其他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

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北京,教高[2001]4号.

[2]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

案(试行)[Z].北京,教高[2004]21号.

[3]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

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北京,教高[2007]1号.

[4]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

望[J].外语界,2013,(1).

[5]罗惠琴,李娇娇,李晨光.双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路径

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

[6]罗立彬.国内双语教学研究现状:对近五年相关文献的

一个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7]谈多娇.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

2010,(10).

[8]吴平,王树根.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现状研究和实践探

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97.

[9]何家容,李桂山.中外双语教学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0:207-299.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课程设置高校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