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课堂八个特征的理解

2016-05-14 08:02程显友
师道·教研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因子

程显友

生态课堂是我校实施生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真正落实生命教育的关键环节。从生态学的角度、生命成长的角度和教学的角度综合思考,生态课堂具有以下八个鲜明的特征。

1. 面向全体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每一种生命,都是构成生态的一个部分或链条,不同的生命存在,构成了生态中生命的总体。在教育中,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位学生都有成长的权利。义务教育的要求,也是要给予每一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室里有了座位,不等于能够真正得到公平的教育,不等于能够得到适宜的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教育。课堂上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也许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必须以这样的理念去努力追求。

2. 尊重差异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在各方面发展中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完全齐头并进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发展得慢而放弃他,不但不能放弃,在教学中还不能厚此薄彼,不应该嫌弃后进生。在教育中,要正视这种差异,承认这种差异是自然存在,尊重差异,在人格上、情感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育方法上、教育情境创设上,关注到每一类学生的成长。

3. 合作共生

在生态系统中,合作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是社会性动物,生活、学习都需要合作。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都需要在合作中生成和发展。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需要合作学习,共同成长,教师要有意识构建合作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

4. 交流互动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转换,交流互动是基本特征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互感染、信息上交流丰富、思维上交互启发,这样的交流互动,互相激励,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唱独角戏,或者是只有少数学生独自思考的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都有悖于生态课堂的理念。

需要指出的是,交流互动与合作共生密切相关,交流互动是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共生是交流、合作的必然结果。生态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搭建合作平台,创设交流渠道,给足合作交流时间,引领学生高效进行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学习,而且,教师本身就是课堂上合作、交流的一员。

5. 整合优化

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由各种因子组成的,有些因子对生态中的生命成长起促进作用,而有些因子则对生态中的生命成长起到危害作用。为了有利于生态中生命的健康成长,需要对生态中各种因子进行优化整合,扬利抑害。如果把课堂教学理解成一个生态系统,那么,时间、空间、师生、物品、信息、情感、学习方式等都是生态构成的因子之一,对这些因子进行整合优化,以达到趋利避害,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最佳生态环境,是生态课堂的必然课题。

6. 自然自生

自然,是指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顺应成长自然,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发生揠苗助长的做法;自生,是指满足生命自身对成长的主动需求和自主选择,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上,教师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我们提出,生态课堂自然自生的特征,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这样的意识,改变传统教学中压抑人性、违背规律的做法。

7. 心理共情

共情是个心理学专用名词,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含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包括把自己的情感、内心体验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等。

在生态课堂上提出心理共情的特征,是指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对成长中顺利乃至成功的快乐体验,或者对挫折、对失败的痛苦体验要互相理解,感同身受,共同体验,相助成长。

8. 内外协调

教育从来就不是孤立和片段的,教育脱离不了社会,离不开生活。内外协调的特征是指生态课堂要做到教材内外、课堂内外相互关联,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要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与社会实践,实现内外的联系与协同。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因子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