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农村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

2016-05-14 01:07王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内容体育

王华

新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在新的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关键。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运动兴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同时,不能放松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安全保护,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自主学习也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而是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自身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教学和谐兴趣自主学习安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而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三种新的体育学习方式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关键。体育课中的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老师的教学计划转变为主动去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增强责任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是个体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然而,许多教师不知怎样运用,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切知识和技能技巧都让学生自己学,爱怎么学就怎么学,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变成放羊式教学。这就放弃了教师的教育职能,是不符合学生长远需要的。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他们拥有主动、自我发展的机会,是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怎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呢?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农村学校的小学生,留守儿童居多,视野比较狭小,心理较内向、害羞。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给学生留下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教学态度板着脸去教学,无形中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敢想而不敢言。学生还有什么热情和积极性去自主学习呢,完全不可能。因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以坦率、真诚、和蔼的态度,聆听学生的呼声,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情感的交流,和学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提出活动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不会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因害怕而退缩的心态去参与学习任务的完成。反之因为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们就会积极思考、用敢于开拓的精神面貌自觉踊跃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端正了学习态度,树立了信心,就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运动的无限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自主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二、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应全面了解你所教班级学生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来指导教育。使体育教学活动的学习更能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从成功走向成功。小学生一般都有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最希望得到表扬和肯定的身心特点。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到,以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来作为优先考虑,选定教学内容。当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本地的民俗特点,将其与课堂结合,使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不要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从小就不喜欢体育运动,讨厌上体育课。因此,对刚起步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最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也要和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这样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能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相对掌握较好的学生,则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则以着重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教学内容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另外还要尽量选择一些实用性、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验乐趣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要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启发、提问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其观察、思考、分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如我在教学中最喜欢采取学生进行分小组练习,让学生相互观摩中相互帮助,这就是一个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练习时让学生讲解示范,进行课的小结或讲评,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五年级上蹲踞式起跑教学时就先给学生设问:听到预备口令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如果伸直后腿会有什么效果?身体重心为什么要前移?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等?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探索中一步一步地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极大关注。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要好得多。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探究能力和自我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2.在体育的练习中教师没必要做什么都包干到底。凡是能让学生自己组织能完成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只给予一点点适当的指导。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去尝试。学生自己来组织进行游戏、竞赛活动。特别是一些游戏类的教学中我真是深有体会。如在长江黄河游戏活动中,我就想看看学生能否有好的想法,能自己完成吗?于是,提出最基本的规则后,让学生自己定细则去完成。如距离、起跑姿势、口令等,由学生自己制定。学生立刻踊跃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提出了好多我们老师没想到的或者是不注意的问题。如站向可以侧对侧,面对面,背对背,预备姿势可以摆出各种不同造型来:如武术的弓步、马步、仆步动作,等等,还很真是花样不少。口令中也可加入反口令和多口令等,让我很是意外。可见,培养学生自主的主动性参与学习有多么重要啊!在这种师生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大大调动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适时适当地来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内容和练习计划。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老师完全不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把最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运动技能技巧等,巧妙地传授给他们让其掌握。这样,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动作技能技巧后,就能更好地促进其以后在自主学能力方面的更大提高。

四、加强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过程的安全保护

体育活动本身就是实践很强的活动。活动中,如果老师马虎大意就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意外伤害,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并且掌握体育运动有关的安全知识,具备事故处理能力。安全意识不可少,安全措施更是重中之重。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通盘考虑。并将安全措施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坚决杜绝体育活动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家长、学校和社会放心,从而让大家全力来支持学生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运动中的不安全因素,讨论消除安全隐患的方法,提出安全措施,再力求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真实体现。自主学习也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而是在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内容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2016体育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