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实践劳技教学的“微创新”

2016-05-14 17:18周敏
关键词:劳技循序渐进

周敏

摘要:本文通过对劳技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微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微扶放”的教学策略,并借助现代媒体技术,施展“微观察”的教学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精研教材,在细微处着力,紧扣课堂的生成与开发,通过“慢”而“微”的“微创新”教学变革,实现劳技教学从量变到质变的实效。

关键词:循序渐进;劳技;微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26-3

在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已逐渐为老师们所采纳和接受。但在实施和执行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依然会按照教材,采用依葫芦画瓢的表层式渐进教学,让学生对照教材要求按部就班,实施“递进”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是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模式,只是用了教材的内容,少了老师的主动引导与精彩的课堂生成。循序渐进的教学不能按部就班,不能有拿来主义思想,需要体现教者智慧的“教”,带领学生智慧的“学”。

在劳技课堂中开展循序渐进式教学并不简单,它应该是动态和发展的,指向学生最根本的能力发展,指向学生核心创造力的发展。劳技课堂的循序渐进式教学一定要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策略以辅助教学,有的放矢推进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更为扎实,教学效果潜移默化发生改变,实现劳技课堂教学“微创新”的成效。

一、遵循由易到难原则,教学适当“微开发”

循序渐进教学是以学生的现有技能和逻辑起点为基础,以孩子的认知规律为前提,教学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孩子在不断探索和发现中解决问题。这对于理解能力稍弱、动手能力稍差的孩子更有利,他们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理解,有一个较好的感受实践、理解知识的过渡过程,这样他们对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接受不会出现顿挫感和疲惫状。

我们劳技教材的设计基本都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编排原则。如苏科版小学劳技教材在各年级设计了不同的手工项目,在材料、工具、工艺、规程等方面各有侧重并有一定的梯度。整个教材体系中,小金工技术不是单一的、机械的技能训练,而是一项综合的技能学习,包括金工作品的设计和方案构思技能、认识和选择金属材料的技能、选择金工设备和工具的技能、金属加工的技术(锯、锉、磨、剪、弯等)、金工作品装配工艺的技能、评价金工作品的技能。

在苏科版劳技教材中,“小金工”项目安排了心锁环、蒸架、抽拉式衣架、折叠衣架等内容。教材的项目设计有层次,从作品难易度来讲是遵循了由简到繁的操练要求。但在实际教学和学生操作中,我们发现“小金工”单元起始课中存在少工具和材料的感知和认识;蒸架技术难度较大,成效不高;技术点跳跃等问题,这些问题虽小,但却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劳动技能的牢固掌握。为此我针对教材所缺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由易到难的开发,在教学中逐步有序展开。

1.项目内容“微开发”

第一课金工芝麻开门认识金工工具,熟悉材料,铁丝的特性。学习基本的弯、折的技术。

第二课回形针变变变运用弯折技术制作一个实用的作品

第三课多彩便签夹巩固弯折技术。提供指定长度的铁丝,让学生能大体地预算和规划来制作

第四课益智玩具心锁环学做对称形作品,巧借工具帮助制作。

第五课实用新型衣架综合技能的制作

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安排,使学生系统地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技能掌握,还需要给学生时间,给学生充分的内化的过程,把技能点化解到基本的操作,通过小项目来完成,技能掌握不断积累,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循序渐进提高。

2.适合材料“微开发”

在“小金工”单元,我补充了《创意回形针》的课题内容。这是一个在生活中发现、自创的一项内容。理由很简单:回形针在生活中很常见也很实用。五年级的学生学习了小金工的基本技能后,运用技术基本完全可以实现制作,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创意设计来设计制作个性化的回形针。

它同时也是个富有挑战的课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制作是个非常关键的我问题。在选材过程中,我找了很多网店,跑了很多家金工店,对材料的选择一直在犹豫中。太细、太软的不适合;太粗、太硬的学生操作不了;灰色的铁丝不漂亮,不能吸引学生;漂亮的彩色金属铝丝性能太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锁定丝网花中硬度较强的16号包塑白色铁丝来制作,完成后的作品视觉效果极佳,而且非常实用。

3.导学设计“微开发”

“导学单”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指导工具,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教学前需要教师充分的研究和剖析教材,再来精心地设计“导学单”,通过“导学单”的“微开发”和恰当的运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流畅,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导学单”时,我还注重巧设环节栏目,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多层次的学习菜单。如“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材料工具;“巧手试做”环节引导学生对照图文掌握制作步骤;“你评我议”环节,让学生对作品和操作过程进行反思;“心灵手巧”环节让学生对制作作品进行创新拓展。

借助丰富的“导学单”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过程投入。“导学单”中丰富的环节设计不仅能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还能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技术要领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技术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二、夯实双技为基础,实现创意“微扶放”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互动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技术技能的掌握如果只是老师的单项输出,让孩子一味的模仿操练,那培养的学生只是工匠。反之如果通过点拨提升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探究掌握知识技能的途径,授之于渔,这样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既扎实又灵活,这样的学生才富有创造的智慧和灵魂。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意、创新”的初步与启蒙阶段,培育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我们采用“微扶放”的方法,于教育培养以无痕之处,方能取得实效。

1.创意“微扶放”,指导具体直观

创意不能天马星空,依然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步来帮助学生搭建创意的台阶。

以“小金工”单元《创意回形针》为例,教学重点是老师要让学生先把回形针的特点抓住,抓住核心的结构让学生来设计(如图1)。如果老师直接把设计抛给学生,那就把劳技课演绎成了美术课,回形针的设计造型是图案式的,简洁、规正,需要一笔画成,很多学生有想法,但笔头表达不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让学生比比看看的方式,让学生看看生活中的变化的样式,与常见的回形针比较;让学生看看示范画的样式(如图2),有圆、方、各种形状等不同变化,使学生的头脑中有概念,知道怎么设计,从哪里入手,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提升创意的可行性。

2.创意“微扶放”,关注教学点滴

对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老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点滴开始做起,允许每个学生的作品可以带着“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带着各自的创意实现“微做起”。在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对作品“变一变”的想法,带着求异的思维,带着创新的想法,把学到的本领举一反三地加以运用。

3.创意“微扶放”,启迪掌握方法

老师在具体教授过程中,采用创意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更好的作品创意。在老师教会学生掌握一个技能,完成一个作品后,我们可以安排第二阶段的再制作,那就是对原作品的改进或再设计。

完成“制作笔筒”教学任务后,我们的拓展课就引导学生将笔筒“变一变”。从工艺制作角度,侧面可以带脚,可以装饰,贴花、绘画、加边框等;从功能上看,笔筒不仅可以存放笔,压扁后就能做成礼品盒,拉长了就是文具盒,变大了就是粉笔盒、茶叶罐等等;还选择泡沫、厚纸板、塑料瓶等来作为制作笔筒的材料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微扶放”的教学手段,教会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改一改、代一代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创意的过程,让创意的实践逐步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达到更好地解决问题、创新作品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4.创意“微扶放”,指引思维方向

创意需要引导,要指引学生创意的思维方向。教学《创意笔筒》,我们同样可以针对笔筒的结构组成,指导学生创意设计笔筒。同时给出不同类型的作品,通过有效引领的策略,从材质、造型、功能、装饰等几方面引领学生去创意,让学生从设计、制作到最后的效果呈现都有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微扶放”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对作品的创意设计很快入门,并创作出丰富的作品来。

三、借助现代多媒体,高效辅助“微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纷纷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影像剖析,清晰作品“微结构”

劳技教学中,很多作品只要让学生了解结构特点,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我们借助多媒体动画或视频课件可以展示作品的不同侧面,把作品结构比较准确地分解成若干个点、若干个面,同时通过形象解剖,逼真演示作品的制作过程,这对学生学习研究作品及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了条件。

例如,学习“翻盖垃圾桶”一课,利用3D效果展示翻盖垃圾桶的结构给学生看,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内部较为复杂的构建和运作原理。

2.投影演示,有效掌握“微技术”

实物和图像演示是劳技教学中最常用和高效的辅助方法,因为它便捷,操作又能“随心所欲”,因此,老师通常利用实物投影,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对作品进行放大或缩小演示,同时动态捕捉教学中的闪光点或问题点来生成课堂内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使得学生对所学技能掌握得更牢固。

(1)演示,对不易观察的内容放大处理。

劳技课程中有不少项目载体由于材料、工具较小等条件限制,只有距离较近的学生才能清楚地观察。这时就可以采用实物投影,将作品放大,并将操作过程清晰呈现,就便于学生掌握要领。

(2)演示,对不易掌握的技法分解处理。

为了让学生观察、理解所要学习技能的操作步骤和手法,在利用现代媒体演示时采用分解、定格、放慢速度等方法就可以轻松实现教学效果。同时,实物投影也有摄像功能,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对需要重复强调的地方或分析易错点时,就可以发挥实物投影的此项复播功能,控制播放或定格功能播放,再辅以教师的讲解,就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时间和机会,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3)演示,对不易学会的操作重播处理。

在技能操作学习中,一般都可以采用事先拍摄成视频用录播演示,有的学生很快地通过掌握技术操作方法,但也有的学生掌握得不够理想或是对技术细节掌握的不够全面,需要加强辅助。如果老师不给予途中指导和帮助,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用录像循环播放重复演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节省教师的集中教学时间,不打断班级其它学生的连续操作学习,又可以使部分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了有效的指导。

3.平板辅助,实现设计“微创新”

“创意回形针”的教学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在一节课时间内完成创意设计并完成作品制作,需要同学有美术基础和一定的造型能力,回形针的图形多数是较为规正、简洁并一笔构成。如果徒手绘制,学生的作品设计差异度教大,我将平板电脑引入课堂,让学生借助平板电脑的借助绘图工具来绘制,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丰富多彩的设计效果。

通过借助平板电脑辅助绘画功能来帮助设计图案作品,比起用画纸设计来得简洁明了而且可控性强。借助平板电脑绘画软件放大和缩小功能,确定合适大小的图案,帮助学生与实际需要制作的作品直观对比,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成功率。

运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开发利用多媒体技术,让现代技术与劳技教学深度融合,同时将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劳技课堂,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劳动与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的体验与探究,注重劳动与技术思想方法和文化特性的熏陶与感悟,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劳动与技术课程务必夯实扎实的教学根基,追求学生创新的能力和素养,我们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慢”而“微”的教学变革,以渐进式的微小改进、递进式的增值服务,逐步实现“微创新”的目标。

实现“微创新”,要求我们不断在细微处着力,重视教材研读与拓展开发,在渐变中谋取变化、发展和进步,在逐步推进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守得住“细雨润无声”的寂寞,在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由量变到质变,聚合出惊人的效应,才会将孩子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境界,从而推动教学的出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彭亮,徐文彬.后现代视域下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审视.当代教育科学,2013(11).

[2]任芳.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1(22).

[3]陈刚.多元开放课程资源多维助力劳技教育.新课程·小学,2013(10).

[4]周鸿祎.欢迎来到微创新时代!中外管理,2010(11).

猜你喜欢
劳技循序渐进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实践与创新的劳技教学三步曲研究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写字教学
构建自主、智慧的课堂,提高劳技教学实效
劳技实践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