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及反思

2016-05-14 05:03吴丽萍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吴丽萍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被广大教师乐于采用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及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76-1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得与失

1.小组合作学习“大班小班化”,“团队管理到自我管理”。我们班共有32名同学,我将其划分为八个大组,每个大组下有4名小组员,每个组基本上是思想品质、个人能力、学习成绩相互搭配,分一至四号选手。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和奋斗目标如“备多分”、“the youth sailor”、“”dream chaser”、“团结协作,超越自我”等。组员间分工协作,扬长补短,共同进步。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明确学习的目的。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②控制时间。在每次学习前,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配恰当的学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为一个问题无限制的争论。

③把握学习时机。往往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后,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使人产生厌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愿望便会大大削减,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学生往往对新奇、新鲜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选择合作学习时,不能多而滥。在教学中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将极大激发师生全体性的发展。

②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个性倾向的意志品质。

4.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发扬民主,引起竞争是鼓励合作学习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在班中,我试行了“小组加分制”“表扬和惩罚”“小组捆绑制”等方法,激励每个学生注重个体表现的同时,更注重组员的相互协作。具体做法是: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课堂听课效率、日常的常规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提高。“最佳组员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进步奖”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赛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长足的展示和提升。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时所遇到的困难与疑惑

1.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学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

2.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3.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4.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三、今后的打算及改进措施

1.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具体实施进行不断地引导和指导。组员的向心性和良好的讨论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习得的,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2.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这样,小组学习就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展开。当然,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可适当灵活调整。

3.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的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在建立学生认识的基础上的讨论,才有针对性,讨论才有效果,才有价值。

4.要正确处理不同层次学生间的关系。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要求他们在学习上多帮助学困生。学困生要多被鼓励,激励他们要多为组做贡献。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结构的“填鸭式”、“接受式”转变为组员间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纯的“输——赢”关系,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