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教师道德形象建设

2016-05-14 12:30孙兆武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建设形象

孙兆武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明显。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其育人的质量与其基层教师自身的修养越来越重要。要提高基层教师队伍质量,必须加强基层教师自身的道德形象建设,提高师德修养,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关键词】基层教师;师风师德;形象;职业道德建设

如何准确定位基层教师的道德形象、学养素质、人格修养这些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头疼的问题,也是当前加强基层教师队伍素质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

社会大众把一部分基层教师视为传承文明、教书育人的精神导师,因而一个基层教师就像一座高等学府一样,他是当地经济、文化、思想的传播源;而另外的一部分基层教师,他们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迫于生计,自己只是付出劳动挣份工资的普通人,自己拿的工资并不比别人多,凭什么要那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学生?这是广大基层教师当前较为普遍的两种教育认知,我们不妨把他们称之为“为人师表型”和“走过场,完任务型”教师。

1 “为人师表型”继承了我国传统教师素养的优良品德

自从有文字记载开始,我国就一直注重拜师学习,其学习领域一开始就具有多元化的格局,并在其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择师的标准化意义。 “师者,人之模范”,这句话对老师提出了多方面的具体要求,对于基层教师主要包含专业水平高、博学多才、教学方法独特、言传身教等多个方面,即涵盖课堂教学内容及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理论水平、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精神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师者,人之模范”的命题研究,不管是传统教师素质总纲还是现代化的新型教育实践需要,良好的教师形象都是家长学生选择他为精神导师的核心标准,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关键因素。

2 “走过场,完任务型”教师忽视了教育本质的重要性

“走过场,完任务型”主张教师工作是现代职工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门职业,付出相应劳动取得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职业化活动。从总体来看,这是合情合理的。从社会职业分工看,广大教师,尤其是中小学基层教师,属于现代社会的劳动一份子,拥有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教育类的专家却很少,社会地位低下,工资待遇差,社会压力大导致很多基层教师失去工作上进心。他们作为基层教师对这种教育现状有所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从社会层面,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人理解、体会、宽容基层教师的生存状况,并为改善这一现状而积极努力,不能一味地用行政命令而批评,应多采用说服教育。

基层教师虽然身处社会底层,但教育本质要求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个人理论知识。“走过场,完任务型”只突出强调基层教师平凡普通的现实性,却忽略了基层教师突破平凡普通人的现实意义,所以这个观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 一分为二正确看待基层教师当前形象问题

(1)由于基层教育设施落后,培训进修欠缺,上升渠道不畅通,认真教学与完任务教学区别不大。

(2)校园性侵等犯罪行为频发,发生这种行为的教师无疑极大损害基层教师队伍形象。

(3)当前基层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少数教师道德水准地下、法律意识淡薄。

(4)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当前基层队伍队伍整体形象下降。整个社会道德大滑坡的背景下,教师队伍的整体责任也存在下滑现象,这是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现代社会人们价值观错位,人们形成一种对负面新闻的高度敏感和对正面新闻的漠视,社会意识形态主观扭曲了对真善美道德认识,教师一有负面消息,网络舆情传的无法控制。另外,各种利益瓜葛和教育的“替罪羊”效应,强化了社会对教育的不满情绪。

(5)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基层学校这一问题比较普遍,部分教师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手段不同,方式多样。表现为罚站、罚跑、罚抄课文、拧学生耳朵,打嘴巴,扔粉笔头,用教鞭等教学用具打学生、抛文具盒,抛书包,把文具扔到垃圾桶里,说一些挖苦语言等等。

(6)基层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差生,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

有些基层老师对待差生不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对个性鲜明的学生不能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学生学习差,不分析其原因,不给学生补课。对纪律差的学生,不给讲道理,而是简单粗暴体罚。有的教师对差生以及学生家长态度不好,训斥、给脸色看。

4 如何重建基层教师的良好形象?

基层教师归队伍建设需要教育系统强化危机管理,加强对基层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社会公关活动,更需要每所学校、每位老师严格执行教育法规。

4.1 加强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以及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责,其教育学生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纯洁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一代。

4.2 建章立制,强化基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

4.2.1 加强领导班子

把师德建设作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计划,统一考评,对每个教师师德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教师中出现师德问题,单位分管领导要负责。

4.2.2 加强师德培训

坚持在职教师培训教育,师德教育要占一定比例,各学校每学期要开展针对师德专题学习教育并组织考核。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据有关法规解聘相应的教师职务,调离教师岗位。对新教师实行考核录用、竞聘上岗和岗前师德培训制度。

4.2.3 严格考核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对每个教师的师德情况定期进行考核,与评教活动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进修、竟争上岗等各项评比挂钩。

4.3 奖罚分明,形成良好的教师道德建设氛围

为弘扬正气,形成尊师重教、尊敬优秀教师的良好风气,做好各级评优推先工作。对于被评为优秀的教师可优先晋级,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提高优秀教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予相应奖励,在社会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切实维护教师权益,认真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建设形象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