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技战术与裁判法的互动关系研究

2016-05-14 00:13尹大利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互动关系战术技术

尹大利

摘要 近年来轮滑运动发展速度较快,每年有数场全国及国际比赛,同时国际规则也不断修改和完善。裁判员要认真学习最新轮滑规则,不断研究轮滑技战术最新发展动态,总结出科学有效的裁判方法,公正准确执法,使轮滑竞技运动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轮滑;技术;战术;裁判法;互动关系

轮滑运动(Roller Sports),包括速度轮滑、花样轮滑、轮滑球、极限轮滑(滑板)和自由式轮滑等,是19世纪初兴起的一项运动。由于它深受人们的喜爱以及在国际轮滑联盟的努力下,近些年发展很快,2010年速度轮滑被列为第16届广州亚运会比赛项目,也被列为奥运会候选项目。现在全国每年举行锦标赛、公开赛和承办国际赛事,使参与轮滑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在赋予绿色、休闲、健康运动等美誉的同时,其中速度轮滑还是一项体能类竞速性运动项目。速度轮滑滑行时要脚穿轮滑鞋,配戴头盔、手套、护膝、护肘等护具。在动作的规格方面,它采用特殊的蹲屈姿势,动作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靠两腿交替向侧方向蹬地产生动力及与臂、腿协调配合进行滑行。比赛的形式有个人计时赛、争先赛、积分赛、淘汰赛、积分淘汰赛、马拉松赛和接力比赛等。比赛不分赛道,除个人计时赛采用单独出发的方式以外,其他比赛都采用集体出发的形式。由于同组比赛的人数多、滑行速度快、战术性强、淘汰率高等,所以比赛的竞争激烈,观赏性非常强。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轮滑国际轮滑规则为适应项目健康发展,多次进行了修改。轮滑项目的规则和裁判法的不断演变和完善,对该项运动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尔,常莉彬撰写的《对我国速度轮滑运动竞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文,文章中认为:在我国举行的速度轮滑运动竞赛存在我国轮滑运动专业教练员队伍的知识、学历结构要有所提高,专业队伍的训练水平也有待予改善和提高;在我国举行的各种轮滑运动比赛中,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有待于提高,比赛成绩容易出现错误,可以看出,我国轮滑运动裁判员的培训程度还有所欠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安全意识比较差,很容易在比赛中产生运动损伤,在轮滑运动的比赛中,运动员的犯规行为也是在比赛中学要解决的问题。中国轮滑协会原秘书长秦吉宏指出轮滑运动作为我国体育项目的新成员,已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所推崇、青睐和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其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主体产业和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基于此,在轮滑运动在我国越来越普及、社会需求越来越大,而相关科学研究却严重滞后的现阶段,迫切需要对我国轮滑运动加以研究,以准确地把握其现状,科学地谋划其发展。中国轮滑协会成立已经30多年了,笔者查阅了1997~2016年速度轮滑竞赛规则和裁判通则。通过对规则对比发现,举办国内、国际正式比赛及世界锦标赛的场地周长为200米,场地赛标准跑道宽度为6米,这个距离始终没有大的变化。为了接轨国际规则和承办世锦赛和亚锦赛和全国锦标赛,国内的现有场地多数采用此种场地画法。如图1所示。

我国现有海宁国际轮滑中心(室内)、杭州轮滑场(采实中学)、合肥轮滑场(滨湖)、克拉玛依轮滑场、北戴河轮滑场、哈尔滨轮滑场(阿城区)、广州轮滑场(番禺大学城)、丽水轮滑场、苏州轮滑场(运河公园)、海口轮滑场等。2008版以前的规则并详细规定跑道半径。老版规则的终点线在跑道直段的中间处。运动员起跑距离长,有充分的时间和距离来加速,高速进入弯道,出弯道速度较快,容易造成运动员相互间碰撞,同时运动员冲刺距离短,不利于发挥最大速度。从2013版规则开始,弯道半径定为13.42米,弯道有坡度,300米和500米起点到入弯道距离为8米,起跑线宽5厘米,从前沿处开始计算跑道长度。终点线同样位于距离直弯道交界处8米远。同样从终点线前沿开始计算。现在最新规则在跑道内侧有50厘米安全区,要求用2厘米宽,2毫米高,50厘米长的限制线标识。运动员必须合理利用8米的直线距离来加速,因为轮滑比赛不分跑道,起跑位置是按照300米个人计时赛成绩从内向外站位,成绩好的优先选择靠近内道站位。同时跑道宽度只有6米,一般第一排站6人,其余站到第二排,以此类推。出弯道的技术,是根据练习者的滑行目的所决定的,目的是保持弯道滑行速度,为占据直道有利滑行位置奠定基础。在出弯道处要尽可能贴近弯道标志块进行滑行,除非有特殊的战术需要。保持弯道的滑行速度的基本条件是,继续减小或保持蹬地角度、增加蹬地频率等。另外,要考虑到为直道阶段抢占有利位置、选择滑行路线和提高滑行速度创造条件。运动员为了克服离心力,在弯道要保持向左侧倾倒的左右脚不对称的滑跑姿势,运动员为了获得较快的滑行速度,在出弯道时有时也会选择靠近板墙然后向远处弯道内侧滑行,滑行轨迹是一条斜线,这符合速度轮滑的项目特点。但有的运动员为了战术需要,通过横切滑行路线阻挡后面的运动员,监道裁判要正确判断出是横切还是正常滑跑,以免误判。

运动员起跑技术分为正面起跑和侧向起跑两种。300米个人计时赛采用正面起跑技术,优点是上体可以摆动。“正面摆动式”规则规定,当发令员发出“预备”口令后,运动员必须在15秒钟内按规定完成起跑,否则认为起跑失败(发令员要配备秒表)。预备姿势的过程,两腿前后开立正对前进方向,前腿轮子位于起跑线后与起跑线成平行状态,后腿轮子站在前腿的侧后方,待两腿确认站稳和身体平衡后,后腿向后撤出一步,位于起跑预备线附近,保持两脚轮子的最大的开角,两臂适度屈肘,在体侧抬起,配合身体开始前后摆动,准备衔接起动。发令裁判员要注意观察运动员前脚在40厘米限制区内不可以移动,碰到白色线就有会受到警告或判起跑失败。集体出发的项目多采用侧向起跑技术,上体不可以摆动,同时人多,避免碰撞和摔倒。发令员要在所有运动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鸣枪。根据规则,第一次抢跑将受到警告,第二次抢跑将取消比赛资格。

运动员多数时间处于直线滑行阶段,滑行的身体基本姿态上,都是尽可能压低上体,减小膝关节、踝关节角度的滑行姿态。在短距离的滑行途中,在场地、器材允许的情况下,尽力保持低姿势滑跑,以增加蹬动的输出功率,减小身体迎风面积和滑行中的空气阻力,从而保持匀速滑行。裁判员要注意观察多人相伴滑行情况,容易出现推人、拉人、碰撞等犯规情况。根据情节,做出警告、降低名次、取消比赛资格判罚(先报告给裁判长,最终以裁判长判罚为准)。

速度轮滑中的最有代表性的集体项目是接力赛(3人完成),场地赛有3000米接力,公路赛有5000米接力。接力比赛要求被接替者要根据接替者滑行速度情况,在进入接力区前做起动滑行,当滑行速度与接力者相近时,被接替者借助向前冲滑的惯性做好接触前的蹲屈姿势,静力支撑自由滑行准备接力。接替者在接替前,除完成正常的滑行外,要时刻注视被接替者的滑行速度和滑行路线变化以及对手的行为等,当被接替者进接力区时要对其目标做追逐滑行,在接近被接替者时,停止蹬地动作,两脚开立同肩宽,上体抬起,两臂前伸准备接触。容易出现接替者与被接替者在接替过程中配合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两者滑行速度掌握不好,可能出现被接替者滑速过快或接替者滑行路线判断不准确或由于场上干扰造成滑行路线改变等,使两者接替失误。通常有没有采用双手同时推接、提前接力、接力区未完成和进接力区没有进行推接等四种情况。接替时如果推进动作只用伸臂完成,产生推进力小的后果。这种错误往往是接替者身体姿势错误造成的,使髋关节过分弯曲造成蹲踞姿势过低。推进的方向和部位错误,造成被接替者失重摔倒。接替者双臂用力不均,推动时下压力量过大或推动方向偏离被接替者滑行方向等。在接力比赛中,要有裁判员负责盯队,对在接力区内是否接力成功做出判罚。

在长距离比赛中(马拉松)多采用双蹬技术,在双蹬技术中,浮足要落在身体重心投影点的外侧,着地时机要在先蹬地腿几乎结束蹬地前着地,并将体重压在这条腿上成为新支撑腿(后蹬地腿),着地后用轮子外沿支撑滑行和蹬地。在直线滑行时运动员之间发生身体碰撞,裁判员要判断出是合理的双蹬技术还是横切犯规。

速度轮滑运动非常重视冲刺技术,冲刺是比赛最后的关键阶段,冲刺技术直接关系到达终点的名次。规则规定,到达名次判定是以轮子触及终点线为到达终点,因此,一般都采用箭步冲刺的方式,领先对手尽快到达终点。在冲刺前,必须选择好有利的冲刺路线,提前加速滑行,在距离终点线恰当距离或时机采用“弓箭步”的动作冲过终点线。弓箭步的动作过程,是以有利于比对手先到达终点的腿,快速向前滑动伸出,达到领先对手的目的,在通过终点线后保持身体平衡,向前滑行。裁判员应站在终点线延长线后面观察运动员冲刺技术是否合理,根据前脚是否离地,判断到达终点的时间。如果前脚离地,则以后脚前轮到达终点线的时间为准。

根据最新国际规则中公路赛由原来的200米个人计时赛改为100米计时赛,500米计时赛改为1圈计时赛,通常一圈的距离为400米或500米。500米计时赛现在改为争先赛,更符合国际规则英文原意。2008版规则中10000米积分淘汰赛规定:在场地中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地点淘汰一名或多名运动员,同时进行积分,经过每一固定积分点的第一名运动员得1分,现在改为前两名获得积分,分别积2分和1分,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到达终点的前三名运动员获得积分不变。接力赛规定当进行接力的时候,运动员必须接触到他们的队友改为必须用双手同时推接,否则视为接力失败。 起跑的变化是集体起跑时,在130米以内有一名运动员摔倒而引起其他运动员连续摔倒召回,改为200米内符合召回条件的须召回。预备起跑线距起跑线60厘米,改为40厘米间距(包括线宽合计为50厘米)。个人计时赛电动红外线高度由40厘米改为30厘米,减少了运动提前触发红外线的概率。如图2所示。

规则规定运动员禁止携带受话器,检录裁判员要检查运动员是否带内置耳塞。规则对于3个轮子参加比赛的没有限定。轮滑鞋长度50厘米没有变化。轮滑鞋轮子的直径最大不能超过100毫米,改为不超过110毫米。规范了参赛号码尺寸。号码布规格:头盔两侧:15×8cm,臀部两侧:18×12cm,腰背部:24×18cm 。号码为三位数,白底黑字。头盔号码布用带背胶的写真纸制作,粘贴在头盔上。其它号码布用写真布制作,固定在比赛服上。

新规则规定对于警告次数进行累加。原规则中的警告次数不带入下一轮比赛或决赛,改为带入下一轮。

500米争先赛由原规则每一组至少2名运动员进入下一轮比赛改为每一组前2名运动员进入下一轮。其中1/4和1/2比赛只有16名和8名运动员,决赛只有4名运动员参加。场地10000米积分赛规定只有小组第一名才能进入下一轮,其余要按照最好成绩进入。

速度轮滑因为属于体能类竞速项目,战术在比赛中尤为重要。速度轮滑战术分类的形式很多,既可以按参与战术的人数分类,又可以按战术性质不同分类,也可以按战术使用范围或区域等进行分类。按参与实施战术的人数进行分类,可将战术分为“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按战术性质不同可分为:领先类战术、拖后类战术、掩护与配合类战术、破坏与犯规类战术、心理类战术等等。裁判员要在竞赛中能够清醒地觉察运动场上的各种情况,了解运动员的战术类型,做出正确的判罚。

终点裁判的准确性对比赛至关重要。终点裁判对短距离项目一般采用按名次分工法;接力项目按代表队分工“人盯人到底”: 每名裁判员只看一个代表队的运动员名次。当运动员上道时,立即核实号码,牢记队服特征。运动员起跑后,注意其跑进中的名次变化,运动员到达终点,判定其名次。积分淘汰赛采用按名次分工的方法,每名裁判员主看一个名次。运动员起跑后,注意观察各运动员名次变化,随时辨认自己所认名次的队名或号码,牢记最后一圈运动员的号码及特征,并随时注意比赛中的名次变化,待运动员滑跑至距终点20米时,核实运动员的号码,跟踪到底,判定名次和单位。长距离项目因为运动员人数多,滑行距离长,裁判员人数不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就很容易出现错误,可能会出现运动员少跑一圈或多跑一圈的现象,或是成绩张冠李戴。运动员在前一阶段不易脱圈,脱圈一般发生在半程以后,所以把重点放在前一阶段上,按照第一名运动员成绩来记圈,每个裁判员记录自己队员的前一阶段情况,也就是每个运动员还有最后关键圈时的前一阶段,发生扣圈情况需由专人负责记圈,后一阶段就由终点裁判长来记名次,最后进行综合核实。

综上所述,运动员能合理利用规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避免竞赛中出现犯规被判罚,减少运动伤害发生,从而失去竞争优势和比赛资格。杜绝裁判员临场判罚失误,争取零申诉,规范轮滑运动竞赛体制,使竞赛更有观赏性,让轮滑运动早日步入到奥运大家庭。在中国轮滑协会领导下,要定期集中组织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学习规则,不断总结裁判方法,根据各个裁判的位置与分工、掌握裁判判罚尺度。组织教练员培训班,运用科学手段训练运动员技战术。综上所述,轮滑协会有效管理裁判队伍,裁判员公正准确执法,教练员科学训练,运动员合理利用规则创造优异成绩,使轮滑运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尔,常莉彬.对我国速度轮滑运动竞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12,23(06):72-73.

[2]秦吉宏.我国轮滑运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23.

[3]中国轮滑协会.轮滑规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1).

猜你喜欢
互动关系战术技术
中间战术
石油石化企业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巧用翻边战术
用“狼的战术”打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