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讨

2016-05-14 00:35田娟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式

田娟

摘要 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和首要任务,也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对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现状的调研发现,我国目前研究生综合素质水平相对社会发展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笔者主张通过深化中国梦教育,职业规划指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效手段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式

1 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现状

目前,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并不乐观,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经调查,我国研究生整体综合素质比较高,思想健康,积极进取,对人生有规划,但依然与社会实际需求还存在明显差距,存在着缺乏远大理想,诚信意识淡薄,承压能力差以及不愿意做基层工作等问题。

2 制约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因素

通过访谈形式,分析大量案例得出,制约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2.1 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负面效应

社会转型是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涉及到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等三个方面,如此大的变革对所有人,特别是处在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多变化的形态。西方趁机输入错误思潮和有误导性的言论,更有碍于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养成。

2.2 网络传播媒介带来的消极影响

网络传媒的影响对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网络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陪伴着研究生,并且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潜移默化的瓦解学生已经建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一些腐朽的,自我的,甚至是反动的思想置入至我国研究生的思想中。

2.3 学生群体特征

当今的研究生群体已经逐步进入到“90后”,这代年轻人有着很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注重自我感受,强调个性,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热情,善于表达自我。从小优育的生长环境使得他们难以承受挫折,无法面对错误,缺乏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工作后,将跟人对生活高品质要求至于国家发展需求之上,无法把自身融入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中。

3 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途经

3.1 深化“中国梦”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对于广大的研究生同学,可以理解为“成长之梦,创新之梦,报国之梦”。只有学生将自己的人生小目标与国富民强的远大目标相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潜质,成就学生的人生梦想,实现人生价值,完成社会和祖国给予他的重托。职业前途是每个研究生密切关注的问题,通过“中国梦”教育和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协助研究生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通过对决定毕业生职业生涯的主观客观因素的分析、总结和测定,帮助他们确定研究生的事业奋斗目标,并尽量使其与社会发展需求想结合。

3.2 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因素。当今研究生普遍存在观察能力弱,动手能力差的情况,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有实际意义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是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研究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广大研究生辅导员应立志于将此类活动制度化,使其可以长效发展。

3.3 增强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提出,社会人需要有所归属。因此,虽然研究生有着不同的专业和家庭背景,但是他们仍然有寻求归属感的需要,研究生党支部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学术和校园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

3.4 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作用

习总书记指出:网络文化的建设是一种重要抓手和平台,也是舆论战的总战场,对于青年人的影响尤其重大。社会的网络信息满足了广大研究生乐于探索求新,爱好多样的要求,逐步成为了青年的主流媒体。在这种情形下,广大研究生辅导员一定要掌握住网络文化的主动权和话语权,通过开拓数字图书馆,电子课程,博文写作等方式,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目的,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建设一个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网站,通过网络交流营造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团体气氛,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生活困难有机结合起来。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研究生是高素质人才中的精英人群。努力探索提高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巍,臧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基本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2]关于进一步极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4(02)26.

[3]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6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式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