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5-14 00:35博思坛·晓开提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对策

博思坛·晓开提

摘要 本文研究是在新疆汉语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对新疆小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新疆地区的汉语教学质量和汉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对策

1 新疆少数名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汉语教材已不能适应教学需要

新疆很多地区还在使用1998年到1999年编写的教材,使用此教材的学生所占的比率达到70%。此教材不适用新疆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原因有一下几点:首先,所使用的教材在时间上距离现在已经很久了,但是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如果教材跟不上步伐,那么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其次,教材的编写没有跟上新课程的编写要求,编写观念和编写的内容还比较陈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无法跟上新课程要求的脚步,导致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较低;最后,2004年实施了新课改,原先这套教材没有重新编写,也没有配备相应的和必要的电子教材,这使得新疆很多地区的教材一致没有发生变化,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1.2 师资数量和水平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非常的重要,但是新疆地区的汉语教师数量欠缺,严重影响新疆地区的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此外教师质量也是影响新疆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农牧地区,语文教师更加欠缺,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低。新疆地区的汉语教师配备严重不足,1986年按照语文教师配备计划,汉语教师的数量应该为8900人,但实际新疆地区汉语教师的人数却只有3270,还不到计划的三分之一,更严重的是一些地区没有汉语教师,导致该地区的一些中小学无法开设汉语教学课程。近几年新疆地区的汉语教师配备虽然有所改善,大部分城镇都已经配备的汉语教师,汉语教师数量已经基本满足教学计划,但是很多乡村语文教师很欠缺,一些地区的乡村根本就无法开设语文课程。

1.3 较差的语言环境影响学习

语言环境是影响一种语言形成的外部因素,也是影响第二种语言形成的关键因素,每个幼儿刚开始都不会说话,他们的语言学习受父母以及环境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和环境融洽以后,这些孩子就学会了当地语言,所以环境是一种语言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新疆地区大多数的汉族人民都集中在大城市当中,汉族人民进入到新疆地区,也伴随着很多与汉语相关的学习资源进行新疆,也使得学校中的汉族人民增加,增加了新疆本地学生在学校和课堂上与汉族人民的交流机会,在这种环境下熏陶久了,新疆本地学生对于汉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汉语知识掌握的越来越熟练。但是在乡村地区,汉族人民较少,很多乡村地区的新疆人民覆盖率为100%,与汉族人民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使得根本无法形成汉语环境,从而导致乡村的汉语学习不是很乐观。

1.4 图书馆条件差,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较少

图书馆是学生自学的天地和资料查询的天地,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多资源共享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但是根据新疆实际情况来看,新疆地区的的图书馆建设很差,图书馆里面的设施和藏书只达到了两基核查的最低标准,图书馆资料可以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因此图书馆建设也是影响新疆地区汉语学习的因素。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获取更多资源的办法,在没有纸质教材的情况下,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其他地区的汉语课程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源应用到课堂上,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新疆地区也开始对远程设施进行建设,但是很多地区没有连接网络,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无法按照正常的标准进行,造成这种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和软件资源的缺乏。

1.5 较少的教辅资料影响学生的学习

汉语教辅资料可以说是汉语学习的第二教材,但是新疆地区汉语教辅资料很少,特别是一些课外阅读和汉语习题练习册等等几乎没有,因此学生学习只是依靠教材进行,这使得汉语的学习变得很单一,学生无法反复对汉语进行练习,导致学生的汉语学习无法及时巩固。

2 对策和建议

2.1 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必须加大汉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对于汉语教师的培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教师要掌握5000到7000个汉语词语,此外教师对于汉字的书写也要达到相关的要求,一般要求汉语教师要会3500个汉字的书写,此外汉语文化的掌握和写作能力也是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其次,汉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汉语表达技巧和交流能力;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汉语教师不仅仅只会汉语教学,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理论知识,汉语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汉语教学和教学管理。

2.2 注重教材的编写,使其适应教学的需求

教材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如何教学和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这是教材核心内容。因此为了提高新疆学生汉语的学习,首先要从教材的编写入手,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全面,无论是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都要严格设计,达到提高学生汉语水平为目的;其次汉语教材的编写可以根据语言技能进行编写,根据新疆地区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编写具有针对训练的教材,从而提高新疆地区学生的汉语水平。

2.3 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对于汉语的学习非常的重要,因此想要提高汉语学习水平和汉语教学质量,就先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目前的汉语学习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进行,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汉语环境,这对于提高新疆本地学生的汉语水平是很有帮助的,课堂汉语环境的塑造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采用侵没式的教学方法,加大课堂汉语资源的输入,在课堂上设置汉语视频和音频,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沉浸汉语环境中;此外,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汉语融入到各种趣味活动当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增加汉语实践,通过实践来加强汉语知识的巩固。

2.4 加强中小学阅览室和图书馆的建设

建设图书馆和阅览室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大量的汉语阅读能够提高学生汉语学习水平。为了保证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有汉语阅读资料,新疆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学校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的建设。除此之外要积极筹备资金购置图书,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将各种汉语学习图书配置齐全。网上汉语教学资源是丰富的,因此各个地区的教育部门要加大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学生在电子阅览室,可以根据自己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解惑汉语学习中的问题。

2.5 积极开发教辅资料

根据语言记忆的方式的来看,语音信息结合情境并通过一定的视觉和听觉和动觉将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比单一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要好,能够减缓学生对汉语知识信息的遗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加大教辅资料的研发,增加一些录音带和杂志以及录像,在学生课堂汉语学习结束以后,可以通过这些教辅资料,加深汉语知识的记忆,满足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要求。

3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新疆地区汉语学习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地区汉语水平仍然较低,本文对新疆地区学生汉语学习的问题进行分析,新疆地区的教师数量和质量都有待加强,此外课堂设计也要改革,加强汉语教学,促进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筹委会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50年(1955-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75.

[2]晁正蓉,帕孜来提.对全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分析和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1):6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论少数民族环境权保护
走,找对策去!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