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夸张辞格的语用对比研究

2016-05-14 01:03尚征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汉分类功能

尚征

摘要 夸张是中英文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特点是用一种言过其实的方式去取得特殊的效果。本文对英汉夸张辞格的语用分类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了英汉夸张辞格的共同点及应用方法和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英汉;夸张辞格;语用对比;分类;功能

1 夸张的定义

夸张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把某种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扩大或缩小,以此来增强它的表达效果或艺术渲染力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汉语中也可以叫做铺张或夸饰。其目的就是为了启发读者的想象力,来加大所形容事物的力度。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用“吹牛皮”的写法来突显出一个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感情渗透与气氛烘托,让读者能通过联想,融入其中,感同身受。

2 汉语夸张辞格的分类

2.1 按夸张的性质划分

2.1.1 扩大夸张

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幽默或积极向上的效果,把表达的对象夸大化,特意去渲染它的特点,使它变得更高、更大、更强,以至于达到一种气吞山河、排山倒海的境界。在《景阳冈》一文中对老虎的描写有这样的一段话:大虫见掀他不着,大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这里为了渲染武松打虎的威武,就把老虎的叫声加以扩大化,让人们从心中产生对老虎的恐惧,增加对打虎英雄的钦佩。再比如,一些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通过这种夸张的描写把河的长与山的高形象化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人不由自主的在心里加深了对这种山河的印象。“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是李白在《北风行》中的诗句,显然是对雪化的一种夸大,让人一读便不能忘。

2.1.2 缩小夸张

它与扩大夸张相反,是故意把要表达的对象缩小化,使它变得更低、更小、更弱,达到缩小数十倍、百倍的效果。就比如我们常常会用到的句子,“会场里安静的很,就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这是一种缩小夸张。还有毛主席的诗词“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起泥丸”,就是为了展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畏难险的革命精神,把五岭山和乌蒙山看做是小小的细浪和泥丸,让人们从思想上去藐视它,从而突出了红军形象的高大与光辉。这种缩小夸张的方式还经常被应用到影视、文学、广告等等作品中,以此来映衬出一种大的思想境界。

2.1.3 超前、窜后夸张

把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提前说或把刚刚发生的事情说的非常遥远,虽然这种夸张把事件在时间上做了一定的推移,但却可以起到强调、夸大的作用。比如人们常把一位医生的医术超群说成“他给病人看病,还没有开药方,病已经好了几分”,或者说,“刚刚肚子还痛的厉害,见了医生竟然不痛了”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医生医术的认可和信赖。再如,“夏日的太阳,把柏油马路都烤化了”,用烤化马路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给人一种形象的感觉。还有一种把大雨描写成黄豆大的雨点,这是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黄豆来证明雨点的大而有力。

2.2 从表现手法及构成标准划分

2.2.1 空间夸张

即通过在空间高度、长度、体积等等的扩大或缩小来实现夸张的目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公司的庙小,就巴掌这么大,容不下你这位道行高深的大佛。

2.2.2 时间夸张

即对事情所发生的时间之快,动作之敏捷加以扩大或缩小,以此来表现出时间的变化,比如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都是通过时间夸张来描述时间过的之快。

2.2.3 数量夸张

即对所描述的事物的实际数量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写,收到一种更为强烈的效果。例如,“他把一个馒头三口两口就吃完了”,来表现他的饥饿,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来表现春天已经来到。

3 英语夸张辞格的分类

3.1 按性质划分

英语夸张(hyperboie)辞格按性质也可分为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一般情况下也是对所描写的对象的数量、作用、程度等等进行适当的扩大或缩小。比如说,“Her elouquded would split the rock.”这就是一个扩大夸张的例子,是对她的雄辩力度加以扩大化;而“It is the straw that breaks the horses back.”翻译过来就是:马的负担太重了,再加根草就会被压死,这是一个缩小夸张的句子。

3.2 按构成划分

3.2.1 利用数词进行夸张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为其所做的广告词是:Forever Coca-Cola, a unique good taste. 永远的可口可乐,独一无二的好味道,这里用“独一无二”进行了数字上的夸张。

3.2.2 利用动词进行夸张

“I believe Ican fly.”这是别克汽车的宣传语,它很好的应用了动词进行了夸张。

3.2.3 利用形容词或副词进行夸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形容词和副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给,这一点与中文有所不同,在英文中可以用它们的最高级进行夸张。

3.2.4 利用虚拟语气进行夸张。

4 英汉夸张所共有的语用功能

通过上面的分类分析我们已经看到英汉夸张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夸张辞格所说所写的句式内容或许并不符合事情的客观事实,但它却符合人们的主观感受,虽然有些夸夸其谈、言过其实,但却又主观真实。这种夸张辞格的用法特别适用于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或是表现一种高大雄伟亦或渺小的形象。就象“Love you. You are the whole world to me, and the moon and the stars. ”爱你,你是我的整个世界,月亮和星星。不管真假,却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与满足。它们的共同功能有:

4.1 强化人们的感情

夸张在很大程度上牵动着人们的感情思维弦,而人们的感情是会随着周围所发生的或所看到的、想到的事情而发生情感的转移,英汉夸张的结果就是为了牵动人们的心弦,感动人们的思维,进而达到增强其表现力度及气氛渲染的效果,使人们在夸张的句子中体会到与作者一样的感受。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夸张修辞格的运用可以强调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4.2 引起人们的兴趣

运用夸张的句式,让人们一看到或一听到就能产生一种想要了解的思想,尤其是一些广告词的这种功能更为突出。“Take ToshiBA, take the world.”这是当年东芝电子的一句广告词,用夸张的辞格,让人至今记忆犹新。

4.3 增强人们的审美感

在一个文学作品中,可以用夸张的手法把一件事物的原有面貌创造成一种全新的意境,借此来加大人们对它的印象和感染力。例如为了描写瀑布的壮观景象,李白用了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给人们一种意象,感觉瀑布真的像从天而降似的。“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这是《回延安》中的一句诗,它形象地说明延安的变化,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汉夸张辞格的语用在定义及分类方面基本相似,其语用功能要达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只是由于中英习惯有些许不同,在句型的结构上存在着一点差异。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提升,夸张辞格的运用将会被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与推广,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起到表达感情,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的作用,还可以让人们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作者所描述的丰富多彩的内涵,而且,这种夸张的手法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大家一种语言习惯,因此,加强对英汉夸张辞格的语用功能的了解,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欣赏国内外名著,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情趣感。

参考文献

[1]祖大庆.英汉双语中夸张的语用功能对比[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62-66.

[2]胡金.英汉夸张辞格的语用对比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6):146-148.

[3]秦小锋.夸张手段的英汉对比研究初探[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02):79-81.

[4]师晓霞.英汉语中几种常用修辞格的对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365-367.

[5]陈辉.英汉数量夸张辞格与文化对比[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18-122.

[6]陆荣荣.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5(02).

[7]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8]诸莉雅.夸张辞格的语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2).

猜你喜欢
英汉分类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